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高考倒计时—感受高考的气息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孟德尔遗传定律
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有何优点?
提示:①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便于形成纯种,能确保杂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而且花冠的形状便于进行人工去雄和人工授粉;②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③豌豆具有多个稳定、可区分的性状;④豌豆的生长期较短,产生的种子数量多。
2.验证分离定律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可形成两种分别含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配子,且比例为1∶1。
3.什么是不完全显性?与完全显性有何主要区别?
提示: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称为不完全显性。与完全显性的区别,就是F1杂合子的表型是否与显性纯合亲本一致。
4.分离定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提示: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相互独立、互不融合,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另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另一个。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即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是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
6.什么是有性生殖?
提示:通过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并完成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子代,这一过程称为有性生殖。
7.什么是同源染色体?
提示: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其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8.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②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
9.为什么说有性生殖的后代在遗传上具有多样性?
提示: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同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之可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②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形成众多遗传类型的生物体。
10.精子的形成过程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何异同?
提示:①相同点:都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只有体细胞的一半。②不同点: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均为均等分裂,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均为不均等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最终要经过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变形;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1个卵细胞。
高考倒计时—感受高考的气息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1903年,萨顿提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其依据是什么?
提示: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2.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提示:①个体小;②繁殖快;③生育力强;④容易饲养;⑤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3.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染色体)基础是什么?
提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4.什么是染色体组型?有何用途?
提示: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称为该生物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具有种的特异性,因此可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也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
5.常见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哪些?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呢?
提示: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类的甲、乙型血友病,人类的红绿色盲等;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6.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通常多于男性患者?
提示: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上只要有一条带有致病基因就会患病,而男性仅有一条X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要低于女性。
7.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X、Y同源区段时,种群基因型的种类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3、5、7。
8.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时,两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雌性表型相同,雄性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则双亲的基因型是什么?
提示:XAXa×XAY。
9.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时,两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雌性表型与父本相同,雄性表型与母本相同。则双亲的基因型是什么?
提示:XaXa×XAY。
10.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两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雌性表型与母本相同,雄性表型与父本相同。则双亲的基因型如何?(相关基因用A/a表示)
提示:XaXa×XaYA。
高考倒计时—感受高考的气息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基因本质&基因表达&可遗传变异
1.从变异类型上来看,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实验结论是什么?
提示:原理是基因重组。实验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
2.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提示:由于大部分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而没有DNA只有RNA的生物(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细胞内DNA复制时,所需要的模板是什么?所需要的酶主要是什么?
提示:DNA分子的两条链;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4.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是否都会发生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提示:都会发生。
5.RNA分为mRNA、tRNA和rRNA等种类,上述3种RNA是通过什么生理过程产生的?在翻译过程中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均是以DNA上的基因区段为模板转录产生的。mRNA是行使传达DNA上遗传信息功能的,是翻译的模板;tRNA的功能是把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使之按照mRNA的信息指令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rRNA是核糖体的重要成分,是核糖体行使其功能所必需的。
6.复制原点、启动子和起始密码子有何不同?
提示: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上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是D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DNA复制的起始位点;启动子通常是位于基因编码区上游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位点,是转录的起始信号;起始密码子是mRNA上特定的三个相邻碱基,是翻译的起始信号,一般是AUG。但对于原核生物来说,少数蛋白质以GUG作为起始密码子。
7.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哪两种主要方式?
提示: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②由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还可以决定生物体特定的组织或器官的结构,进而影响其功能。
8.基因突变有哪些主要特点?
提示:①普遍性;②多方向性;③稀有性;④可逆性;⑤多数有害性。
9.什么是单倍体?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吗?
提示:单倍体是指由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来,其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绝大多数动物和半数以上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它们的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但四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六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10.能够打破平衡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①突变;②基因迁移;③遗传漂变;④非随机交配;⑤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