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纹理》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 第9课《天然的纹理》
【教学主题】用拓印形式表现加上联想,表现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造型。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天然的纹理》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天然的纹理,并能用拓印方法来表现。使学生从中体会自然界的神奇和美。由于物体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光滑、软硬等各种感觉。人们对纹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感受纹理、会用拓印的方法表现纹理并添画完成一幅作品,从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入手,让学生感受,并尝试表现,联想。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纹理美的感受。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现生活中美丽的纹理以及不同的纹理带给人的感觉,并且能够尝试着应用不同造型的树叶拼凑自己喜欢画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学会用不同方法表现纹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纹理的制作方法,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欣赏,了解宇宙星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纹理,并说出不同纹理给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的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美丽纹样,表达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巧妙的利用纹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创作作品,使之达到和谐和完善。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学生)具有各种不同纹理的材料、水粉颜料和各种工具材料
2、学具准备:不同的制作工具、范作、课件
【评价任务】
学生巧妙的利用纹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创作作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初步感受不同纹理的形状)
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些神奇的白纸,里面藏着一些特别珍贵的宝贝呢?究竟是什么呢?谁想第一个知道?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猜一猜。(白纸内藏有各种类型纹理图案),你知道是什么吗?猜不出来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我们来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呢?,居然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贝壳,?(因为贝壳表面有纹理。)
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材料,摸一摸,然后告诉我们,你手中的材料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你能找一找它的纹理。小结:不同的材料,因为纹理不同,摸在手上的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二、深入研究,探索新知
1、寻找自然中的纹理
我们生活着的大自然是多么美丽,你还见过其他有明显纹理的物体吗?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找一找美丽的纹理。(深入感受不同纹理的点、线、面的不同美感特征)斑驳的树皮、美丽的蝴蝶、这些由一个个的点形成的美丽纹理。清晰的叶脉、爬行的蜗牛这些是由线条组成的纹理。
2、大师作品欣赏。
这是用不同的纹理表现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张:你觉得这幅作品美吗?美在哪里?谁能说一说。表现的是开满红花的小树林,先从构图上讲,构图很饱满,如果缩成一团,你觉得好看吗?就显得很小气。再来看细节,树干有的粗有的细,有的在前有的在后,错落有致,交织在一起。给人树木很茂盛的感觉。同时,画面布局的时候,有的疏有的密,节奏感很强,点线面相结合。所以同学们在作画的时候,也特别要注意你的构图、你的画面节奏。如果这里的树像我们排队一样,整整齐齐,会好看吗?画面就显的不生动。再看色彩,深色的纸上,就用了黄色、红色、绿色这些色彩来表现,很鲜艳,很醒目。如果换成是一张白色的纸,淡黄色吹树干,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会看不清楚的,那就要换成深一点的颜色了。同学在作画的时候也要注意,用的颜色要与底色区分开来,而且要搭配和谐、漂亮。
第二张:用了什么方法?(拓印法)是的,用不同形状的绿色纹理,表现了一片大海。你觉得这张作品,美在哪里?(构图饱满、色彩和谐)还有呢?我觉得这幅作品,用的材料非常简单,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的吗?这片大海中只有一种种颜色,画面上方用纹理表现湖面的波浪,并且在画面右下角绘制一一叶泛舟,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这是我们同学要好好学习的地方。
三、学生创作,表达感受。
根据你带来的工具材料,能用纹理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吗?先来看看作业要求。(给你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注意你的构图、色彩搭配)
同学们手上有2张纸,一张是白色,另一张是彩色的。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张创作。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先思考:你打算如何创作作品。
教师做简要示范。 学生绘画,课件播放图片。同时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评价表述
学生作品分析:把目光集中到我这里,同学们都创造了美丽的纹理作品。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己介绍),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吗?怎么改作品会更好。老师建议(构图上来看,比较合理的。颜色搭配上来讲、效果、意境。)
五、思维拓展
纹理具有特殊的美感,在生活中运用也非常广泛。你觉得这种纹理运用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
同学们都很好的表达了自己对纹理的理解,生活中的美丽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我希望今天的课只是一个开始,是一个你发现美创造美的开始。下课。
【教学反思】
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按教师的要求收集了很多有天然斑纹的物体或图片资料。是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直观。学生用心、用手、用眼请去感知这些平时不太被关注的细节之美,种种发现,让他们不时地发出惊叹,这时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提升的一个好的契机,但我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只是草草的作出总结。如果引导学生进一步的用美术的眼光去分析理解这些斑纹,体会它们纹理的杂乱无序和细腻整齐,触感的光滑柔软和粗糙坚实。便可轻松得解决本课重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