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1.测量物体时,直尺必须紧靠 的物体。
2.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 的大小。
3.(2022三上·新北期中)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 倾斜,当汽车起步的时候,乘客的身体会向 倾斜。
4.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移动的过程叫做 。
5.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的快慢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 ,通过的距离 ,运动得慢。
6.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7.(2020三上·石林期中)因为食盐溶于水,沙不溶于水,所以可用 分离食盐和沙。
8.(2022三上·新北期中)晴朗干燥的时候挖泥土,表层的土壤颜色 ,挖下去的深层土壤颜色深。
9.(2022三上·新北期中)蜗牛的头上有 对触角,它是用 爬行的。
10.(2022三上·新北期中)空气和水都是 、无味、透明的、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2022三上·新北期中)天平是测量物体( )的工具。
A.体积 B.质量 C.长度
12.(2019三上·莲都期末)常温下,水是一种(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13.(2022三上·新北期中)在同样多的水、同样温度的水中,食盐和小苏打相比,食盐溶解的( )。
A.多 B.少 C.一样
14.(2022三上·新北期中)量筒和量杯上的每1小格一般表示1( )。
A.毫升 B.厘米 C.毫米
15.(2022三上·新北期中)下列动物与鸽子有共同特征的是( )。
A.蝙蝠 B.丹顶鹤 C.寒号鸟
16.(2022三上·新北期中)测降水量时,应把雨量器放在( )。
A.屋檐下 B.大树下 C.没有遮挡的空地上
17.(2022三上·天宁期中)下图所示,打气筒持续向杯中充气后,能看到( )。
A.杯中水位不会变化 B.乒乓球会逐渐下降 C.杯外水位会下降
18.(2022三上·新北期中)做“热气球”,一般要选择( )的塑料袋,实验效果会更好。
A.轻、薄、大 B.轻、薄、小 C.重、厚、大
19.(2022三上·新北期中)下面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
A.注射器 B.精确的电子天平 C.烧杯
20.(2022三上·新北期中)水的集合体指的是( )。
A.江河 B.海洋 C.水体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蜗牛没有牙齿。( )
22.从杭州到广州的列车,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23.小芳测量水温时把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
24.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反面看不到环形山。 ( )
25.磁铁磁力最强的部分是磁极。( )
26.观察小动物时,我们不能伤害它们。 ( )
27.(2022三上·新北期中)月球和地球都有液态水和空气。( )
28.(2020三下·邳州期末)只有运动的物体与我们有关,静止的物体与我们无关。( )
29.(2022三上·新北期中)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
30.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和滚珠轴承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四、连线题。(共10分)
31.(2022三上·新北期中)将动、植物与它们在冬天的变化进行连线
兔子
身体变胖,羽毛变多
松树
叶子落光
麻雀
变化不大
杨树 绒毛、脂肪变厚
五、图形题。(共12分)
32.(2022三上·新北期中)观察蚕蛾,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并写一写有关蚕蛾的其他发现。
蚕蛾的观察
其他发现: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2022三上·新北期中)任选一种四肢动物,说一说它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34.(2022三上·新北期中)请你说一说把水煮开了,水为什么会变少。
35.(2022三上·新北期中)保护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被测量
【知识点】用不同的物体测量
【解析】【解答】运用直尺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将直尺紧靠物体的边缘。这样才能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分析】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五个字加以概括,即“认、放、看、读、记”。
2.【答案】速度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考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距离大小或者相同距离时间长短进行比较。
3.【答案】前;后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参照物
【解析】【分析】大量实验和实例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原理静止或运动的属性叫做惯性。
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倾斜,当汽车起步的时候,乘客的身体会向后倾斜。
4.【答案】滚动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转动体(指圆形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称作滚动。比如汽车在运动时,轮胎的运动。
5.【答案】距离;越快;越短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考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距离大小或者相同距离时间长短进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越长速度越快,反之距离越短,速度越慢。
6.【答案】雨量器
【解析】【解答】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分析】考查降水的测量。
7.【答案】溶解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利用食盐可以溶于水的特征,分离食盐和沙。
8.【答案】浅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里面含有水分,晴朗干燥的时候挖泥土,表层的由于水分被蒸发,土壤颜色较浅,挖下去的深层土水分较多,颜色较深。
9.【答案】两;腹足
【知识点】蜗牛的形态特征;蜗牛的生活习性
【解析】【分析】蜗牛身背螺旋形的贝壳、无脊椎软体动物、有两对触角,大的一对顶端有眼、分泌唾涎、大约有26000颗的牙齿。蜗牛用腹足爬行。蜗牛一般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并且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照射,对环境反应比较的敏感。
10.【答案】无色;有一定的质量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能流动,都有一定的质量。空气比较轻,水比较重。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水有一定的体积。
11.【答案】B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天平
【解析】【分析】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更加省力、方便,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而这些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原理。根据对工具的认识,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12.【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解答】常温下水是一种液体。
【分析】水在常温下是液态。
13.【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能力实验可知,在同样多的水、同样温度的水中,食盐和小苏打相比,食盐溶解的多,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14.【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根据对液体体积测量的认识,量筒和量杯上的每1小格一般表示1毫升。厘米、毫米都是长度单位。
15.【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鸟类;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鸟类体均被羽,恒温,卵生,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鸽子属于鸟类,选项中丹顶鹤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寒号鸟一般指复齿鼯鼠属于哺乳动物。
16.【答案】C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根据雨量器的使用,应该把雨量器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符合的是选项C。
17.【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打气筒持续向杯中充气后,空气会占据空间,杯中水位会下降,乒乓球会逐渐下降。
18.【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做“热气球”时,由于是利用热空气上升来进行实验,要选择轻、薄、小的塑料袋,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
19.【答案】B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天平
【解析】【分析】空气的质量很轻,根据空气很轻这一特点的认识,可以用精确的电子天平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20.【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水体是指水的集合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也包括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蜗牛的形态特征
【解析】【解答】蜗牛有牙齿,而且数量非常多。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蜗牛的牙齿长在两个触角最前面的凹凸的圆圆的那个就是她的眼睛,她的牙齿就长在眼睛的下面。所以说蜗牛在土地上爬行的时候他就在吃土。蜗牛一共有25600颗牙齿!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保持者。
22.【答案】(1)正确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考查速度的快慢,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时间最短的速度最快。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时,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
2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解答】我们在月球的正反面都是可以看到环形山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月球的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2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磁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磁铁磁力之间最强的部分是磁极。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磁铁具有两个磁极,磁极的磁力是最大的,中间的磁力是最小的。
26.【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观察小动物时应注意对小动物的保护,切记伤害小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察习惯的识记。
27.【答案】(1)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的1/6.月球是没有空气和液态水,也没有生物。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晚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2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取参照物,都与我们有关的。
29.【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不断进步,经过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这一个认识过程,经历漫长的时间。
30.【答案】(1)错误
【解析】【分析】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和滚珠轴承可以使接触面更光滑,因此是减小摩擦力的操作。
31.【答案】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除了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的过冬办法还有很多,有的动物皮毛增多、脂肪增厚,有的动物体表颜色变为灰白色,树叶落地等。
根据对动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认识,兔子冬天到来前换毛,脂肪变厚;松树的变化不大;麻雀的身体变胖,羽毛变多;杨树通过落叶来过冬。
32.【答案】;蚕是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知识点】蚕蛹;蚕蛾;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娥是成虫,蚕娥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阶段。
蚕娥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蚕娥的一生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蚕是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负责产卵的是雌蛾。
(1)蚕吐丝结茧后,经过大约10~15天,蚕蛾便从茧中钻出,蛹就变成蛾了,蚕又发育到另一种生命形态。
(2)雌蚕娥会产卵,雄蚕娥不会产卵。蚕娥虽然有翅膀,但不会飞。蚕由蛹羽化成蚕娥,生命很短暂,它们不吃东西。其他发现:蚕是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33.【答案】青蛙四肢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趾间有蹼,适于水中游动。
【知识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不同动物四肢的特点不同,如鳄鱼有短粗的四肢,猴子有细长有力的四肢,鳄鱼因为有了短粗的四肢,能在水陆两地自由的爬行;猴子因为有了细长有力的四肢能在森林里灵活摆荡。青蛙四肢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趾间有蹼,适于水中游动。
34.【答案】有一部分水变成了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如果把水加热至一百摄氏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跑到空中去了,所以水会变少。
35.【答案】①不乱喷洒农药;②积极回收垃圾;③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避免哪怕是很小的破坏行为,同时提倡植树造林、宣传环保、轮作或休耕、退耕还林、不喷洒农药、不施化肥、施农家肥等来保护土壤。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1.测量物体时,直尺必须紧靠 的物体。
【答案】被测量
【知识点】用不同的物体测量
【解析】【解答】运用直尺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将直尺紧靠物体的边缘。这样才能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分析】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五个字加以概括,即“认、放、看、读、记”。
2.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 的大小。
【答案】速度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考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距离大小或者相同距离时间长短进行比较。
3.(2022三上·新北期中)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 倾斜,当汽车起步的时候,乘客的身体会向 倾斜。
【答案】前;后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参照物
【解析】【分析】大量实验和实例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原理静止或运动的属性叫做惯性。
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倾斜,当汽车起步的时候,乘客的身体会向后倾斜。
4.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移动的过程叫做 。
【答案】滚动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转动体(指圆形体)沿转动方向的运动称作滚动。比如汽车在运动时,轮胎的运动。
5.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的快慢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 ,通过的距离 ,运动得慢。
【答案】距离;越快;越短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考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距离大小或者相同距离时间长短进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越长速度越快,反之距离越短,速度越慢。
6.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答案】雨量器
【解析】【解答】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分析】考查降水的测量。
7.(2020三上·石林期中)因为食盐溶于水,沙不溶于水,所以可用 分离食盐和沙。
【答案】溶解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利用食盐可以溶于水的特征,分离食盐和沙。
8.(2022三上·新北期中)晴朗干燥的时候挖泥土,表层的土壤颜色 ,挖下去的深层土壤颜色深。
【答案】浅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里面含有水分,晴朗干燥的时候挖泥土,表层的由于水分被蒸发,土壤颜色较浅,挖下去的深层土水分较多,颜色较深。
9.(2022三上·新北期中)蜗牛的头上有 对触角,它是用 爬行的。
【答案】两;腹足
【知识点】蜗牛的形态特征;蜗牛的生活习性
【解析】【分析】蜗牛身背螺旋形的贝壳、无脊椎软体动物、有两对触角,大的一对顶端有眼、分泌唾涎、大约有26000颗的牙齿。蜗牛用腹足爬行。蜗牛一般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并且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照射,对环境反应比较的敏感。
10.(2022三上·新北期中)空气和水都是 、无味、透明的、 。
【答案】无色;有一定的质量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能流动,都有一定的质量。空气比较轻,水比较重。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水有一定的体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2022三上·新北期中)天平是测量物体( )的工具。
A.体积 B.质量 C.长度
【答案】B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天平
【解析】【分析】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更加省力、方便,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而这些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原理。根据对工具的认识,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12.(2019三上·莲都期末)常温下,水是一种(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解答】常温下水是一种液体。
【分析】水在常温下是液态。
13.(2022三上·新北期中)在同样多的水、同样温度的水中,食盐和小苏打相比,食盐溶解的( )。
A.多 B.少 C.一样
【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能力实验可知,在同样多的水、同样温度的水中,食盐和小苏打相比,食盐溶解的多,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14.(2022三上·新北期中)量筒和量杯上的每1小格一般表示1( )。
A.毫升 B.厘米 C.毫米
【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根据对液体体积测量的认识,量筒和量杯上的每1小格一般表示1毫升。厘米、毫米都是长度单位。
15.(2022三上·新北期中)下列动物与鸽子有共同特征的是( )。
A.蝙蝠 B.丹顶鹤 C.寒号鸟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鸟类;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鸟类体均被羽,恒温,卵生,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鸽子属于鸟类,选项中丹顶鹤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寒号鸟一般指复齿鼯鼠属于哺乳动物。
16.(2022三上·新北期中)测降水量时,应把雨量器放在( )。
A.屋檐下 B.大树下 C.没有遮挡的空地上
【答案】C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根据雨量器的使用,应该把雨量器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符合的是选项C。
17.(2022三上·天宁期中)下图所示,打气筒持续向杯中充气后,能看到( )。
A.杯中水位不会变化 B.乒乓球会逐渐下降 C.杯外水位会下降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打气筒持续向杯中充气后,空气会占据空间,杯中水位会下降,乒乓球会逐渐下降。
18.(2022三上·新北期中)做“热气球”,一般要选择( )的塑料袋,实验效果会更好。
A.轻、薄、大 B.轻、薄、小 C.重、厚、大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做“热气球”时,由于是利用热空气上升来进行实验,要选择轻、薄、小的塑料袋,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
19.(2022三上·新北期中)下面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
A.注射器 B.精确的电子天平 C.烧杯
【答案】B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天平
【解析】【分析】空气的质量很轻,根据空气很轻这一特点的认识,可以用精确的电子天平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20.(2022三上·新北期中)水的集合体指的是( )。
A.江河 B.海洋 C.水体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水体是指水的集合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也包括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蜗牛没有牙齿。(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蜗牛的形态特征
【解析】【解答】蜗牛有牙齿,而且数量非常多。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蜗牛的牙齿长在两个触角最前面的凹凸的圆圆的那个就是她的眼睛,她的牙齿就长在眼睛的下面。所以说蜗牛在土地上爬行的时候他就在吃土。蜗牛一共有25600颗牙齿!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保持者。
22.从杭州到广州的列车,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考查速度的快慢,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时间最短的速度最快。
23.小芳测量水温时把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水温时,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
24.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反面看不到环形山。 (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解答】我们在月球的正反面都是可以看到环形山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月球的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25.磁铁磁力最强的部分是磁极。(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磁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磁铁磁力之间最强的部分是磁极。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磁铁具有两个磁极,磁极的磁力是最大的,中间的磁力是最小的。
26.观察小动物时,我们不能伤害它们。 ( )
【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观察小动物时应注意对小动物的保护,切记伤害小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察习惯的识记。
27.(2022三上·新北期中)月球和地球都有液态水和空气。(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的1/6.月球是没有空气和液态水,也没有生物。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晚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28.(2020三下·邳州期末)只有运动的物体与我们有关,静止的物体与我们无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取参照物,都与我们有关的。
29.(2022三上·新北期中)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不断进步,经过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这一个认识过程,经历漫长的时间。
30.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和滚珠轴承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答案】(1)错误
【解析】【分析】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和滚珠轴承可以使接触面更光滑,因此是减小摩擦力的操作。
四、连线题。(共10分)
31.(2022三上·新北期中)将动、植物与它们在冬天的变化进行连线
兔子
身体变胖,羽毛变多
松树
叶子落光
麻雀
变化不大
杨树 绒毛、脂肪变厚
【答案】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除了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的过冬办法还有很多,有的动物皮毛增多、脂肪增厚,有的动物体表颜色变为灰白色,树叶落地等。
根据对动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认识,兔子冬天到来前换毛,脂肪变厚;松树的变化不大;麻雀的身体变胖,羽毛变多;杨树通过落叶来过冬。
五、图形题。(共12分)
32.(2022三上·新北期中)观察蚕蛾,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并写一写有关蚕蛾的其他发现。
蚕蛾的观察
其他发现:
【答案】;蚕是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知识点】蚕蛹;蚕蛾;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娥是成虫,蚕娥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阶段。
蚕娥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蚕娥的一生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蚕是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负责产卵的是雌蛾。
(1)蚕吐丝结茧后,经过大约10~15天,蚕蛾便从茧中钻出,蛹就变成蛾了,蚕又发育到另一种生命形态。
(2)雌蚕娥会产卵,雄蚕娥不会产卵。蚕娥虽然有翅膀,但不会飞。蚕由蛹羽化成蚕娥,生命很短暂,它们不吃东西。其他发现:蚕是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2022三上·新北期中)任选一种四肢动物,说一说它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答案】青蛙四肢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趾间有蹼,适于水中游动。
【知识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不同动物四肢的特点不同,如鳄鱼有短粗的四肢,猴子有细长有力的四肢,鳄鱼因为有了短粗的四肢,能在水陆两地自由的爬行;猴子因为有了细长有力的四肢能在森林里灵活摆荡。青蛙四肢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趾间有蹼,适于水中游动。
34.(2022三上·新北期中)请你说一说把水煮开了,水为什么会变少。
【答案】有一部分水变成了水蒸气。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如果把水加热至一百摄氏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跑到空中去了,所以水会变少。
35.(2022三上·新北期中)保护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①不乱喷洒农药;②积极回收垃圾;③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避免哪怕是很小的破坏行为,同时提倡植树造林、宣传环保、轮作或休耕、退耕还林、不喷洒农药、不施化肥、施农家肥等来保护土壤。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