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 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 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31 08:3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奇妙的电话机》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 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
【教学主题】画出或做出自己心目中的电话机
【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生活。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电话发明至今,从工作原理到外形设计的变化。认识、了解电话机的设计是如何将外观与功能相结合的。通过电话机的变化,感受社会的进步、生活的便捷和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设计的力量。为此本课选登了世界第一部电话机通话试验的图片。
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设计的角度去了解电话机的应用特点和造型特点的关系,利用废旧材料,尝试设计制作独特功能的“电话机”,力求造型独特、功能新颖、使用便捷。所以本课在欣赏部分选择了老式电话和几种异型电话,以及西班牙艺术家达利的装置艺术作品《龙虾电话机》,并配以“看一看,电话机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你喜欢的电话机”的导语。而学生作品除了一般的彩泥和纸艺完成的作品外,还增加了学生“能随时帮助我学习的电话机”“保密电话机”和“随时提醒环境变化的电话机”的设计作品,凸显了“设计”的概念。
本课和第3课《装饰自己的名字》、第4课《彩泥世界快乐多》、第6课《花花衣》、第7课《对折剪纸》、第8课《对印的图形》这六课可以视为一个依托“造型·表现”的基础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交叉进行的小单元。旨在让学生感受、尝试在“造型·表现”创作中注意“设计”,在“设计,应用”创作中不忘“造型”。这六课既属于“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跟随”的课程,又是“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互穿插相互支持的单元。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美术学习,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通过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现的欲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教材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应用在生活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但由于学习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作品易缺乏表现力,还有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比较慢,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关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大胆表现的同时,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丰富性。关注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美术表达方式,并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关注学科特色,也注意学科的相互渗透,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低年级的学生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趋势,认识电话机的造型和功能的变化,感受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2、通过欣赏各种电话机和作品,了解美术与科技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思维,制作外表美观、功能神奇的电话机。
3、引导学生设计自己想象的电话机,体验电话设计中美术与科技的巧妙结合,凸显美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话机如何将外观与功能结合,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学生思维,制作美观神奇的电话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突出造型的独特,功能新颖的电话机。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教学课件、制作材料、实物范作。
2、学具准备:水彩笔、纸张等工具。
【评价任务】
1.能否课前准备充分的材料
2.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3.能否突破电话机常规的造型和色彩,进行大胆地想象与创作
4.是否有良好使用工具材料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啊,老师讲了很多电话的知识。今天,老师请来了蓝猫做我们的导游,我们一起坐上时空飞船去游览一下。
【设计意图:实物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再以谈话的轻松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快乐的事情。】
二、了解电话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时空飞船出发,穿过时空隧道,来到1876年,蓝猫介绍苏格兰医生贝尔发明了电话。过渡:一百多年前的电话只有一个话筒和听筒,功能和款式非常简单,哪几十年前的电话又是什么模样呢?
2、多媒体展示:蓝猫介绍播放手摇电话的场面、展示老电话机图片没有拨号盘和用拨号盘的电话机。过渡:小朋友看完了几十年前的电话,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时代前进,科技发展,几十年过去了,电话机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家快坐上时空飞船,回到现在去看看电话机变成什么样了?
3、多媒体展示:各种固定电话照片。多媒体出示问题:
蓝猫问:小朋友,你看中了这里哪只电话机,为什么喜欢它?形状、色彩
4、师生交流
5、多媒体展示:移动电话的图片。
6、多媒体出示问题:
蓝猫说:你喜欢哪一只?喜欢它哪里?外形、色彩、功能
7、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名家、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画家是如何表现电话。并引导学生从动作、表情、色彩等方面认真观察。】
三、制作电话
过渡:小朋友刚才我们看了一百多年前到现在的电话,它们形状都不相同,很多电话的造型十分可爱、特别,色彩也搭配漂亮和协。
1、引导创意: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未来的电话会是什么样的?
2、提出制作要求: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也来设计制作一只未来的电话。小朋友可以用带来橡皮泥或者用纸盒和彩纸来做。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多种题材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选择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作,开阔学生思路。】
四、作品展示
1、小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我设计的手机名字叫《 》
我的手机有( )功能
我的手机将会受人喜爱的部分是( )
2、玩游戏,交流作品。
(1)、现在已经做好的同学可以用自己设计电话机打个电话,和你的好朋友说说心里话。指导学生打电话要有礼貌。
(2)、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请小朋友上前打电话,让你来挑选自己喜欢的电话来用。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它,然后再打。同时请制作的小朋友说说这只未来的电话是怎样设计的,有什么特色。
五、课堂总结,收拾整理。
1、小朋友,你们今天设计的电话都很有特色,有造型别致,有色彩漂亮,有的电话功能奇特,老师非常喜欢。课后小朋友可以把这些作品再相互交流欣赏。
2、请每一位小朋友把自己的用具收拾好,把垃圾放在课桌上的纸盒中。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生创作表现,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快乐,从而珍惜生活。】
【教学反思】
这节课由于是设计制作课,我在电话的结构上下功夫讲解,非常详细的分析了手机的结构:数字键盘、功能键、彩屏、麦克、听筒、耳机;座机的结构:数字键盘、功能键、彩屏、听筒、听筒线、座机机座、电线。在学生制作过程中启发鼓励学生多体现电话的功能。在展示评价环节中,请几位同学到讲台前展示作品有很多的惊喜!其中有一位同学设计制作了可以防身的手机,并请同学配合表演了“路遇歹徒手机相助”的小短剧,反响强烈,收获了很多的赞美,学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整个教学过程非常顺畅,学生配合非常好,回答问题踊跃,小组讨论热烈,制作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