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3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32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30 21:3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孟德尔
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规律,提出遗传因子概念。
1866年
约翰逊
1903年
通过观察蝗虫细胞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
萨 顿
命名“遗传因子”为基因。
1909年
摩尔根
1909-1933年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问题探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这两种物质,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
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界激烈的讨论。
讨论: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①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②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
③结构比较稳定等。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 20世纪20年代: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 20世纪30年代:
科学家本可以意识到DNA的重要性
(不了解DNA的结构。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腺嘌呤(A)
P
脱氧核糖
鸟嘌呤(G)
P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T)
P
脱氧核糖
胞嘧啶(C)
P
脱氧核糖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
艾弗里
赫尔希
蔡斯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美.艾弗里
观点: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英.格里菲斯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美.艾弗里
英.格里菲斯
肺炎链球菌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比较 菌体特点 菌落特点 毒性
(动物实验)
S型细菌
R型 细菌
无毒
有毒
人肺炎
小鼠败血症
无荚膜
有荚膜
粗糙
Rough
光滑Smooth
R型 和 S型肺炎链球菌
荚膜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
多糖
(一种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
1、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
S型细菌菌落
R型活菌菌落
1、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
第二组
注射R型活细菌
小鼠不死亡
第一组
小鼠死亡,
分离出S型活细菌
注射S型活细菌
小鼠不死亡
第三组
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
小鼠死亡,
分离出S型活细菌
第四组
R型活细菌+
加热致死S型细菌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
加热杀死S型菌
加热杀死的S型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R型活菌 S型活菌
转 化
多糖
脂质 蛋白质
RNA DNA……
多糖
蛋白质
RNA
DNA
脂质
1、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含有多种物质,究竟谁是转化因子?
格里菲斯推断: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讨论以下问题,展示学习成果:
探究“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设计思路,关键是什么?
RNA
脂质
多糖
关键思路:
S型细菌组分图
将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DNA
蛋白质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
R型细菌
S型细菌
混合
a.本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含有该转化因子
b.本实验起什么作用?
对照作用
c.本实验能确定转化因子是哪种物质吗?
不能
d.接下来怎么继续实验?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
R型细菌
S型细菌
混合
蛋白酶(或RNA酶、酯酶)
a.加蛋白酶的作用是什么?
去除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其他物质都有
b.加蛋白酶后R型菌还是被转化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转化因子不是蛋白质
c.同样加RNA酶、酯酶什么作用?
去除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的RNA或脂肪等物质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
R型细菌
S型细菌
混合
蛋白酶(或RNA酶、酯酶)
d.这些组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蛋白质、RNA和脂肪等都不是转化因子
e.本实验采用的原理是什么?
减法原理
①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
②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哪种物质在发挥作用。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
R型细菌
S型细菌
混合
蛋白酶(或RNA酶、酯酶)
拓展:加法原理
①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
②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热、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
只长R型细菌
混合
DNA酶
a.加DNA酶的作用是什么?
去除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的DNA
b.加DNA酶后只长R型菌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细胞提取物中的转化因子很可能就是DNA。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
只长R型细菌
混合
DNA酶
艾弗里等人进一步分析了细胞提取物的理化特性,发现这些特性都与DNA的极为相似,于是得出结论: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有的人获得诺贝尔奖,是为自己增辉,
有的人获奖却是为诺贝尔奖增辉。
艾弗里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奖的遗憾,不是艾弗里的遗憾。
体内vs体外转化实验
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培养细菌 在小鼠体内 体外培养基
实验对照 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致病性对照 S型细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
巧妙构思 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与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 每个实验组用酶解法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联系 ①所用材料相同 ②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 ③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赫尔希
蔡斯
1952年
噬菌体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另一个有说服力的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科学家:赫尔希(A.D.Hershey)、蔡斯(M.C.Chase)
实验材料:T2噬菌体(细菌病毒)
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含有DNA。(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DNA)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增殖过程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特点:
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指导下进行繁殖,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T2噬菌体只提供遗传物质作为模板,脱氧核苷酸、氨基酸、ATP、酶等均由大肠杆菌提供。
子代噬菌体从宿主细胞裂解释放。
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哪一种物质进入了大肠杆菌体内?
DNA和蛋白质不能直接看到,怎么办?
放射性元素分别标记DNA、蛋白质
选择什么元素进行放射性标记
蛋白质组成元素:
DNA组成元素:
C、H、O、N、S
C、H、O、N、P
35S
32P
35S
32P
能否用14C标记蛋白质、DNA?
能否用35S、32P标记同一个T2噬菌体?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是病毒,无法单独在培养基上存活,应用含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①先培氧大肠杆菌细菌
含35S的培养基+大肠杆菌 含35S的大肠杆菌
含32P的培养基+大肠杆菌 含32P的大肠杆菌
②再培养噬菌体
+T2噬菌体 含35S T2的噬菌体
+T2噬菌体 含32P T2的噬菌体
实验过程:
标记T2噬菌体
怎样标记噬菌体?能否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中标记噬菌体?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标记的T2噬菌体
侵染大肠杆菌
搅拌
离心并检测放射性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短时间保温
保温目的:使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间适宜。
实验过程: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5S标记的噬菌体
35S标记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
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
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细菌裂解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
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子代噬菌体中无35S。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
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上,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说明:T2噬菌体中的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32P标记的噬菌体
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子代噬菌体中含32P
32P标记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
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
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细菌裂解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
上清液放射性很低
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侵染大肠杆菌;
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已经释放。
说明:T2噬菌体中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
说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讨论以下问题,展示学习成果:
35S标记的实验发现沉淀物中也有放射性,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2P标记的实验发现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1)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2)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四、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4.1 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烟草
实验过程:
烟草花叶病毒
模式图
蛋白质
RNA
分别侵染健康烟草植株
得到全新病毒
不能得到病毒
RNA
蛋白质
患病
不患病
实验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四、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4.2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项目 核酸 遗传物质 类型 核苷酸种类 碱基 种类 类型 核苷酸种类 碱基
种类
细胞 生物 真核细胞 DNA和RNA ____ ___ DNA 4 4
原核生物 DNA和RNA 8 5 _____ ___ ___
非细胞生物 (病毒) DNA病毒 DNA 4 4 _____ ___ ___
RNA病毒 RNA ___ ___ RNA 4 4
8
5
DNA
4
4
DNA
4
4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