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二)课件(27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二)课件(27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30 21: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减数分裂过程回顾
减数分裂分析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
2N
2N
2N
2N
2N

N
N
N
2N

N
2N

N
0

4N
4N
4N
4N
4N

2N
2N
2N
0

2N
0
2N

4N
4N
4N
4N
4N

2N
2N
2N
2N
2N

N
减数分裂曲线分析
间期
Ⅰ前
Ⅱ前
Ⅰ中
Ⅰ后
Ⅰ末
Ⅱ中
Ⅱ后
Ⅱ末
2N
4N
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变化
减数分裂曲线分析
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间期
Ⅰ前
Ⅱ前
Ⅰ中
Ⅰ后
Ⅰ末
Ⅱ中
Ⅱ后
Ⅱ末
2N
4N
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曲线分析
DNA数目变化
间期
Ⅰ前
Ⅱ前
Ⅰ中
Ⅰ后
Ⅰ末
Ⅱ中
Ⅱ后
Ⅱ末
2N
4N
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曲线分析
染色体与核DNA之比
间期
Ⅰ前
Ⅱ前
Ⅰ中
Ⅰ后
Ⅰ末
Ⅱ中
Ⅱ后
Ⅱ末
1/2
1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曲线分析
间期
减数分裂Ⅰ
n
2n
3n
4n
减数分裂Ⅱ
染色体数
细胞一分为二
着丝 粒分裂
细胞一分为二
核DNA数
复制
染色单体数
同源染色体
对数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细胞
减数分裂曲线分析
n
n
n
n
减数分裂曲线分析
间期(G1)
减Ⅰ前、中、后
减Ⅱ前、中
减Ⅱ后
性原细胞
初级
性母细胞
次级
性母细胞
性细胞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前期 染色体散乱在中央,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 四分体形成 染色体散乱分布,
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着丝点排在赤道板 上, 有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排列 在赤道板上 与有丝分裂相同,
但无同源染色体
后期 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开, 移向细胞两极 与有丝分裂相同,
但无同源染色体
是否存在姐
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
前期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有无同源
染色体


减Ⅱ
是否
联会


减Ⅰ
有丝分裂
中期
有无同源
染色体


减Ⅱ
是否成
对排列


减Ⅰ
有丝分裂
染色体移向
两级
后期
每一极有无
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的判断
1.结合不同时期特点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
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的判断
一数
数染色体数目
奇数
偶数
减Ⅱ
二看
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减Ⅱ
①均等分裂为第一极体、次级精母细胞
②不均等分裂则为次级卵母细胞
三判断

①联会、四分体 → 减 Ⅰ 前
②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 减 Ⅰ 中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 → 减 Ⅰ 后
④若无上述特殊行为 → 有丝分裂
2.结合染色体的奇、偶数识别细胞分裂方式
判断下列细胞分别属于何种分裂的什么时期,形成的子细胞是什么?
甲: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
减数第一次

次级精母细胞
乙: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
减数第二次

精细胞或极体
丙: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
有 丝

体细胞
丁: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
减数第二次

卵细胞和极体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染色体复制正常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会导致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多一条染色体,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少一条染色体。两个异常的次级精母细胞继续分裂(正常)最后产生四个异常的子细胞。
(1)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差错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差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那么由这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即这两个子细胞都是异常的。
(2)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差错
问题探讨
父亲体内的所有精原细胞,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模拟细胞中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情况
共能产生2种配子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自由组合(减数分裂I后)
非同源染色体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模拟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情况
共能产生4种配子
可能性①
可能性②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模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的情况
共能产生8种配子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交叉互换(减数分裂Ⅰ前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
不发生交叉互换时
发生交叉互换时
如果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种类型配子
4个2种
4个4种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会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若不发生交叉互换,2种,AB、ab或Ab、aB各两个
若发生交叉互换,4种,AB、ab、Ab、aB各一个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会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若不发生交叉互换,1种,AB或ab或Ab或aB
若发生交叉互换,1种,AB或ab或Ab或a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经过减数分裂,会形成几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4种,AB、ab、Ab、aB(上述讨论A/a与B/b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n对 同源染色体 生物体可以产生配子种类 一个精原细胞 产生精子种类 一个卵原细胞
产生卵细胞种类
不考虑互换
考虑互换
2n
2
1
大于2n
4
1
原因:
①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
二、受精作用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2.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①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②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彼此的染色体合在一起。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细胞膜的流动性
二、受精作用
3.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染色体,双亲对子代的贡献是一样的吗?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核基因):父母双方各提供一半
受精卵中的质基因: 母方提供
受精卵
细胞核:精子的核+卵细胞核
细胞质:几乎全由卵细胞提供
二、受精作用
4.意义:
(1)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受精作用——拓展
同卵双生:
异卵双生:
+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个体1
个体2
+
卵细胞1 精子1
受精卵1
个体1
+
卵细胞2 精子2
受精卵2
个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