化学人教版九下: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下: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30 20:4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硝酸钠溶液 B.二氧化碳 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
2.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 )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紫色
3.人被蚊子、昆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此时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水 B.肥皂水 C.橘子汁 D.米醋
4.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分布着酸性土壤,不适宜某些作物生长。为改良作物生长条件,当地的农民常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是(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烧碱 D.醋酸
5.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6.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C.两幅图表示的都是化合反应 D.以上图示中未涉及中和反应
7.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烧碱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
B.氮气性质比较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
C.铜片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9.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NaOH+HCl===NaCl+H2O
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属于中和反应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中和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总数不变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中和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总数减少
二、填空题
1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写出下列应用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熟石灰〔Ca(OH)2〕改良酸性土壤(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_______________。
12.为从定量角度认识中和反应,小明同学自行设计并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在小烧杯中倒入8%的氢氧化钠溶液10 g,滴入2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呈红色;
②另取10%的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随盐酸的滴入,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③在溶液红色消失瞬间,停止实验。
若停止实验时,两溶液恰好反应。
请分析小明实验后回答:
(1)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出这时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 (精确到0.1)
13.请选择适当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1)2KOH+H2SO4====_________+2H2O
(2)2NH3·H2O+H2SO4====_________+2H2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NO3+H2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2H2O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的反应,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应该是酸。故选C。
2.A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参加反应的NaOH与HCl的质量比40∶36.5。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所含的溶质的质量相等,二者反应后盐酸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故选A。
3.B
【解析】肥皂水显碱性,可以与蚁酸发生中和反应。故选B。
4.B
【解析】酸性土壤应该使用碱性物质中和。故应该选熟石灰,价格低廉且碱性较弱。烧碱碱性太强容易对植被造成破坏,并且价格太高。故选B。
5.B
【解析】石蕊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显示蓝色;当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示紫色;当盐酸过量时,溶液显示红色。故选B。
6.A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适合于任何化学反应,A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B错误;图中前者为化合反应,后者为中和反应,C、D错误。故选A。
7.C
【解析】熟石灰与硫酸铜的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C。
8.A
【解析】烧碱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但是烧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并且价格很高,所以现实生活中一般不用烧碱改良显酸性的土壤,故A错误。故选A。
9.B
【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属于中和反应。故选B。
10.D
【解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为水分子,所以离子总数减少。故选D。
二、填空题
11.(1)Ca(OH)2+2HCl====CaCl2+2H2O;
(2)Al(OH)3+3HCl====AlCl3+3H2O;
(3)2NaOH+H2SO4====Na2SO4+2H2O。
【解析】常见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实例分析。
12.(1)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和进行的程度;(2)用于稀盐酸的质量为7.3 g。
【解析】(1)酚酞是用来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根据酚酞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2)利用氢氧化钠的质量:10 g×8%=0.8 g,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0.73 g,再利用盐酸的质量分数10%,计算出稀盐酸的质量为7.3 g。
13.(1)K2SO4;(2)(NH4)2SO4;(3)NaOH;HNO3;(4)Ca(OH)2;2HCl。
【解析】因为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生成的盐就是碱中的阳离子与酸中的酸根离子结合而成。反过来说,根据生成的盐中的阳离子可以推断对应的碱是什么,根据阴离子可以推断对应的酸是什么。如根据“NaNO3”可以推断碱是NaOH,对应的酸是HNO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