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样的鞋》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
【教学主题】用各种材料制作造型新颖的“鞋子”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为,注重功能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课文既介绍了古人的鞋,也展示了今人的鞋,也有学生制作的鞋。目的是让学生简略了解鞋的历史、鞋的发展变化,并向大师们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处于小学的中低年级,学生已不再满足单纯的大胆想象,探索创新,动手实践的欲望反而强烈,但学习活动也还没有脱离低年级趣味性,游戏性强的特点,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生活经验已有相当的积累。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简略了解鞋的历史,渗透传承文化的意识,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动手完成自己的创造,同时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的文化,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以便创作。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鞋的结构,学会运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设计制作立体造型的“鞋子”作品。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3、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各种材料制作造型新颖的“鞋子”。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鞋子的文化,认识鞋子的审美装饰功能及其使用功能。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制作材料、实物范作。
2、学具准备:水彩笔、剪刀、双面胶、卡纸、超轻黏土及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废弃材料。
【评价任务】
1、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了解鞋的创意与制作过程,并尝试采用多种材料制作鞋。
2、在学习和理解有关鞋的文化、种类、制作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导入课题
1.谜语激趣:“稀奇古怪两条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入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家园”。(谜底:鞋)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鞋子,你们想看吗
2.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鞋,简介以上鞋子的制作工艺、民族特色、造型特点等。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你喜欢哪种鞋?理由是什么?
3.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这么多漂亮的鞋,想不想自己来制造一双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各式各样的鞋”。板书课题:各式各样的鞋。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谜语直接导入,迅速打开学生思维,开门见山。】
三、知识发展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鞋,说一说鞋子的特点。
2.出示老师制作的鞋,提出问题:鞋子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成的?指明学生回答。
3.师:鞋子大体可以分为哪些部分呢?如果要鞋子合脚,有什么好办法?(板书:鞋底鞋面)
4.师:鞋面和鞋底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5.这两只鞋的鞋面和鞋底采用了什么方法装饰?
6.欣赏课本范作,进一步了解制作鞋子的方法和所用的材料。分析搜集到的材料,小组讨论:这些材料可以怎么运用?用在制作鞋底还是鞋面上?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用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美来源于生活。】
四、动手实践
1.鞋子的制作过程:以制作小拖鞋为例,师在投影仪上简要示范制作步骤:
(1)制作鞋底:选稍厚的卡纸,用脚印上,画出鞋底,然后用剪刀剪出鞋底的外形。
(2)制作鞋面:剪一条长条形卡纸当鞋面,用双面胶把鞋面、鞋底粘贴)连接起来。(注意长条纸的长度,可在脚上试出合适的长度,要留出粘贴的长度)
(3)装饰鞋面和鞋底:采用剪贴图形、粘贴小饰物、运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自己喜欢的图形或花纹等方法装饰。
2.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打算怎样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鞋。
3.动手实践,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一只造型独特、各式各样的鞋。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鞋子的基本设计方法,以及多种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通过学生分析与老师总结相结合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鞋子的特点,感受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从而把视觉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五、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1.请做好的同学给自己鞋底写上自己的名字,并给自己做的鞋子起个名字,把鞋子放到黑板上面,师生观摩评价。
2.师生评价作品,选出最有特色、最各式各样的鞋子。
3.老师总结:“各式各样的鞋”制作方法各种各样、材料也各种各样,只要多动脑,就会想出很多好方法,就会创造出各式各样有特色的鞋。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自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评价,不仅简单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深化了鞋子在学生心中的美感。】
六、课后扩展
用橡皮泥制作造型独特的鞋或者尝试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几只各式各样的鞋。
【设计意图:尝试用多种方法设计鞋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制作兴趣,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
我认为教学不仅仅是美术知识与语言文字两层面的简单联系,而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综合能力的多重培养形式。因此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满足了学生探索和希望尝试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了畅想的空间,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氛围影响下,充分激活了创作的灵感,擦亮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大多所制作的作品千姿百态,匪夷所思,运用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鞋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废旧为神奇的力量。
本节课最令人感动之处便是在学生的创作中,整个教室里呈现出一种高昂的创作激情,大家兴致很高,看着大家一会蹙眉沉思,一会开心微笑的样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他们讲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我也非常注意倾听,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每一个发现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学生有与众不同的作品,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宣传。整个活动都处在一种积极的尝试氛围中。但在这个环节中,发现还有为数不少的作品大多都是参考同伴的内容及做法,可见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一块领域还需努力开垦,在平时的活动中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展其求异性。
一堂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能够长期的潜移默化,美育才能得以真正的生根发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感到所做的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效率。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儿童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创新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