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NO3 NaCl H2SO4 B.CaCO3 NaOH Na2SO4
C.BaCl2 NaNO3 CuSO4 D.AgNO3 Na2SO4 NaCl
2.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侯德榜为纯碱、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化学式为Na2CO3)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有气泡产生 B.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C.贝壳逐渐溶解 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4.为了防止病虫害,农民常会对生长过程中的蔬菜喷洒农药。据有关专家介绍,用清水,特别是碱性溶液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最好加入适量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纯碱 C.白酒 D.白糖
5.近来市场上出现用硫酸铜处理过的“返青粽叶”,食用其包裹的粽子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6.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属于碱类,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B.小苏打是制造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还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胃酸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帮助消化,增加食欲
8.如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小明同学取出少量该固体放入一洁净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固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继续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固体可能是( )
A.Na2SO4 B.NaCl C.NaHCO3 D.NaOH
9.下列溶液混合后,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
A.HCl和NaOH B.Na2CO3和H2SO4
C.KNO3和NaCl D.NaOH和FeCl3
10.下列物质分别能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反应并能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
A.氯化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OH-、Na+ B.Ca2+、OH-、CO32-
C.Na+、K+、Cl- D.H+、NO3-、CO32-
12.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处产生白色物质 B.b处生成蓝色沉淀
C.c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d处产生气泡
二、填空题
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酸、碱、盐,请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建筑用的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面中的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毒用的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胃酸中的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__。
14.碳铵(化学式:NH4HC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在试管中加热碳酸氢铵能生成三种化合物,在试管口可观察到水珠,说明产物之一是水。请根据所学知识,猜想另外两种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5.某园林工人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将胆矾(CuSO4·5H2O)晶体、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胆矾溶于水得到硫酸铜溶液),然后把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1)配制波尔多液不使用铁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在桶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所配制的波尔多液中是否含有CuSO4,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A中各种物质间没有构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无沉淀生成,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中CaCO3为白色沉淀;C中BaCl2和Cu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且溶液为蓝色;D中AgNO3和NaCl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故选A。
2.D
【解析】从化学式中判断,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D。
3.D
【解析】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表面皿内壁澄清的石灰水作用,产生白色浑浊。烧杯内溶液的质量增大。故选D。
4.B
【解析】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显碱性的物质,纯碱显碱性,食醋显酸性,白酒、白糖显中性。故选B。
5.D
【解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之一为氧;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故选D。
6.B
【解析】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所以B不正确。故选B。
7.A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其属于盐类。故选A。
8.C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四种固体都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但只有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故选C。
9.C
【解析】HCl和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2CO3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KNO3和NaCl不反应;NaOH和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故选C。
10.D
【解析】氯化钾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都不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硝酸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稀盐酸、氯化铜不反应,没有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1.C
【解析】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A中H+与OH-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B中Ca2+与CO32-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共存;C中各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共存;D中H+与CO32-结合生成水与二氧化碳,不能共存。故选C。
12.A
【解析】Fe与CuCl2溶液反应的现象为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CuCl2与Ca(OH)2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所以A错,B、C、D均正确。故选A。
二、填空题
13.(1)CaCO3;(2)Na2CO3(3)KMnO4;(4)HCl;(5)CuSO4。
【解析】根据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14.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NH3 在试管口放一张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说明有氨气生成
CO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解析】根据碳酸氢铵的化学式可以猜想另外两种产物可能是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 ,氨气可以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15.(1)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会腐蚀铁桶和降低农药质量
(2)CuSO4+Ca(OH)2====Cu(OH)2↓+CaSO4
(3)用一支试管取少量波尔多液,插入一根铁丝,若铁丝上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说明波尔多液中含CuSO4,否则不含CuSO4。
【解析】(1)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不仅会腐蚀铁桶,而且会影响农药的质量。(2)桶里的两种液体是指氢氧化钙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它们能发生复分解反应。(3)可插入一根铁丝,通过观察是否有铜置换出来,再判断波尔多液中是否含有CuSO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