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单而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4.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和理由,并写下来。
教学重点: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单而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难点: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和理由,并写下来。
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1.单元页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把书本翻到93页,一起去看一下第七单元的篇章页。①关注单元导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理解意思,知道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②关注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要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把握主要内容。
2.解读课题:了解了导语主题和语文要素后,我们一起来学习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并齐读。
课题挺长的,同学们有没有哪个词语觉得难懂啊?生:“崛起”有点难懂。
师(画图):崛,原本是指山从平地上慢慢高出来、从平地上凸出来,这个意思就叫,(指板书:崛起)念。
师:这里是指中华就是中国,从世界上怎么样?
生:是指中国从世界上站起来
师:站起来
生:是中国在世界上变得更强大
师:强起来
生:就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
师:富起来。你说
生:中国更繁荣
师:对了。中华之崛起就是中国从世界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繁荣昌盛的意思,明白了吗?
师:再读课题。这句话是周恩来说的,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啊,才十二三岁,也就比我们现在大个两三岁。听段老师这么一说,你是不是有些好奇呀?
3.引导提问:(为什么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可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是啊,小小年纪,怎么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就让我们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①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2.检查字词:好,课文读完了?和老师一起先看看这组词语,你会读吗?
⑴关键信息:江苏淮安 奉天东关模范学校 魏校长
①指生读,评价。(读得真准)
②用上这一组词语,介绍一下周恩来。谁来试试?
③看来你书真的读懂了,读长课文,就要读懂这些基本信息。
⑵课文里还有一些多音字,一起读。
①多音字:为之一振 惩处
②放在句子里,谁来读: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③长句子会读吗?请你来: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对了,注意停顿,第二个“不”再咬得重一点,我们一起读。读长课文,就要读懂这些长词难句。
⑶.多音字:背着伯父
①再看一个多音字,没有标注拼音,谁会读?能不能读第一声背着伯父?那就是把伯父驮在肩上了,现在是不让伯父知道,偷偷地瞒着,你看,放在句子里,你来读读。
②出示: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③像这样的多音字,我们就要联系课文,根据意思来确定读音。一起,读。
3.理清层次:
⑴段落划分:1~10,11~14,15~17。我们看全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⑵结合课堂作业本课内阅读题,先用简洁的语言把故事说清楚,再填写在表格中。
第一个小故事:抓主要人物,说清内容。
①引出人物:好,谁来试一试?(预设: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们各有各的回答,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不错,长长的课文你就读短了,你们听出来了吗?她说到了周恩来、魏校长,还有同学们。
②舍次要人物:不过,一句话解说,要更简洁一点。想一想,哪个人物可以不必说。那你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试一试。(魏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的更简洁了。
③引主要人物:那我很想问问,为什么周恩来的回答要重点说,而同学们可以忽略不说?(因为周恩来的回答比其他同学们的回答更有意义)没错呢,写了这么多人物,其实作者最想写的是谁呀?(周恩来)对了,周恩来是这个故事里的——主要人物[板贴]是啊,所以他说的这句话也很重要,还是课题呢!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小结:你们看,抓住主要人物做了什么,我们就把长长的故事读成了一句话,我觉得要把掌声送给大家。这一部分就是写周恩来立下志向。
第二个小故事:听……中华不振
①文中理解“中华不振”:
(1)引出:你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难懂的,带文言色彩的语句啊?(中华不振)中华不振,十二岁的周恩来不能完全明白,我们也觉得有点难懂。那,我们就再回到这些段落里,去看一看。
(2)点拨:看看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不振。
是啊,我们的领土被外国人——占据了,我们不能随便去——玩,哪怕有事也要——绕着走,甚至还没有地方——说理。这儿就叫——中华不振。读懂了课文,现在试着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说清楚。谁来试试?(周恩来不知道为什么奉天会被外国人占据,然后伯父就告诉他是因为中华不振。)不错,抓住主要人物做什么,说得挺清楚的,谁也来这么说说?
同学们,同样的意思,还有不一样的表达。这儿,就是写周恩来先是……(他先是听到了中华不振)他听伯父说,然后他(感到没有完全明白)很好。(周恩来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但是周恩来却不能完全明白。太棒了(揭示图),你看,一句话,就把它说清楚了。
第三个小故事:看……中华不振
好,同学们,我们再看下一个故事。这一个故事啊,也要用一句话把它说清楚。有点难,人物有点多。
①说清情节,精炼概括:除了周恩来,还有哪个人物也挺重要?嗯,就是巡警局门前发生事故的中国女人。那我们先来说说这个中国女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谁来说一说?是啊,这就是中国女人身上的遭遇。刚才,我们把伯父身上的那段话读成了一个词,中华不振。现在,试着把这个中国女人的遭遇也读成一个词,就是这个中国女人受到了——(欺负)程度还不够,还可以说欺辱,欺凌。
②理解感受:同学们,一个中国女人,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被欺凌,但她有苦无处说,有冤无处伸,有眼泪只能往肚子里咽。如果你看到了这一幕,你的心里作何感想?我感受到你的愤怒了。你说——围观的人想不想帮?你想不想帮?敢不敢帮?帮不帮的了?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中华不振)是啊,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的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第一件事 新学年,修身课上,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
第二件事 十二岁那年,在奉天,周恩来听伯父说
“中华不振”。
第三件事 一个星期天,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
看见“中华不振”。
4.发现联系:关注小气泡的内容
⑴回顾问题,尝试连说
同学们看,整篇课文共写了三个小故事。再回到我们最初的疑问,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现在,你能不能清晰完整的说说原因?(因为他先是听到伯父跟他讲中华不振的,然后亲眼看到一个中国女人被欺负,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四个字的真正含义。所以,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太棒了,把掌声送给你。
你看,这么长长的一篇课文,理清关系后他只用了两三句话,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都说清楚了。很不简单!谁再来试试?
2.明确顺序,明白用意
(1)过渡:说得好清楚啊,所听、所看是原因,立志是结果。
(2)回归书本顺序再说:但是,语文书上是先写了周恩来立志,对吧?能不能按照课文的顺序说说这个故事呢?[讨论后回答](之所以周恩来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是因为他先听到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但是他看到了中国女人被外国人和中国人一起欺辱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所以他才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发现了吗?她用上了一个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
(3)小故事——大故事:你看,理清关系呀,我们就把三个小故事连起来变成了一个大故事。对了,这就是周恩来的这个大故事。课文就是写了周恩来的所听、所看、所想,以及他在修身课上的(给我一个字)所说。
(4)因果顺序的用意:“说”是这个大故事的结果,那课文为什么把这个结果放在一开始写呢?其实,这样更能让读者产生疑问和兴趣呢!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倒叙。
三、精读课文
1.修身课上的这一幕是周恩来的重要一课,也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重要一课。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第一幕故事。
2.当魏校长提出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是什么?找一找,划一划。
⑴其他同学
①为家父而读书。猜猜何为家父呀?家父就是自己的父亲。
②为明理而读书。 那你猜猜,什么是明理?你说,就是明白读书的道理,太好了,拆字组词理解。
③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对呀,什么叫“光耀门楣”?你也猜。诶~有这个意思,你看那时候的大门(出示门楣),这儿是门楣,在那个时代,只有通过读书做了官,你们家的大门上才配得上门楣。所以,门楣是地位官位的象征,换个现在的词也叫“光宗耀祖”。
发现小结:同学们的读书目的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⑵周恩来的反应:默默的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周恩来在认真思考,与其他同学形成了对比。此时此刻,他想起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想起了自己亲眼看见的“中华不振”。
⑶周恩来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多么与众不同的回答啊!魏校长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此生,指的是哪个学生?(周恩来)当效此生,就是要向周恩来——学习。效:就是学习、效仿。
3配乐,感悟朗读。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这颗种子在他的人生路上长成了参天大树,这颗理想的种子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奋斗。让我们再读这段话,牢记这一幕(音乐想起),师生共读。
四、学写生字
“效”捺变点,反文旁,撇穿插。同学们,拿出课堂作业本,让我们认认真真写下这个字。注意姿势,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五、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通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又学习了第一幕故事。下节课,我们跟随周恩来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后面两个故事,感受“中华不振”。
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中华不振”,理解周恩来立志原因,也推荐同学们读一读《周恩来的故事》这本书,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读书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