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敕勒歌
二年级上册
看一看:请大家先来看一幅画,这幅画里都有些什么呀?
我们看到了好多东西对不对?
有牛;
有羊;
有草原;
有山。
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到底是什么呢?
LOGO
我们先来学习北朝民歌的故事
《敕勒歌》,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诗作。
我们先来朗读一下这首敕勒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些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
⑴敕勒(chì lè):种族名,又叫铁勒,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一说即维吾尔族。
⑵敕勒川:敕勒民族居住处,在今山西、内蒙古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⑶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起于河套西北,绵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和内兴安岭相接。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些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
⑷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游牧民族所居的圆顶帐幕,即蒙古包。
⑸笼盖:一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⑹苍苍:青色。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些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
⑺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⑻见(xiàn):同"现",呈现,显露。
⑼天似穹庐盖四野:这一版本载于明万历三年(1575)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四十六、清雍正十一年(1733)编就印行的《朔平府志》和雍正十三年(1735)刻印的《朔州志》。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些重点词语解释一下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在敕勒川的平原上,在高峻的阴山下,天像一顶宽大无比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面八方辽阔的原野。
青天苍苍,大地茫茫,风吹过来草低头,顿时显出成群成群肥硕的牛羊。
LOGO
这首民歌出色地描绘了当时祖国北方草原的辽阔壮美,前四句歌唱敕勒族的生活环境,后三句写敕勒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全诗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点
评
总
结
LOGO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敕勒人歌唱他们所生活的土地时,是以一座气势磅礴、雄伟无比的大山作为背景的。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呈现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
点
评
总
结
LOGO
认识以下汉字,会读,会写。
似 野 苍 茫
课
堂
练
习
LOGO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
堂
练
习
LOGO
朗读全文,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的美景,并背诵全文。
课
后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