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四单元:热
4.2 水的蒸发和凝结
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水在吸收(放出)一定热量后,发生形态变化。理解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发现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分析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探究实践:运用以往的经验,对新的问题提出假设。制订比较完整的实验计划,开展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开展水蒸气的凝结的探究活动。
态度责任:乐于发现新的问题,呈现出对物态变化的探究兴趣。尊重探究的证据,提出正确的观点,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形成判断在进行多人合作探究时,能够有效沟通交流。养成在探究中、数据中、实践中找到支撑观点的证据。
科学聚焦
01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气的互相变换与什么因素有关
温度
科学探索
03
说说生活中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的现象。
水蒸发
水蒸气凝结
交流我们对水蒸发、水蒸气凝结与什么有关的看法。
水蒸发比较容易发生,对温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不同温度可能会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水蒸气凝结一般都是发生在潮湿一些的空气与温度低的物体表面接触时。
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推测水温高低与水蒸发快慢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实验,证明水温高低是否影响水蒸发的速度。
实验目的:对比温度高低不同情况下,水蒸发的快慢。
实验材料:酒精灯、酒精、三脚架、石棉网、玻璃杯、清水、温度计、湿布等。
实验步骤:
(1)分两个实验组进行实验。一组实验室温蒸发,另一组实验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
(2)一组实验材料放在桌上,用温度
计测量水的温度,观察水的蒸发情况。
(3)另一组实验材料放在点燃的酒精
灯上,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观察水的
蒸发情况。
(4)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观察记录水和温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实验开始时,两组实验材料相同,玻璃杯中的水量也相同。随着实验开始,室温组的玻璃杯中的水开始蒸发,但是数量太少基本看不出有水蒸发;酒精灯加热组的玻璃杯中的水开始逐渐升温。甚至沸腾,随之变化的是玻璃杯中的水量逐渐减少,也就是水在不断蒸发。
实验结论:水温的高低会影响水蒸发的速度,水温越高蒸发越快,水温越低蒸发越慢。
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在玻璃杯内加入冰块,用干布将玻璃杯外壁擦拭干净,静置一会儿,观察玻璃杯外壁有什么现象,并记录玻璃杯内外温度计的读数。
在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内再加入一些食盐,继续观察玻璃杯外壁有什么现象,并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实验现象:玻璃杯内的冰块温度先是快速下降,降到一定程度温度就保持稳定了,再加入食盐后,温度又下降了一些。测量玻璃杯附近空气温度的温度计,示数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慢慢有小水珠,后来形成更多、更大的水滴,沿着玻璃杯外壁流淌下来。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温度越低越容易凝结成水。
科学研讨
03
1.当温度变化时,我们观察到了哪些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
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实验中,当将一个烧杯加热后,与不加热的烧杯共同放置几分钟后称重,加热的烧杯质量比不加热的烧杯减少的多,两个烧杯中减少的部分就是水变成了水蒸气,这是水的蒸发现象。 在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实验中,当烧杯内加入冰块时,会看到随着温度的下降,烧杯外壁有小水珠出现,当在烧杯内再加入食盐时,会发现烧杯外壁小水珠出现得更多,这其实就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是水的凝结现象 。
2.我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
洗手、洗脸后若不用毛巾擦,过一会儿,手上、脸上也会变干;夏天,马路上的洒水车洒完水后,过段时间马路就会变干……这些都是水的蒸发现象。
? 在秋天的清晨,会发现草丛的叶子上有露水;夏天,冰镇饮料放在室温下一会儿,饮料瓶外面会覆盖许多小水珠;寒冷的冬天,常看见人们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这些都是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课堂总结
04
-2 ℃
19 ℃
出现了小水珠
-4 ℃
19 ℃
小水珠变多
遇冷
放出
更快
)吸热
放热
水蒸气凝结
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越快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