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三课《空山鸟语》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三课《空山鸟语》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30 22:0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看看大山里谁飞过来了?
小鸟也被优美的音乐吸引过来了。
让我们听一听,今天的欣赏曲目。
《空山鸟语》
仔细聆听音乐、你能联想到什么声音
林间溪水声 山谷的鸟叫 蝉鸣
这段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胡 竹笛 小提琴
认识乐器
二胡:始于唐朝,称“奚琴”,已有
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
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
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
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
一。二胡色近乎跟人声一样,具有歌
唱性、诉说感。
介绍作者
刘天华,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生于江苏江阴县。1922年受聘赴北京,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和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直至去世。1932年6月赴天桥收集锣鼓谱时,染猩红热病故。
主要作品有:《空山鸟语》、《光明行》、《良宵》等。
《空山鸟语》乐曲介绍
《空山鸟语》是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曲,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再次聆听,思考下面问题:
曲子分为几段?
《空山鸟语》采用了中国民间音乐多段体结构,全曲由引子、五个段落和尾声组成。
引子 A+B+C+D+F 结尾
再次聆听,想象一下每一乐段像实在叙说什么?
引子:
乐曲的引子,速度较慢节奏较自由,通过四度、五度以及八度的音程跳进, 以及装饰音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鸟鸣声以及山谷的回音。仿佛把人们带入了大自然空旷幽静的山谷之中。在音乐处理上,好似模拟了在空旷幽寂的大自然中,鸟儿们不时从某个角落传来一声鸣叫, 随即山谷的另一头悠然传来声......清脆的鸟鸣、幽远的山谷。
第一乐段:
第一段。这是一段小快板,节奏更加轻盈,刻画了人们进入山
林中那种兴奋而欢悦的心情。速度亦承袭了引子部分的慢速,之后逐渐加快,仿佛是山谷中的鸟儿们被开始时近时远的啼鸣声所吸引,引发了高歌的兴趣,于是一拥而上,一派生气盎然的热闹场面。
第二乐段:
这一段的音乐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变奏。从这段变化发展出来的新乐段里,作者仿佛使我们看到群鸟飞翔、互相鸣唱嬉戏的动人场面。滑音匀速进行,同时右手运弓做由强渐弱处理,奏出群鸟飞鸣的声音效果。
第三乐段,第四乐段:
主要意在模仿鸟鸣,为使模仿鸟鸣更加逼真,本段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处理即同音换指,三个相同的音符用不同的手指来演奏。
第五乐段,
此段为整个乐曲的高潮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百鸟争鸣,交错对答的欢愉场面。
结尾:
尾声,此段是主题旋律做了部分再现,这种变化再现的手法,使得乐曲首尾呼应结构更加统一,又仿佛把人们带向远方,营造出更加深远的意境。
再次聆听
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
乐曲注重什么?
演奏技巧
1、注重动作和声音的感觉。
2、注重技巧和对音色的感觉。
让我们再次走进深山,感受作曲的心情,完整聆听曲目吧。
鸟不仅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给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带来很多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这首乐曲都是作曲家深入大自然,仔细聆听各种鸟叫声,从而创作的乐曲。音乐所能创造的美是无限,还有很多等待着大家去探索去发现。所以,同学们要学好本领,打好基础,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变工具,去探索、创造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