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作文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作文写出人物的精神(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31 14: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作文写出人物的精神
单元要求
1.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运用对比、烘托、正侧面结合等写作手法来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3.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写作指导
本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刻画人物由表及里的挖掘,重在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写人要抓住特点”主要侧重于“形”,是对人物进行素描,而“写出人物的精神”则侧重于“神”,是一种意会。
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无论是突出人物特点,还是人物精神,都必须借助具体的事例。
突显人物精神,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比如正侧面结合、欲扬先抑等。
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什么是“人物精神”,像“苗条”“魁梧”等词是突出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摇头晃脑”“左顾右盼”等词是表现人物动作的,这些都不在“精神”的范畴。
人物精神包括人物的性格、品质、气质、个性等,比如开朗乐观、风趣幽默、善良无私、舍己为人、温文尔雅、吃苦耐劳等。
那么,如何表现一个人的精神呢?
首先,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细节就是事物、人物在细小环境、细微之处的表现。可以说,细微之处显精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内心变化。比如鲁迅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或是饱经沧桑,或是平和慈祥,或是睿智深邃。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则眼光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如萧红写《回忆鲁迅先生》,捕捉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点点滴滴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写鲁迅先生笑声明朗,突出其性格开朗;写他走路轻捷,突出其做事干练;写他明明胃不好,却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突出其尊重客人、尊重妻子……
刻画人物,还要抓住他的服饰、微妙的神态变化等,这些细节同样也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等。
可以说,细节刻画对表现人物精神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其次,可以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来突显人物精神。
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运用恰当,能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和舞台,能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所以,文中可以有适当的环境描写,以景烘托人。
写人物如果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不足以表达他的精神,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也能突显人物的精神。
还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对比中突显精神。可以是和别人比较,也可以是这个人不同时间段的对比。当然,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一定要处理好详略,不能本末倒置、弄巧成拙。
最后,还要注意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这样的句子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样的句子要少而精,在文章的结尾处用一两句简洁有力的语言对人物展开评价,并热情地讴歌人物的精神,达到既提炼人物精神品质又升华文章主旨的效果。
如果文章选择多个事件、多个片段展现人物性格,还可以多处运用抒情、议论来妙语作结,这样点题更到位。
总之,可以尝试抓住典型细节、运用烘托对比、添加议论抒情等,让人物形象立起来,让人物的精神品格在鲜活生动的形象中彰显出来。
范文展示
争 论
“为什么没经过我的同意,就进我的房间?”我怒气冲冲地吼道。此刻,妈妈正倚着房门抱着手臂看着我。
妈妈不甘示弱,反驳道:“这里是我家,我想进哪个房间就进哪个房间,用得着请示你吗?”
也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与妈妈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瞧,今天我俩就“杠”上了。
自从进入初中,妈妈对我的管教越发严格,我也越发敏感。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矛盾真是层层升级。
想想也真够气人的,妈妈总是不经我的同意,便将我的卧室房门推开,闯进来。她的小把戏早已被我看穿,但看在她是长辈的份儿上,我一直没有揭穿。但是,今天她又无视了那扇门的存在,没有敲门便又借给我送水果之由来监视我。我越想越生气,便向妈妈发出了抗议。于是,一场母子之间的争论大战爆发了。
“妈,你烦不烦,总是私闯我的房间,我也需要被尊重,知道吗?”我先发制人。
“尊重?我不尊重你吗?我要不进来看看你在干什么,你能管得住自己吗?数学作业写了吗?英语单词背了吗?语文批注做了吗?”妈妈的话像一梭梭子弹“突突突”向我袭来。
“行了!妈!”我已经无法忍受这样的责问,“你进我的房间,不敲门,竟还理直气壮?”
“哟!你这小子,翅膀硬了?”妈妈两手叉腰,指着我说。平时对妈妈毕恭毕敬的我,也不知哪儿来的胆子,竟也两手叉腰,指着妈妈,吼道:“这是我的私人空间,你不敲门便进来,还与我争论,真是不讲理。”
“你,你!”妈妈被我的话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脸涨得通红,“看来,你个小兔崽子皮痒了是吧?”妈妈转身去找鸡毛掸子了。
不好!言语冲突马上要升级为肢体冲突啦!见势不妙,我马上开溜,跑进书房,锁上房门。
呼——总算避免了肢体冲突。等心平静下来,仔细想想,似乎这不只是妈妈的错,就算她有错在先,但那不也是为了我好吗?这么一想,我心中便生出了愧疚。
“咚咚——”我走出书房,轻轻敲了敲妈妈的房门,说:“妈,这事我也有错,我给您道个歉,我们和好,好吗?”
门被轻轻拉开,我看见了那熟悉的脸庞,脸上漾起的是淡淡的暖暖的笑。
就这样,一场争论平息了,欢声笑语再次在屋内响起。
点评
“言为心声,语为心境。”语言往往能表现一个人的品质、性格等。这篇作文刻画人物,突出运用的描写方法是语言描写,针锋相对的争论中人物的性格得以突显。
“妈妈正倚着房门抱着手臂看着我”“脸涨得通红”等,这样的动作和神态等细节描写,将妈妈的愤怒、恼火刻画得形象可感。一场争论由唇枪舌剑到化干戈为玉帛,叙述得较为生动。
这样的人让我钦佩
她是我的老师,高高瘦瘦的,那双如明月般的眼眸清澈、明亮,也有着洞穿一切的犀利。
那年盛夏将去,教室外依然蝉鸣阵阵,我无精打采地拿出物理书放在桌上。她从门口走进来,伴随着“嗒嗒”的高跟鞋声。她的课程进度好快,喜欢让我们举例说明某种物理现象。可是,我并不喜欢物理,也连带着不喜欢她。
那时,我的物理成绩久久徘徊在及格边缘。我真搞不懂一个原理为什么要举十几个例子,我对此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再后来,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我更不喜欢她了。她在讲新的课时,只是念一遍概念,然后举若干多个例子,就让我们直接做题。真是搞不懂她的教学方法,好奇怪!我一边不耐烦地做题,一边碎碎念着她的不好。
“你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再好好看看。”她突然走到我身边,在我的练习册上毫不留情地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这让我既惊诧又无措,尴尬得涨红了脸。
我怀着对她不屑的态度,度过了整整一个学期,内心一直不太看好她,直至冬日的那个早晨……
那个早晨,在家吃早饭,父亲说因担心物理成绩会拉低我的总体名次,便在前天傍晚发信息向物理老师求助。没想到,她竟给父亲发了整整三大页的文字,详细分析我的物理学习态度以及知识薄弱点,又列了解决方法,最后竟还有几句鼓励的话语,每一个字都透着温度。再看看发送过来的时间,竟是深夜时分。她编辑这条长长的信息一定花了不少时间。我不由得湿了眼眶。若不是看到她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我也许到初中毕业都会觉得她对我有偏见,也无从得知她有温柔似水的一面。那一刻,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我开始钦佩她了。
初春将至,新枝萌芽,我决定端正态度,认真学习物理。上课的时候,我不再心不在焉。一个个例子举出来,我豁然开朗。真神奇,我居然听懂了,作业也做得得心应手了。偶尔有不会的题拿去问她,她总会笑意盈盈地点拨我,直到我能自己做出来。我的物理成绩飞速提升,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而她,我的物理老师,脸上也多了一分和蔼,少了一分严肃。
后来,我才知道,她采取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是想让我们学会自学,因为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
求学生涯中,遇到这样的良师,何其幸运!
点评
文章采取欲扬先抑的写法,抑有分寸,扬有温度。
“我”对老师的态度从开始的不感兴趣,到反感,再到后来变为钦佩,情感有波澜,行文自然流畅。
“我”的态度的转变是因为老师深夜发的长长信息,这是转折点,因此文章将此交代得很具体。
细节刻画丰满了老师的形象,也让钦佩之情有了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