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卷
一、我会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0三上·沾益期末)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上面冒出的“白雾”就是水蒸气。
2.(2022三上·镇海期末)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分离食盐和水。( )
3.(2022三上·镇海期末)我们应该选择轻薄的布来制作风旗的旗面。( )
4.(2022三上·舒兰期末)通过长期的天气观察和记录,我们能更好地找到天气变化的规律。 ( )
5.(2022三上·镇海期末)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
6.(2022三上·镇海期末)我们制作的“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是塑料袋变轻了。( )
7.(2022三上·镇海期末)把杯子里的饮料喝完,杯子里就什么也没有了。( )
8.(2022三上·镇海期末)用酒精灯加热水时,水沸腾了之后温度还会不断升高。( )
9.(2022三上·镇海期末)制作简易雨量器时要选择直筒透明的杯子。( )
10.(2022三上·镇海期末)《二十四节气歌》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 )
二、我会选择(每空2分,共60分)
11.(2022三上·镇海期末)水是自然界中最宝贵的资源,它会发生许多神奇的变化。本学期我们研究了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水、水蒸气、冰,它们( )。
A.是水的三种形态 B.不可以互相转化 C.不会同时存在
(2)我们发现拖地后,过一会儿地面就干了,水去哪儿了?这是因为( )。
A.水看不见 B.观察不够仔细 C.水蒸气看不见
(3)兼冷的各冬日,常有水管爆裂,这是因为水变成水,体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4)做“水结冰”实验时,在试管外的碎冰里面加食盐,主要是为了( ).
A.让试管外的温度更高
B.让冰咸一点
C.让试管外的温度更低
(5)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我们用( )加热最快。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6)在用酒精灯加热水的实验中,下列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7)正常大气压下,从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可以知道,此时水( )沸腾。
A.开始 B.没有
12.(2022三上·镇海期末)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离开空气人们将无法生存,让我们来探索空气吧!
(1)2021年12月,新冠病毒肆虐镇海,这是因为空气(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A.可以流动 B.有质量 C.能被压缩
(2)夏天的室内,空调周围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冷却,冷热空气的不断相对流动就使整个屋子凉爽起来了。根据这种原理,夏天我们开空调时,风口应该朝房间的( )。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3)如图,要让瓶中的水流出来,需要向( )端通入空气。
A.a B.b C.a或b
(4)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把下面哪组物体放在天平上与空气的质量进行比较?( )
A.绿豆、玻璃弹珠 B.苹果、黄豆 C.回形针、绿豆
(5)小科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时,天平的状态如右图所示,可以让天平再次平衡的做法是( )。
A.向球内充气
B.增加豆子的数量
C.将皮球内的气放掉一些
(6)上述实验中,皮球和豆子达到平衡,如果再给皮球打入15筒空气,发现( ),证明空气有质量。
A.天平保持平衡 B.皮球一端下沉 C.皮球一端上翘
(7)空气的流动形成风,下列关于风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风速是指风前进的速度
B.风速是可以测量的
C.风速可以用风向标测量
(8)制作“热气球”时,我们发现自己制作的“热气球”过一会儿会掉下来。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袋子里的热空气变冷了
B.袋子里的空气没有了
C.袋子破了
(9)孔明灯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的升空原理和( )一样。
A.风筝 B.热气球 C.普通气球
(10)在做“纸团遇水是否变湿"的实验中,杯子应该怎样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呢?( )
A.竖直倒扣 B.横着放入 C.倾斜倒扣
(11)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人水中继续进行实验,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杯中的纸团湿了 B.杯中的纸团没有湿 C.没有变化
(12)在课堂中,我们可能做过这样的实验,先往注射器里抽进20 mL空气,然后用手指或其他物体堵住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的活塞( )。
A.推到一定程度后推不下去
B.一点都推不动
C.一推到底
(13)上一题中,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开活塞,活塞会( )。
A.回弹到原来位置 B.回弹一点点 C.没有变化
13.(2022三上·镇海期末)在学习“天气”单元时,同学们对天气进行了观测,并制作了天气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除了需要记录时间之外,还需要记录( )。
①气温
②风向和风速
③降水量
④云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2)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三个科学小组分别在教室内、操场上、树荫下测量了气温,( )的小组测得的数据和当地的气温比较接近。
A.教室内 B.操场上 C.树荫下
(3)下表是树荫下的小组记录的--天的气温。根据记录表,推测14时的气温可能是( )。
一天的气温记录表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气温℃ 7 9 12 ■ 12
A.8℃ B.10℃ C.15℃
(4)这一天中从8时到16时的气温变化规律是( )。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由低到高再到低
(5)小科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如右图),此时的风向为( )。
A.西风 B.东南风 C.东风
(6)下列使用雨量器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
B.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
C.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升”
(7)小科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如右图),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 。
A.10毫升 B.10毫米 C.10厘米
(8)降水的形式很多,除了雨,( )也是降水形式之一。
A.霾 B.雾 C.冰雹
(9)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 )组成的。
A.水蒸气 B.小水滴或小冰晶 C.小水滴
(10)右图是小科观察天上的云记录的图,这是( )。
A.晴 B.多云 C.阴
三、我会探究(共20分)
14.(2022三上·镇海期末)溶解的实验相信大家都做过吧,有趣极了!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 、 等能溶解在水中,而 、 等无法溶解在水中。在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小苏打”的活动中,要往水中 (填“一份一份地”或“一次性”)加入小苏打。通过对比实验得知 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更强,所以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填“有限”或“无限”)的。
(2)在做冰糖溶解实验时,小科发现溶解的速度有点慢,你能帮他解决吗?
你的办法有 、 、 。
15.(2022三上·镇海期末)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中,先( ),再( )分离出沙子,最后用( )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2)蒸发实验中,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填数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凝结
【解析】【分析】 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上面冒出的“白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
2.【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可在水中溶解,水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蒸发加快,变成水蒸气,而食盐不会蒸发。
3.【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制作风旗时,可选用轻薄的布作为旗面,能够更加灵敏的展现风的大小。
4.【答案】(1)正确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 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风。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气球上升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占据空间,空杯子中里面充满空气。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沸腾温度是100℃,持续性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以毫米为单位,直筒圆柱形更方便测量出雨量 ,透明更容易观察。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为便于记忆中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有多种版本。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11.【答案】(1)A
(2)C
(3)B
(4)C
(5)A
(6)C
(7)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三态变化及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
(1)水、水蒸气、冰是水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的。
(2)拖地后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了水蒸气,之所以我们看不到,是因为水蒸气是透明的。
(3)冬天水管容易爆裂是因为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膨胀造成的。
(4)做“水结冰”实验时,在试管外的碎冰里面加食盐可以降低试管外的温度,从而让水更快的结冰。
(5)考查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我们一般用外焰对酒精灯进行加热。
(6)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触碰到烧杯的底部和内壁,保持温度计在水中进行测量。
(7)在正常大气压下,水在100℃时开始沸腾,图中显示的温度是95℃,此时水不能沸腾。
12.【答案】(1)A
(2)A
(3)B
(4)C
(5)A
(6)B
(7)C
(8)A
(9)B
(10)A
(11)A
(12)A
(13)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空气的性质。
(1)空气可以流动,病毒通过空气依存,流动时传播,比如飞沫传播。
(2)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空气下降,空调口冷风向上吹,然后使上方冷空气下降,地面热空气上升,更容易加快空气流动。
(3)空气占据空间,从b处吹时,当空瓶处挤满空气,再向里吹气则会使水从a处流出。
(4)空气有质量但是很轻,所以选用的材料也是相对于质量较轻的物体。
(5)天平平衡则两边质量相等,现在左上右下,说明豆子质量大于皮球,需要向皮球内充入更多的气体,或减小豆子的数量。
(6)空气有质量,当平衡后再打入空气说明皮球的质量更大。
(7)风速需要风速仪测量,风向标测量的是风向。
(8)热气球上升是因为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当温度变低,冷空气会下降。
(9)孔明灯和热气球都是利用热空气受热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 当把杯子竖直放入水中,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不能上升到杯子底部,而杯子倾斜或横着放入,水就直接可以进入了。
(11)在杯底扎小孔,空气会从小孔流出,水分占满了杯内空间,纸团会湿。
(12)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有一定限度。
(13)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3.【答案】(1)B
(2)C
(3)C
(4)C
(5)C
(6)C
(7)B
(8)C
(9)B
(10)B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天气的各种特征。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4)一天中气温先升高后降低,一天中下午2-3时温度最高。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旗飘的反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6)雨量器的单位为毫米,用mm表示。
(7)雨量器的单位为毫米,用mm表示。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从低到高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10)在天气日历中,使用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将天空约分成四份,晴 <1/4 ,阴>3/4,多云介于两者之间。
14.【答案】(1)食盐;糖;沙子;面粉;一份一份地;食盐;有限
(2)搅拌;加热;敲碎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溶解和加快溶解的方法。
(1)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食盐、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面粉、沙子都不能溶解在水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且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强于小苏打,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大约溶解10克小苏打。
(2)搅拌、加热、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增加物质溶解的速度。
15.【答案】(1)C;A;B
(2)①;③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分离。
(1)根据沙子不溶于水的特点,可以通过过滤将沙子和食盐进行分离。
(2)考查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不能使用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这样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然后提起再盖一次,不能用嘴吹灭或者水浇灭等方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科学试卷
一、我会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0三上·沾益期末)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上面冒出的“白雾”就是水蒸气。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凝结
【解析】【分析】 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时,上面冒出的“白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
2.(2022三上·镇海期末)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分离食盐和水。(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可在水中溶解,水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蒸发加快,变成水蒸气,而食盐不会蒸发。
3.(2022三上·镇海期末)我们应该选择轻薄的布来制作风旗的旗面。(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制作风旗时,可选用轻薄的布作为旗面,能够更加灵敏的展现风的大小。
4.(2022三上·舒兰期末)通过长期的天气观察和记录,我们能更好地找到天气变化的规律。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 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2022三上·镇海期末)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风。
6.(2022三上·镇海期末)我们制作的“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是塑料袋变轻了。(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气球上升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7.(2022三上·镇海期末)把杯子里的饮料喝完,杯子里就什么也没有了。(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占据空间,空杯子中里面充满空气。
8.(2022三上·镇海期末)用酒精灯加热水时,水沸腾了之后温度还会不断升高。(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沸腾温度是100℃,持续性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9.(2022三上·镇海期末)制作简易雨量器时要选择直筒透明的杯子。(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以毫米为单位,直筒圆柱形更方便测量出雨量 ,透明更容易观察。
10.(2022三上·镇海期末)《二十四节气歌》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为便于记忆中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有多种版本。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二、我会选择(每空2分,共60分)
11.(2022三上·镇海期末)水是自然界中最宝贵的资源,它会发生许多神奇的变化。本学期我们研究了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水、水蒸气、冰,它们( )。
A.是水的三种形态 B.不可以互相转化 C.不会同时存在
(2)我们发现拖地后,过一会儿地面就干了,水去哪儿了?这是因为( )。
A.水看不见 B.观察不够仔细 C.水蒸气看不见
(3)兼冷的各冬日,常有水管爆裂,这是因为水变成水,体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4)做“水结冰”实验时,在试管外的碎冰里面加食盐,主要是为了( ).
A.让试管外的温度更高
B.让冰咸一点
C.让试管外的温度更低
(5)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我们用( )加热最快。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6)在用酒精灯加热水的实验中,下列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7)正常大气压下,从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可以知道,此时水( )沸腾。
A.开始 B.没有
【答案】(1)A
(2)C
(3)B
(4)C
(5)A
(6)C
(7)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三态变化及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
(1)水、水蒸气、冰是水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的。
(2)拖地后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了水蒸气,之所以我们看不到,是因为水蒸气是透明的。
(3)冬天水管容易爆裂是因为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膨胀造成的。
(4)做“水结冰”实验时,在试管外的碎冰里面加食盐可以降低试管外的温度,从而让水更快的结冰。
(5)考查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我们一般用外焰对酒精灯进行加热。
(6)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触碰到烧杯的底部和内壁,保持温度计在水中进行测量。
(7)在正常大气压下,水在100℃时开始沸腾,图中显示的温度是95℃,此时水不能沸腾。
12.(2022三上·镇海期末)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离开空气人们将无法生存,让我们来探索空气吧!
(1)2021年12月,新冠病毒肆虐镇海,这是因为空气(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A.可以流动 B.有质量 C.能被压缩
(2)夏天的室内,空调周围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冷却,冷热空气的不断相对流动就使整个屋子凉爽起来了。根据这种原理,夏天我们开空调时,风口应该朝房间的( )。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3)如图,要让瓶中的水流出来,需要向( )端通入空气。
A.a B.b C.a或b
(4)研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把下面哪组物体放在天平上与空气的质量进行比较?( )
A.绿豆、玻璃弹珠 B.苹果、黄豆 C.回形针、绿豆
(5)小科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时,天平的状态如右图所示,可以让天平再次平衡的做法是( )。
A.向球内充气
B.增加豆子的数量
C.将皮球内的气放掉一些
(6)上述实验中,皮球和豆子达到平衡,如果再给皮球打入15筒空气,发现( ),证明空气有质量。
A.天平保持平衡 B.皮球一端下沉 C.皮球一端上翘
(7)空气的流动形成风,下列关于风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风速是指风前进的速度
B.风速是可以测量的
C.风速可以用风向标测量
(8)制作“热气球”时,我们发现自己制作的“热气球”过一会儿会掉下来。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袋子里的热空气变冷了
B.袋子里的空气没有了
C.袋子破了
(9)孔明灯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的升空原理和( )一样。
A.风筝 B.热气球 C.普通气球
(10)在做“纸团遇水是否变湿"的实验中,杯子应该怎样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呢?( )
A.竖直倒扣 B.横着放入 C.倾斜倒扣
(11)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人水中继续进行实验,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杯中的纸团湿了 B.杯中的纸团没有湿 C.没有变化
(12)在课堂中,我们可能做过这样的实验,先往注射器里抽进20 mL空气,然后用手指或其他物体堵住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的活塞( )。
A.推到一定程度后推不下去
B.一点都推不动
C.一推到底
(13)上一题中,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开活塞,活塞会( )。
A.回弹到原来位置 B.回弹一点点 C.没有变化
【答案】(1)A
(2)A
(3)B
(4)C
(5)A
(6)B
(7)C
(8)A
(9)B
(10)A
(11)A
(12)A
(13)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空气的性质。
(1)空气可以流动,病毒通过空气依存,流动时传播,比如飞沫传播。
(2)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空气下降,空调口冷风向上吹,然后使上方冷空气下降,地面热空气上升,更容易加快空气流动。
(3)空气占据空间,从b处吹时,当空瓶处挤满空气,再向里吹气则会使水从a处流出。
(4)空气有质量但是很轻,所以选用的材料也是相对于质量较轻的物体。
(5)天平平衡则两边质量相等,现在左上右下,说明豆子质量大于皮球,需要向皮球内充入更多的气体,或减小豆子的数量。
(6)空气有质量,当平衡后再打入空气说明皮球的质量更大。
(7)风速需要风速仪测量,风向标测量的是风向。
(8)热气球上升是因为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当温度变低,冷空气会下降。
(9)孔明灯和热气球都是利用热空气受热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 当把杯子竖直放入水中,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不能上升到杯子底部,而杯子倾斜或横着放入,水就直接可以进入了。
(11)在杯底扎小孔,空气会从小孔流出,水分占满了杯内空间,纸团会湿。
(12)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有一定限度。
(13)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3.(2022三上·镇海期末)在学习“天气”单元时,同学们对天气进行了观测,并制作了天气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除了需要记录时间之外,还需要记录( )。
①气温
②风向和风速
③降水量
④云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2)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三个科学小组分别在教室内、操场上、树荫下测量了气温,( )的小组测得的数据和当地的气温比较接近。
A.教室内 B.操场上 C.树荫下
(3)下表是树荫下的小组记录的--天的气温。根据记录表,推测14时的气温可能是( )。
一天的气温记录表
时间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气温℃ 7 9 12 ■ 12
A.8℃ B.10℃ C.15℃
(4)这一天中从8时到16时的气温变化规律是( )。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由低到高再到低
(5)小科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如右图),此时的风向为( )。
A.西风 B.东南风 C.东风
(6)下列使用雨量器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
B.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
C.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升”
(7)小科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如右图),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 。
A.10毫升 B.10毫米 C.10厘米
(8)降水的形式很多,除了雨,( )也是降水形式之一。
A.霾 B.雾 C.冰雹
(9)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 )组成的。
A.水蒸气 B.小水滴或小冰晶 C.小水滴
(10)右图是小科观察天上的云记录的图,这是( )。
A.晴 B.多云 C.阴
【答案】(1)B
(2)C
(3)C
(4)C
(5)C
(6)C
(7)B
(8)C
(9)B
(10)B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天气的各种特征。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4)一天中气温先升高后降低,一天中下午2-3时温度最高。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旗飘的反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6)雨量器的单位为毫米,用mm表示。
(7)雨量器的单位为毫米,用mm表示。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从低到高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10)在天气日历中,使用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将天空约分成四份,晴 <1/4 ,阴>3/4,多云介于两者之间。
三、我会探究(共20分)
14.(2022三上·镇海期末)溶解的实验相信大家都做过吧,有趣极了!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 、 等能溶解在水中,而 、 等无法溶解在水中。在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小苏打”的活动中,要往水中 (填“一份一份地”或“一次性”)加入小苏打。通过对比实验得知 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更强,所以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填“有限”或“无限”)的。
(2)在做冰糖溶解实验时,小科发现溶解的速度有点慢,你能帮他解决吗?
你的办法有 、 、 。
【答案】(1)食盐;糖;沙子;面粉;一份一份地;食盐;有限
(2)搅拌;加热;敲碎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溶解和加快溶解的方法。
(1)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食盐、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面粉、沙子都不能溶解在水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且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强于小苏打,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大约溶解10克小苏打。
(2)搅拌、加热、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增加物质溶解的速度。
15.(2022三上·镇海期末)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中,先( ),再( )分离出沙子,最后用( )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2)蒸发实验中,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填数字)。
【答案】(1)C;A;B
(2)①;③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分离。
(1)根据沙子不溶于水的特点,可以通过过滤将沙子和食盐进行分离。
(2)考查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不能使用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这样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然后提起再盖一次,不能用嘴吹灭或者水浇灭等方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