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节基础练习卷-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节基础练习卷-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31 05: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章节基础练习卷
一、单选题
1.设,,则等于( )
A. B. C. D.
2.已知向量.若点A,B,C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m应满足的条件为( )
A. B. C. D.
3.在△ABC中,A=45°,B=60°,a=10,则b=(  )
A.5 B.10 C. D.5
4.若四边形是矩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与共线 B.与相等
C.与是相反向量 D.与模相等
5.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则角的大小是( )
A. B. C. D.
6.设向量,的模分别为2和3,且夹角为120°,则等于( )
A. B.13 C.7 D.
7.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宫殿房檐设计恰好使北房在冬至前后阳光满屋,夏至前后屋檐遮阴.已知北京地区夏至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冬至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图1是顶部近似为正四棱锥、底部近似为正四棱柱的宫殿,图2是其示意图,则其出檐的长度(单位:米)约为( )
A.3 B.4 C. D.
8.如图是由等边△和等边△构成的六角星,图中的,,,,,均为三等分点,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均为.若,则( )
A. B. C. D.
二、多选题
9.在△ABC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b=10,A=45°,C=70° B.b=45,c=48,B=60°
C.a=14,b=16,A=45° D.a=7,b=5,A=80°
10.已知向量,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向量,,若,且,则( )
A. B. C. D.
12.(多选题)设,,是任意的非零平面向量,且相互不共线,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
B.
C.不与垂直
D.
三、填空题
13.___________.
14.向量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
15.在中,角A,,的对边分别为,,,且,则的形状为____________三角形.
16.在菱形ABCD中,,已知点M在线段EF上,且,则___,若点N为线段BD上一个动点,则的最小值为___.
四、解答题
17.已知.
(1)当为何值时,与共线?
(2)当为何值时,与垂直?
(3)当为何值时,与的夹角为锐角?
18.如图,已知,,,,,试用,,,,表示以下向量:
(1);
(2);
(3);
(4);
(5).
19.已知,.
(1)确定实数的值,使与垂直;
(2)求与同向的单位向量
20.△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sinA+cosA=0,a=2,b=2.求c.
21.某海域的东西方向上分别有,两个观测点(如图),它们相距海里.现有一艘轮船在点发出求救信号,经探测得知点位于点北偏东,B点北偏西,这时位于点南偏西且与相距海里的点有一救援船,其航行速度为海里/小时.
(1)求点到点的距离;
(2)若命令处的救援船立即前往点营救,求该救援船到达点需要的时间.
22.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若. D为BC的中点,,记
(1)若,求AB的值;
(2)求a+2c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8BBDBC DCB
9.BC 10.BC 11.ACD 12.BD
13.
14.6
15.直角
16. 7 -##
17.解:(1).
与平行,,解得.
(2)与垂直,
,即,
(3)由题意可得且不共线,解得且.
18.(1)
.
(2)
.
(3)
.
(4)
.
(5)
.
19.(1)由与垂直,则
所以
由,,所以
所以
(2),所以
所以与同向的单位向量为
20.解:由已知可得tanA=-,又,所以A=.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28=4+c2-4ccos,即c2+2c-24=0,解得c=4(负值舍去).
21.(1)海里;(2)小时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在中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解;
(2)求出,在中由余弦定理求出,再根据速度即可得所需要的的时间.
【详解】(1)由题意知:,,,
所以,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即,
所以海里,
(2)在中,,,,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海里,
所以需要的时间为小时,
所以点到点的距离海里,救援船到达点需要的时间为小时.
22.(1),即,
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
又,则,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
(2)在中,由可得,
由正弦定理可得,
则,

由,可知,则,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