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主动运输(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主动运输(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01 22:5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 是不是所有物质的运输都是这样呢?
我们平常吃的盐是加碘盐,目的是补充人体内的碘,我们为什么要补充碘呢?
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通过检测,人们发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液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仍能从血液中吸取碘离子来合成甲状腺激素
讨论
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不是
2. 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需要
3. 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例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普遍性
无论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还是微生物细胞,都有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例如,小肠液中氨基酸、葡萄糖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浓度,但它们仍然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
这些物质为什么能逆浓度梯度运输呢?
一、主动运输
我们把这种逆浓度梯度运输的方式称为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进入细胞时,首先离子和分子等物质与膜上载体蛋白的特定部位结合,从结构上看,物质结构与载体蛋白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
结构互补
这说明载体蛋白有什么样的特性?
具有特异性
当物质与膜上蛋白结合后,物质如何从膜外侧运输到膜内侧?
在能量推动下,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就将它所结合的离子或分子从细胞膜一侧运输到另一侧,并释放出来,载体蛋白随后又恢复原状
图中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其水解会释放能量
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由主动运输过程可以看出,主动运输有什么特点?
①逆浓度梯度运输
②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③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主动运输有选择的吸收或排出物质,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什么样的功能特点?
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由什么决定?
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
囊性纤维化发生的一种主要原因是,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粘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
分子或离子可以通过被动运输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那么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物质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
二、胞吞与胞吐
胞吞
胞吐
1、胞吞
接触
包围
凹陷
分离
需要能量
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2.胞吐
包围
移动
融合
排出
需要能量
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在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也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胞吞、胞吐的特点
(1)主要运输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多糖
(2)需要消耗能量
(3)不需要载体蛋白,但需要特定的膜蛋白参与
(4)依赖膜的流动性
思考·讨论
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结构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是胞吞、胞吐的基础
一种转运蛋白往往只适合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对许多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像蛋白质这样的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或胞吐进出细胞,其过程也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更离不开膜上磷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
拓展
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
影响 因素
不需要
需要
不消耗
不消耗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 低浓度
O2、CO2、H2O、甘油、乙醇、苯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需要
消耗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 高浓度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差
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差;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能量(温度、O2)
胞吞胞吐的比较
胞吞 胞吐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
影响 因素
不需要
不需要
消耗
消耗
细胞外 细胞内
变形虫摄食;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分泌蛋白的分泌;变形虫排除食物残渣和废物
细胞内 细胞外
温度
温度
课后总结
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是否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2.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与胞吐
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