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对折剪纸 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对折剪纸 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31 08:0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折剪纸》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 第7课《对折剪纸》
【教学主题】学生们学会剪纸的技巧并且对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做一个了解。
【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所以课文为“折一折,剪剪,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拼一拼,摆一摆,拼摆组成奇妙的画面”。在自然界里,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都是对称的。例如,植物的叶就是对称生长的;昆虫的触角、眼、足,鸟的翅膀,鱼的胸鳍、腹鳍,哺乳动物的眼、耳、足等,也都是对称生长的;还有家中的物品等,也往往是对称的。指导低年级学生了解什么是对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剪纸的形式很多,最常见的是对称剪纸,简单易学。其造型简练,夸张适当,变形有趣。学生们不仅喜欢,而且还爱剪。它能美化我们的环境,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当礼物送人。本课主要指导学生学会剪单个物体的对称图形。图形可以是蔬果、花卉、动物、人物、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等。还可以尝试剪两个相同图形,甚至还可以重复剪出相同的对称图形后,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幅画。
本课和第3课《装饰自己的名字》、第4课《彩泥世界快乐多》、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第6课《花花衣》、第8课《对印的图形》可以视为一个依托“造型·表现”的基础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交叉进行的小单元。旨在让同学们感受、尝试在“造型·表现”创作中注意“设计”,在“设计·应用”创作中不忘“造型”。这六课既属于“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跟随”的课程,又是“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互穿插相互支持的单元。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通过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现的欲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教材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应用在生活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但由于学习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作品易缺乏表现力,还有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比较慢,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关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大胆表现的同时,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丰富性。关注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美术表达方式,并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关注学科特色,也注意学科的相互渗透,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低年级的学生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学习目标】
1.学习简单的对折剪纸的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趣的图形。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并拼贴成一幅画。
难点:用剪出的各种图形组合成画。
【所需要条件】
教师:对折剪出的图例、对称图案、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棒及彩色水笔等
【评价任务】
1.能否独立设计制作一个对折剪纸的造型?
2.作品设计是否新颖独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老师带大家认识了剪纸,还记得剪纸是运用了什么知识吗?对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带来了一位非常美丽的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让我们来看一下吧。(播放蝴蝶视频)这是什么?
师:蝴蝶的样子好漂亮,是什么让它这么漂亮啊?
生:美丽的大翅膀,还有美丽的花纹。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会画吗?
(大部分学生应该会画)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看看老师画得对不对好吗?不过,我是在这里画。(出示彩纸)边画边讲:
我先把纸对折,然后在靠近折线的一边画上半只蝴蝶,同学们,我画完了吗?(生:没有)可是,我已经画完了。虽然只画了一半,但是,也能得到一只完整的蝴蝶。孩子们看,我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剪下去,打开,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出现了一只完整的蝴蝶。
师:好看吗?
(生:好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对折剪纸。
二、新授
对折剪纸适合剪对称的图案。对称的意思就是沿一条线对折,折线两边的图案一模一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剪的蝴蝶,折线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吗?(生:一样)那么蝴蝶就是对称图案。
生列举对称图形。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生:蜻蜓、人、铅笔。。。。。。
出示图片
你能区分哪些是对称图案,哪些是不对称图案吗?
(指生分一分)
3.看课本找出对折剪纸的方法。
我们怎样把这些对称的物品剪出来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12,、13页,看谁最先找出对折剪纸的方法?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指生说出对折剪纸的方法)师板书:折——画——剪。
4.试一试(出示步骤图)
(1)现在我们来试一试吧。孩子们,准备好铅笔、剪刀,把你面前的彩纸拿出来,跟老师一起做。
提示:用剪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师生一起练习剪葫芦)师巡视学生剪得怎么样,并指导。
孩子们,你们学会了吗?我们再剪一个巩固一下。
(2)如果我们在纸上一个完整的图案,剪出来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试一试在对折好的纸上画一个苹果,剪一剪。
5.出示学习要求
下面,我们看一看这节课要求我们做什么呢?
(1)折一折,剪一剪,对折剪出有趣的图形。
(2)拼一拼,摆一摆,拼摆组成奇妙的画面。
提示: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把碎纸仍在地上。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巧巧手”剪纸比赛。(出示图片)
你可以在这些图案里面挑选你喜欢的画在纸上,剪下来;你也可以画自己想到的。
最后选一张你剪得最好的贴在素描纸上,每一组推选出一张最好的作品,作者将得到老师颁发的“巧巧手”奖章,你想要吗?那就开始吧。
四、作品展评。
1.小组内评价,推选出最好的作品。
2.作者介绍剪的内容。
3.师评。并颁发“巧巧手”奖章。
师:没有得到奖章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同学们都非常努力,只要你坚持不懈也会成功的。
五、拓展。
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制作一个半立体或立体造型。
六、小结。
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而且相互之间团结合作,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希望你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今天这样,互相帮助,快乐成长。下课!
【教学反思】
折叠剪纸简称“折剪”,通常把一张纸对折或多折叠起,剪出均齐式花纹图案。授课之前我先给学生们看一些剪纸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特点。 先将纸对折,再不开口的一边画出物体的一半,注意给他添画上花纹,然后剪出来。个别学生在剪纸的时候把一半的物体也画了出来。
这节课我是通过“玩玩、看看、想想、做做”等活动,分层深入启发、引导学生想象与设计。让学生在的探究体验中掌握一点制作、装饰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课堂和学生的作业中反馈,我认为能达成本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的。至于在专题研究方面,我觉得我还要掌握更多科学研究的方法,灵活地把握好课型,让教学、让课堂走向有效。学生创作阶段,由于学生个人素质比较好,完成作品的效果比较理想。在交流环节学生讲述的也比较生动,但老师的评述语言不够深入。
综合看来,本课的教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完成了一节常规课的教学任务。但是,由于教师自身重视不够,在美术知识和美术文化的提炼上力度明显缺乏,在环节的设置上也可以有很多值得斟酌的地方,教法过于陈旧,都是本课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后多加以自身美术修养和文化的提升,努力改进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