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童年》导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童年》导读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31 12:5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童年》导读(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快乐读书吧”的主题: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2、引导学生阅读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经典小说,感知人物的喜怒哀乐,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读懂小说,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掌握读懂小说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
二、揭示学习内容,了解作者。
1、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阅读一本书,书名叫一《童年》。
2、读名言。(课件2)在读这本书之前,老师想先出示几句名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齐读)
3、这四句名言都是一个人说的,你们知道是谁吗 (高尔基)
4、对,高尔基。说到高尔基,请同学们谈谈对他有了解。(指名回答)
5、出示简介。(课件3)看来,大家对高尔基并不陌生,这是老师搜集到的关于高尔基的介绍,请一个声音宏亮的同学读给大家听。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伟大、了不起)
三、猜猜高尔基的童年。
1、高尔基作为世界级的、著名的、伟大的作家,他的一生取得了很多瞩目的成就,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大家大胆猜一猜:他的童年是怎样经历的 (没有读过的同学回答)
2、如此伟大的作家,他的童年也许是幸福快乐的,也许是充满苦难的,那究竟高尔基的童年是苦还是甜,大家来慢慢读一读。
3、(课件4)齐读童年经历。
4、这就是高尔基亲身经历的、真实的童年经历。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5、小结。大家的感受都很真实。高尔基有这么悲惨的童年经历,他的成名比普通人要艰辛得多!在极度黑暗中,积极地、正能量地生活,最终还成为了世界级的大作家,此时此刻,你的心中是否充满了疑问和好奇呢?
四、走进巜童年》。
1、(课件5)有一句说得好,人的性格的形成就是他成长的印迹。德国诗人歌德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课件齐读)。
2、看一看,高尔基在童年的暴风雨中形成了怎样的性格,获得怎样的成长?
3、了解创作背景。(课件6《童年》的诞生)自读,《童年》是怎么诞生的 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自身创作愿望的驱使加上列宁的鼓励,于是,《童年》就诞生了。(汇报)
4、了解“自传体”。文中的阿廖沙就是高尔基本人,这本小说属于什么题材?什么是自传体 (生先答再出示课件老师读)
五、读懂小说。
这么厚的一本书,该去怎么读懂呢?
请大家阅读下面的片段。片段一:外祖父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来?高尔基最亲爱的外祖母又有什么特点?从哪知道?
1、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感知人物特点。板:品细节。外祖母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引领高尔基积极地、正能量地生长。她还有更多的人格魅力,是否很想去感知呢?
(课件7外祖父打阿廖沙、外祖母救火)
2、环境描写(描写染坊起火片断)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感受到什么?男女赛读。描写火势大还有许多文字,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笔墨描写火势大 (烘突人物品质。抓住环境描写,更能突出外祖母勇敢、沉着冷静的高大形象)。板:抓环境
3、关注故事情节。读,你知道什么 (舅舅们及他们的孩子自私自利、高尔基的母亲很可怜)。这些生动的故事情节,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物,读小说时一定要熟知故事情节。板:悉情节
4、关注时代背景。做到以上几点,还不够,想要对小说有更深度的了解还应该知晓时代背景。读。
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一类人。一类如阿廖沙一样有着悲惨童年的人,一类像舅舅一样自私自利、不劳而获的人,一类像外祖母一样勤劳善良、勇敢无畏的人等。每一个人物都是社会的缩影。知晓时代背景,对小说就有更深度的了解。板:知背景
5、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高尔基的童年虽历经磨难,但也经历过一些趣事。读。(童年趣事:课件10染布)读着书中的趣事,想想自己做过的趣事?分享分享吧。由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草原》、《丁香结》、《花之歌》都在教给我们这种方法,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六、总结。
1、我们知道,在小说中,阿廖沙很不幸,他在书中这样回忆他的童年(课件:我们的生活之所以…)
2、很明显,阿廖沙就是在这样的黑暗中汲取到了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七、读罗曼罗兰评价《童年》和语文教授温儒敏的建议。
八、总结学法并激励。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童年》这本书,制定计划,巧用阅读妙法,去感知人物的喜怒哀乐,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
九、作业
1、制定好阅读计划。
2、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去感知人物内心及品格。
板书设计:
童年
读懂:品细节
抓环境
悉情节
知背景
联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