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色彩的渐变(教案)人教版 美术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 色彩的渐变(教案)人教版 美术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31 10:3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色彩的渐变》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 第6课《色彩的渐变》
【教学主题】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人物。
【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引导学生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学生造型、设色等方面综合能力较低,但这已不成为教学重要的点,而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运用美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积极参加活动都还需进一步地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渐变创作图案画。
过程与方法: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明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渐变的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水彩笔、纸张等工具。教学课件、制作材料、实物范作。
【评价任务】
1、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学习色彩渐变的知识。
2、引导学生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上课同学们都准备了什么工具?同学们喜欢用颜料作画吗?
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看大家是否忘记了色彩的调制方法。
请从颜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种颜色(除黑白灰),挤一些在调色盘里,然后把白色颜料拿在手里,多次与这种颜色调,每次加一点白色,用毛笔调匀,再依次练习,仔细看色彩用什么变化。(同桌两人一起调色练习,仔细观察色彩的变化)与平时调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全部交流)
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渐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渐变。(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
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青、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2.色彩的明暗基调是指一个色彩结构的明暗及其明度对比关系的特征。整体的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是明度对比强烈的,还是对比柔和的,这种明暗关系的特征,将成为这个设计的色彩效果的基础。
3按照孟谢尔色寺的明度色阶表,将色彩的明度划成十个等级,即存在10种。明暗基调。即:低长调、低中凋、低短调、中长调、中间中调、中短调、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全长调。
在高调中(亮色调):为了避免色弱感,可以在色彩排列上加强色相的对比节奏,这样可以增强高调色的色彩力度。
低调色(暗色调):有一种重量感和物质感,在处现低色调时,加强冷暖对比可以增强低色调的生动感。
三.探究体验
(一)如果用色彩的度渐变来创作一幅画,会是什么效果?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做为表现手法的作品。
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3.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欣赏了这些优秀的渐变画,你知道加入什么色彩调配才能调出渐变的效果?
师总结:只要逐渐加入黑或白,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形成渐变,成为有序排列的渐变图案。
(二)老师示范:
1.教师用蓝色加白色、红色加黑色两种渐变作比较,结合学生调色小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示范,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跟老师一同练习、示范。
2. 学生练习:
要求:① 独立创作一幅色彩明度渐变的图案画。
② 用水粉颜料色完成作业。
四. 展示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师评,生评。
五. 拓展延伸
寻找色彩的明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
六.收拾整理
【教学反思】
四年级有三节课是关于美术色彩知识教授的课程,其中有纯度概念、对比色概念,色相环的认识,和渐变的技法。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怎样能做到教师讲得少而学生能理解,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能快而好的完成作业呢?
我首先将上学期学习的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因为美术课中的色彩知识不多,新旧知识之间不连贯,这样设计也是让学生回忆早已学过的知识,由已知引出未知。
在学生的作业中,学生练习的笔法比较急躁,作业粗糙不细腻。挖到深度去看,可以发现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在理论上掌握的还是不够。这个主要原因应该是我在课堂上讲的大多数是专业的理论知识,示范时讲解的不到位,让学生没好好理解色彩调和掌握的技巧。后来我想到,可以在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子里倒了一些红色的颜料水,逐渐加入清水,红色就会渐渐变淡,产生渐变。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可以一目了然,感受到了明度降低的过程及效果,并产生极欲动手也来试一试的热情。学生在进行色彩明度渐变的调色练习时,为了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趣味性的图案,例如:鱼、鸟、蝴蝶等简单容易涂色的线条画,让学生做调色练习。富有童趣、富有新意的调色练习给学生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学生感受到了色彩渐变形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