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下沙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下沙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31 14:30:24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下沙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B.60° C.150° D.120°
2.(2020高二上·湖州期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中,点 关于平面 对称的点Q的坐标是(  )
A. B. C. D.
3.(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若直线和直线平行,则的值为(  )
A.1 B. C.1或 D.
4.(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已知,则“”是“方程表示椭圆”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18高二上·巴彦月考)直线 分别与 轴, 轴交于 , 两点,点 在圆 上,则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2022高二下·红塔月考)已知 是双曲线 的左焦点,点 ,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  )
A.9 B.5 C.8 D.4
7.(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且法向量为的平面方程为,经过点且一个方向向量为的直线的方程为,阅读上面的材料并解决下面问题:现给出平面的方程为,经过的直线的方程为,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8.(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已知点是正方体底面内一动点,且满足,设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9.(2022高二上·广丰月考)(多选)已知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的斜率可以等于0
B.若直线与轴的夹角为30°,则或
C.直线恒过点
D.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或
10.(2021·新高考Ⅱ卷)已知直线 与圆 ,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点A在圆C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
B.若点A在圆C内,则直线l与圆C相离
C.若点A在圆C外,则直线l与圆C相离
D.若点A在直线l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
11.(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短轴长为4,A,B是椭圆上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的周长的最大值为12.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C,D两点,且C,D关于点M对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椭圆的方程为
B.椭圆的焦距为
C.椭圆上存在4个点Q,使得
D.直线CD的方程为
12.(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我们通常称离心率为的椭圆为“黄金椭圆”.如图,已知椭圆,,,,为顶点,,为焦点,为椭圆上一点,满足下列条件能使椭圆为“黄金椭圆”的有(  )
A.2=2
B.
C.轴,且
D.四边形的内切圆过焦点,
三、填空题
13.(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台风中心从A地以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在A地正东处,则城市B处于危险区内的持续时间为   h.
14.(2022高三上·浙江月考)已知双曲线恰好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两个:①过点;②渐近线方程为;③离心率.则双曲线C方程为   .
15.(2022高二上·鞍山期中)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为鳖臑.已知在鳖臑中,平面ABC,.M为PC的中点,则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为   .
16.(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设P是椭圆上的任一点,EF为圆的任一条直径,则的最大值为   .
四、解答题
17.(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如图,正四面体(四个面都是正三角形)OABC的棱长为1,M是棱BC的中点,点N满足,点P满足.
(1)用向量表示;
(2)求.
18.(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动点与定点的距离等于点P到直线的距离,设动点P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经过定点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且点M是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19.(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在下列所给的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加以解答.
①与直线垂直;②过点;③与直线平行.
问题:已知直线l过点,且____.
(1)求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
(2)已知,O为坐标原点,在直线l上求点N坐标,使得最大.
20.(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如图,在斜三棱柱中,在,在底面的射影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21.(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满足(且).
(1)求曲线C的方程,并指出此曲线的形状;
(2)对的两个不同取值,记对应的曲线为.
(i)若曲线关于某直线对称,求的积;
(ii)若,判断两曲线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2.(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如图,椭圆经过点,且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经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两点、(均异于点),证明:直线与的斜率之和为定值,并求出此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直线的倾斜角
【解析】【解答】由题意直线的斜率为,而倾斜角大于等于且小于,
故倾斜角为.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直线方程得斜率,从而可得倾斜角.
2.【答案】D
【知识点】图形的对称性
【解析】【解答】点 关于平面 对称点,横坐标,竖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则对称点
故答案为:D
【分析】由点 关于平面 对称点的横,纵,竖坐标的关系求解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直线和直线平行,

解得或,
经检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直线平行可得,解方程,排除重合,可得m的值.
4.【答案】B
【知识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椭圆的定义
【解析】【解答】方程表示椭圆,则,
所以“”是“方程表示椭圆”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B
【分析】求得方程表示椭圆的条件,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答案.
5.【答案】A
【知识点】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 直线 分别与 轴, 轴交于 , 两点
,则
点P在圆 上
圆心为(2,0),则圆心到直线距离
故点P到直线 的距离 的范围为

故答案为:A.
【分析】求出A和B的坐标,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面积的取值范围.
6.【答案】A
【知识点】双曲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设右焦点为F',则F'(4,0), 依题意,有PF|=|PF'|+4,
|PF|+|PA|=|PF'|+|PA|+4≥|AF'|+4=5+4=9(当P在线段AF'上时,取等号)
故|PF|+|PA|的最小值为9.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定义转化为|PF|+|PA|=|PF'|+|PA|+4可求解.
7.【答案】B
【知识点】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解答】因为平面的方程为,故其法向量为,
因为直线的方程为,故其方向向量为,
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给定的条件可得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利用公式可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8.【答案】A
【知识点】轨迹方程;空间向量的夹角与距离求解公式
【解析】【解答】解: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
设,则,因为,
所以,
即,
所以点的轨迹为以点为球心,为半径的球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
即为如图的,,,
要使得与底面所成的角最大,
则与底面的交点到点的距离最短,
从而点在上,且在上,
则,
从而,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A.
【分析】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设,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要使得与底面所成的角最大,从而点在上,且在上,再由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可得,从而可求出 的最大值 .
9.【答案】B,D
【知识点】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恒过定点的直线
【解析】【解答】当时,直线,斜率不存在,
当时,直线的斜率为,不可能等于0,A选项错误;
∵直线与轴的夹角角为30°,
∴直线的倾斜角为60°或120°,而直线的斜率为,
∴或,∴或,B选项正确;
直线的方程可化为,所以直线过定点,C选项错误;
当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不存在,
当时,令,得,令,得,
令,得,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 讨论m=0和时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情况,判断A、D;利用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判断B;将方程化为判断直线过定点,判断C.
10.【答案】A,B,D
【知识点】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圆心C(0,0)到直线l:ax+by-r2=0的距离
对于A,若点A在圆C上,则a2+b2=r2,则,则直线l与圆C相切,故A正确;
对于B,若点A在圆C内,则a2+b2对于C,若点A在圆C外,则a2+b2>r2,则,则直线l与圆C相交,故C错误;
对于D,若点A在直线l上,则a2+b2-r2=0,即a2+b2=r2,则,则直线l与圆C相切,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转化点与圆、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a2+b2,r2的大小关系,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得解.
11.【答案】A,C,D
【知识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对于A,由题意知,当过点时,等号成立,
所以,故当过右焦点时,的周长取最大值,所以,又,所以椭圆的方程为,A符合题意;
对于B,由A知,所以,即焦距为,B不符合题意;
对于C,由知,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
由知: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椭圆有个交点,即椭圆上存在个点,使得,C符合题意;
对于D,由题意知点为弦的中点,在椭圆内部,
设,,则,,
两式相减得:.
,,则,,
直线的方程为:,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 由椭圆的定义求出a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的值,进而可以求出椭圆的方程,即可判断A、B;再由知,故点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即可判断C;设出C、D的坐标并代入椭圆方程,利用点差法求出直线CD的方程,即可判断D.
12.【答案】B,D
【知识点】归纳推理
【解析】【解答】,由条件得到,即或(舍,解得:,A不符合题意;
,若,则由射影定理可得:,
即,所以,即,,
解得;B符合题意;
,若轴,如图可得,又,则斜率相等,所以,即,或,显然不符合,
所以,C不符合题意;
,因为四边形为菱形,若命题正确则内切圆的圆心为原点,由圆的对称性可知,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因为直线的方程为:,即,所以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由题意知:,又,整理得:,,,
解得,
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分析】 根据椭圆的性质求出离心率判断A;根据射影定理以及离心率公式判断B;根据,结合斜率公式以及离心率公式判断C;由圆的对称性可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进一步得出,结合离心率公式,判断D.
13.【答案】
【知识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设台风运动到处和处距离点,过作于,如图所示:
,,,

处于危险区的时间为小时.
故答案为:.
【分析】求出台风路径上距离点的两点间距离即可求出城市B处于危险区内的持续时间.
14.【答案】
【知识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若选②③,,得,又,化简得,
可得,不符题意,故答案为:②③错;
若选①③,,得,过点,得,又由,得到,无解,故答案为:①③错;
若选①②,,化简得,又由且过点,得,解得,
故此时,双曲线C方程为
故答案为:
【分析】分类讨论,若选②③,由离心率可得a, b的关系,求出渐近线的方程,可得,不符题意;若选①③,由离心率的值可得a, b的关系,将M点的坐标代入不成立;选①②时,由②可得a, b的关系,将M点的坐标代入,可得a, b的值,求出双曲线的方程.
15.【答案】
【知识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解析】【解答】因为平面ABC,平面ABC,所以,
依题意可知平面,
所以平面,
由于是的中点,所以到平面的距离是到平面的距离的一半,
即到平面的距离是.
,,
所以,
由于,所以,

设到平面的距离为,则,
即。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平面ABC结合线面垂直的定义证出线线垂直,所以,依题意可知再结合线线垂直证出线面垂直,所以平面,由于是的中点,所以到平面的距离是到平面的距离的一半,从而得出点到平面的距离,再利用结合勾股定理得出PC的长,进而得出AM的长,由于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和的值,设到平面的距离为,则,再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得出h的值,从而得出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
16.【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圆的圆心为,半径长为,
设点,则且,
,,
所以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即.
故答案为:.
【分析】设点,则且,计算得出,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求出 的最大值 .
17.【答案】(1)解:因为M是棱BC的中点,点N满足,点P满足.
所以

(2)解:因为四面体是正四面体,则,


所以.
【知识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向量加法和数乘运算,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即可表示出 ;
(2)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求出 ,从而求出 的值.
18.【答案】(1)解: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动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
且该抛物线以为焦点,所以所以,
所以曲线的方程为.
(2)解:若直线垂直于轴,则AB的中点在轴上,不满足题意,
若直线不垂直于轴,设,且,
因为在曲线上,所以,两式相减得,
,所以,
即,所以的方程为整理得.
【知识点】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轨迹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转化为抛物线方程求解,即可得曲线的方程;
(2) 设, 且,利用 在曲线上 ,得到 ,两式相减求出直线的斜率为2,得到直线的方程.
19.【答案】(1)解:选择①与直线垂直,
则直线的斜率,解得,又其过点,
则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
选择②过点,又直线过点
则直线的斜率,
则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
选择③与直线平行,
则直线的斜率,又其过点,
则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
综上所述,不论选择哪个条件,直线的方程均为:.
(2)解:根据(1)中所求,可得直线的方程为:,又,
设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则,且,解得,即;
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显然,但且仅当三点共线时取得等号;
又直线的斜率,故其方程为:,即,
联立,可得,
即点的坐标为时,使得最大.
【知识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解析】【分析】(1)选择不同的条件,根据直线垂直、平行时斜率之间的关系,可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直线的方程;
(2)求得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的坐标,数形结合,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即可求出点的坐标,使得最大.
20.【答案】(1)证明:取中点,
因为为的中点,是中点,
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为线段中点,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且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所以平面.
(2)解:由(1)可得,以为轴,建系如图,

因为,所以,则,
因为,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因为,
所以,令,则,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因为,
所以,令,则,
所以,
设平面与平面夹角为,
则,
所以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1) 取中点, 推出 , 得 平面 ,推出 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 平面 ,进而证得 平面;
(2)以为轴,建系,求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和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利用向量法可求出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21.【答案】(1)解: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平方整理得
又因为且,所配方整理得
因为且,所以此曲线表示圆.
(2)解:(i)曲线关于某直线对称,所以两圆的半径相等,
即,平方整理得
即,因为,且且,
所以.
(ii)两圆圆心间的距离
两圆的半径差

所以,所以两圆内含.
【知识点】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 由此能求出曲线C的方程,且曲线C 表示圆;
(2) (i)曲线关于某直线对称,所以两圆的半径相等,即,整理得;
(ii)根据两圆圆心距和半径差的大小关系即可确定位置关系.
22.【答案】(1)解:由题设知,,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解:由题意直线的方程为,
若,则直线的方程为,此时直线与椭圆相切,不合乎题意;
若,因为,则点在椭圆外,
联立可得,
则,可得,解得或,
设点、,由韦达定理可得,,
所以,
.
综上所述,直线与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把已知点 代入椭圆方程可求得b,然后应用离心率公式并结合a2=b2+c2求得a,可得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PQ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出关系式, 设点、,由韦达定理可得,,由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可得判别式 ,分别写出AP, AQ两直线的斜率,再相加,再利用x1和x2的关系即可证明出直线与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1 / 1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下沙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B.60° C.150° D.120°
【答案】C
【知识点】直线的倾斜角
【解析】【解答】由题意直线的斜率为,而倾斜角大于等于且小于,
故倾斜角为.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直线方程得斜率,从而可得倾斜角.
2.(2020高二上·湖州期末)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中,点 关于平面 对称的点Q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图形的对称性
【解析】【解答】点 关于平面 对称点,横坐标,竖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则对称点
故答案为:D
【分析】由点 关于平面 对称点的横,纵,竖坐标的关系求解即可.
3.(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若直线和直线平行,则的值为(  )
A.1 B. C.1或 D.
【答案】A
【知识点】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直线和直线平行,

解得或,
经检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直线平行可得,解方程,排除重合,可得m的值.
4.(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已知,则“”是“方程表示椭圆”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知识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椭圆的定义
【解析】【解答】方程表示椭圆,则,
所以“”是“方程表示椭圆”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B
【分析】求得方程表示椭圆的条件,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得答案.
5.(2018高二上·巴彦月考)直线 分别与 轴, 轴交于 , 两点,点 在圆 上,则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 直线 分别与 轴, 轴交于 , 两点
,则
点P在圆 上
圆心为(2,0),则圆心到直线距离
故点P到直线 的距离 的范围为

故答案为:A.
【分析】求出A和B的坐标,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面积的取值范围.
6.(2022高二下·红塔月考)已知 是双曲线 的左焦点,点 ,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  )
A.9 B.5 C.8 D.4
【答案】A
【知识点】双曲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设右焦点为F',则F'(4,0), 依题意,有PF|=|PF'|+4,
|PF|+|PA|=|PF'|+|PA|+4≥|AF'|+4=5+4=9(当P在线段AF'上时,取等号)
故|PF|+|PA|的最小值为9.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定义转化为|PF|+|PA|=|PF'|+|PA|+4可求解.
7.(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且法向量为的平面方程为,经过点且一个方向向量为的直线的方程为,阅读上面的材料并解决下面问题:现给出平面的方程为,经过的直线的方程为,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解答】因为平面的方程为,故其法向量为,
因为直线的方程为,故其方向向量为,
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给定的条件可得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利用公式可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8.(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已知点是正方体底面内一动点,且满足,设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轨迹方程;空间向量的夹角与距离求解公式
【解析】【解答】解: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
设,则,因为,
所以,
即,
所以点的轨迹为以点为球心,为半径的球与正方体表面的交线,
即为如图的,,,
要使得与底面所成的角最大,
则与底面的交点到点的距离最短,
从而点在上,且在上,
则,
从而,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A.
【分析】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设,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要使得与底面所成的角最大,从而点在上,且在上,再由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可得,从而可求出 的最大值 .
二、多选题
9.(2022高二上·广丰月考)(多选)已知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的斜率可以等于0
B.若直线与轴的夹角为30°,则或
C.直线恒过点
D.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或
【答案】B,D
【知识点】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恒过定点的直线
【解析】【解答】当时,直线,斜率不存在,
当时,直线的斜率为,不可能等于0,A选项错误;
∵直线与轴的夹角角为30°,
∴直线的倾斜角为60°或120°,而直线的斜率为,
∴或,∴或,B选项正确;
直线的方程可化为,所以直线过定点,C选项错误;
当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不存在,
当时,令,得,令,得,
令,得,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 讨论m=0和时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情况,判断A、D;利用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判断B;将方程化为判断直线过定点,判断C.
10.(2021·新高考Ⅱ卷)已知直线 与圆 ,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点A在圆C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
B.若点A在圆C内,则直线l与圆C相离
C.若点A在圆C外,则直线l与圆C相离
D.若点A在直线l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
【答案】A,B,D
【知识点】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圆心C(0,0)到直线l:ax+by-r2=0的距离
对于A,若点A在圆C上,则a2+b2=r2,则,则直线l与圆C相切,故A正确;
对于B,若点A在圆C内,则a2+b2对于C,若点A在圆C外,则a2+b2>r2,则,则直线l与圆C相交,故C错误;
对于D,若点A在直线l上,则a2+b2-r2=0,即a2+b2=r2,则,则直线l与圆C相切,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分析】转化点与圆、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a2+b2,r2的大小关系,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得解.
11.(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短轴长为4,A,B是椭圆上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的周长的最大值为12.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C,D两点,且C,D关于点M对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椭圆的方程为
B.椭圆的焦距为
C.椭圆上存在4个点Q,使得
D.直线CD的方程为
【答案】A,C,D
【知识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对于A,由题意知,当过点时,等号成立,
所以,故当过右焦点时,的周长取最大值,所以,又,所以椭圆的方程为,A符合题意;
对于B,由A知,所以,即焦距为,B不符合题意;
对于C,由知,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
由知: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椭圆有个交点,即椭圆上存在个点,使得,C符合题意;
对于D,由题意知点为弦的中点,在椭圆内部,
设,,则,,
两式相减得:.
,,则,,
直线的方程为:,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 由椭圆的定义求出a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的值,进而可以求出椭圆的方程,即可判断A、B;再由知,故点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即可判断C;设出C、D的坐标并代入椭圆方程,利用点差法求出直线CD的方程,即可判断D.
12.(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我们通常称离心率为的椭圆为“黄金椭圆”.如图,已知椭圆,,,,为顶点,,为焦点,为椭圆上一点,满足下列条件能使椭圆为“黄金椭圆”的有(  )
A.2=2
B.
C.轴,且
D.四边形的内切圆过焦点,
【答案】B,D
【知识点】归纳推理
【解析】【解答】,由条件得到,即或(舍,解得:,A不符合题意;
,若,则由射影定理可得:,
即,所以,即,,
解得;B符合题意;
,若轴,如图可得,又,则斜率相等,所以,即,或,显然不符合,
所以,C不符合题意;
,因为四边形为菱形,若命题正确则内切圆的圆心为原点,由圆的对称性可知,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因为直线的方程为:,即,所以原点到直线的距离,
由题意知:,又,整理得:,,,
解得,
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分析】 根据椭圆的性质求出离心率判断A;根据射影定理以及离心率公式判断B;根据,结合斜率公式以及离心率公式判断C;由圆的对称性可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进一步得出,结合离心率公式,判断D.
三、填空题
13.(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台风中心从A地以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在A地正东处,则城市B处于危险区内的持续时间为   h.
【答案】
【知识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设台风运动到处和处距离点,过作于,如图所示:
,,,

处于危险区的时间为小时.
故答案为:.
【分析】求出台风路径上距离点的两点间距离即可求出城市B处于危险区内的持续时间.
14.(2022高三上·浙江月考)已知双曲线恰好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两个:①过点;②渐近线方程为;③离心率.则双曲线C方程为   .
【答案】
【知识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若选②③,,得,又,化简得,
可得,不符题意,故答案为:②③错;
若选①③,,得,过点,得,又由,得到,无解,故答案为:①③错;
若选①②,,化简得,又由且过点,得,解得,
故此时,双曲线C方程为
故答案为:
【分析】分类讨论,若选②③,由离心率可得a, b的关系,求出渐近线的方程,可得,不符题意;若选①③,由离心率的值可得a, b的关系,将M点的坐标代入不成立;选①②时,由②可得a, b的关系,将M点的坐标代入,可得a, b的值,求出双曲线的方程.
15.(2022高二上·鞍山期中)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称为鳖臑.已知在鳖臑中,平面ABC,.M为PC的中点,则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为   .
【答案】
【知识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解析】【解答】因为平面ABC,平面ABC,所以,
依题意可知平面,
所以平面,
由于是的中点,所以到平面的距离是到平面的距离的一半,
即到平面的距离是.
,,
所以,
由于,所以,

设到平面的距离为,则,
即。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平面ABC结合线面垂直的定义证出线线垂直,所以,依题意可知再结合线线垂直证出线面垂直,所以平面,由于是的中点,所以到平面的距离是到平面的距离的一半,从而得出点到平面的距离,再利用结合勾股定理得出PC的长,进而得出AM的长,由于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和的值,设到平面的距离为,则,再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得出h的值,从而得出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
16.(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设P是椭圆上的任一点,EF为圆的任一条直径,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解答】圆的圆心为,半径长为,
设点,则且,
,,
所以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即.
故答案为:.
【分析】设点,则且,计算得出,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求出 的最大值 .
四、解答题
17.(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如图,正四面体(四个面都是正三角形)OABC的棱长为1,M是棱BC的中点,点N满足,点P满足.
(1)用向量表示;
(2)求.
【答案】(1)解:因为M是棱BC的中点,点N满足,点P满足.
所以

(2)解:因为四面体是正四面体,则,


所以.
【知识点】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解析】【分析】(1)根据向量加法和数乘运算,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即可表示出 ;
(2)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求出 ,从而求出 的值.
18.(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动点与定点的距离等于点P到直线的距离,设动点P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经过定点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且点M是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解: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动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
且该抛物线以为焦点,所以所以,
所以曲线的方程为.
(2)解:若直线垂直于轴,则AB的中点在轴上,不满足题意,
若直线不垂直于轴,设,且,
因为在曲线上,所以,两式相减得,
,所以,
即,所以的方程为整理得.
【知识点】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轨迹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转化为抛物线方程求解,即可得曲线的方程;
(2) 设, 且,利用 在曲线上 ,得到 ,两式相减求出直线的斜率为2,得到直线的方程.
19.(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在下列所给的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加以解答.
①与直线垂直;②过点;③与直线平行.
问题:已知直线l过点,且____.
(1)求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
(2)已知,O为坐标原点,在直线l上求点N坐标,使得最大.
【答案】(1)解:选择①与直线垂直,
则直线的斜率,解得,又其过点,
则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
选择②过点,又直线过点
则直线的斜率,
则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
选择③与直线平行,
则直线的斜率,又其过点,
则直线的方程为:,整理得:;
综上所述,不论选择哪个条件,直线的方程均为:.
(2)解:根据(1)中所求,可得直线的方程为:,又,
设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则,且,解得,即;
根据题意,作图如下:
显然,但且仅当三点共线时取得等号;
又直线的斜率,故其方程为:,即,
联立,可得,
即点的坐标为时,使得最大.
【知识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解析】【分析】(1)选择不同的条件,根据直线垂直、平行时斜率之间的关系,可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直线的方程;
(2)求得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的坐标,数形结合,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即可求出点的坐标,使得最大.
20.(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如图,在斜三棱柱中,在,在底面的射影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取中点,
因为为的中点,是中点,
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为线段中点,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且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所以平面.
(2)解:由(1)可得,以为轴,建系如图,

因为,所以,则,
因为,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因为,
所以,令,则,
所以,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因为,
所以,令,则,
所以,
设平面与平面夹角为,
则,
所以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1) 取中点, 推出 , 得 平面 ,推出 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 平面 ,进而证得 平面;
(2)以为轴,建系,求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和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利用向量法可求出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21.(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满足(且).
(1)求曲线C的方程,并指出此曲线的形状;
(2)对的两个不同取值,记对应的曲线为.
(i)若曲线关于某直线对称,求的积;
(ii)若,判断两曲线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平方整理得
又因为且,所配方整理得
因为且,所以此曲线表示圆.
(2)解:(i)曲线关于某直线对称,所以两圆的半径相等,
即,平方整理得
即,因为,且且,
所以.
(ii)两圆圆心间的距离
两圆的半径差

所以,所以两圆内含.
【知识点】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 由此能求出曲线C的方程,且曲线C 表示圆;
(2) (i)曲线关于某直线对称,所以两圆的半径相等,即,整理得;
(ii)根据两圆圆心距和半径差的大小关系即可确定位置关系.
22.(2022高二上·杭州期中)如图,椭圆经过点,且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经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两点、(均异于点),证明:直线与的斜率之和为定值,并求出此值.
【答案】(1)解:由题设知,,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解:由题意直线的方程为,
若,则直线的方程为,此时直线与椭圆相切,不合乎题意;
若,因为,则点在椭圆外,
联立可得,
则,可得,解得或,
设点、,由韦达定理可得,,
所以,
.
综上所述,直线与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把已知点 代入椭圆方程可求得b,然后应用离心率公式并结合a2=b2+c2求得a,可得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PQ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出关系式, 设点、,由韦达定理可得,,由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可得判别式 ,分别写出AP, AQ两直线的斜率,再相加,再利用x1和x2的关系即可证明出直线与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