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古诗二首 小池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古诗二首 小池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31 14: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宋]杨万里

叁 诗词学习
贰 学习任务
壹 作者背景

肆 学习意义
壹 作者背景
杨万里 - 南宋文学家、理学家,主战派人物
壹 作者背景
基本信息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求职经历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朝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 谥号文节。
相关作品
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贰 学习任务
先让同学们自己默读一遍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圈画出来。
朗读课文
带领同学们将不认识的字词读熟,让同学在本子上写三遍。
读一读,记一记
将课文读熟,回家后在作业本上抄写两遍再将其背诵下来。
背诵课文
贰 学习任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叁 诗词学习
字词读音
泉(quán) 流(liú) 爱(ài)
柔(róu) 荷(hé) 露(lù)
角(jiǎo)
《小池》介绍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作品鉴赏
杨万里到常州任职,这里淳朴的民风、农家的炊烟、小河的流水、美丽的田野都使他感到新鲜,一有空便攀登古城、漫步郊野、河中泛舟,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一天他来到池塘边,只见一汪清泉分出细细的水流汇入池塘,杨柳拂水、影映碧波,小荷刚刚钻出水面,几只蜻蜓或站或飞,虽没有粉红色荷花的点缀,倒也清新可爱。杨万里诗兴高涨,即成小诗一首。后来杨万里感叹:以往写诗一味模仿,思路不畅没有灵气,如今顺其自然,到也意尽诗来。
创作背景
《小池》介绍
叁 诗词学习
小池
[宋]杨 万 里
泉 眼① 无 声 惜 细 流,
树 阴 照 水② 爱 晴 柔。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③,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④。
1、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2、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3、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xiǎo chí
sònɡ yánɡ wàn lǐ
quán yǎn wú shēnɡ xī xì liú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ɡ róu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zǎo yǒu qīnɡ tínɡ lì shànɡ tóu
4、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叁 诗词学习
诗文翻译
01
02
03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
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
04
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肆 学习意义
学习意义
本诗的中心思想
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也就是说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