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2课时 青藏地区
学习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分析该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带来影响。
3、掌握高寒环境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走进青藏地区
(1)位置:大体上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
1.区域概况
(2)范围: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四川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1.区域概况
(3)面积:
约占全国的25%
(4)人口:
约占全国的1%
1.区域概况
1.区域概况
(5)民族: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1)"高寒"是本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
高山高原气候
2.自然环境特征
2.自然环境特征
(2)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2.自然环境特征
(3)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藏羚羊
野驴
(1)我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耗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3.农牧业生产状况
牦牛是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耗牛肉质好,是青藏地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托牛奶可制酥油,毛皮能做皮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毛衣毡,骨可入药,牛粪可做燃料。
阅读
3.农牧业生产状况
(2)农业区多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4.交通运输条件
(1)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
4.交通运输条件
(2)青藏铁路
(2005年10月全线铺通)
(3)以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络
5.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工农业发展:涅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区域的农业,西宁、柴达木盆地、拉萨、林芝等地区的工矿业,都已具有相当规模。
5.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
青海西宁塔尔寺
大昭寺朝圣的信徒
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
1.区域概况
2.自然环境特征
3.农牧业生产状况
4.交通运输条件
5.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随堂练习
1.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影响
B.季风影响
C.纬度影响
D.海洋影响
A
2.藏民做“糌粑”用的是( )
A.春小麦粉 C.燕麦面
B.大麦面 D.青稞面
D
3.青藏地区的农业类型的是( )A.绿洲农业 B.水田农业
C.河谷农业 D.城郊农业
C
随堂练习
4.去西藏旅行途中,旅游团成员可看到该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 A.广阔的冲积平原上
B.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山间丘陵梯田上
B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