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31 18:13: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知人论世 明壮志
——赏王安石《登飞来峰》
一、学情分析
《登飞来峰》一诗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第三首。本单元选文题材多样,无论散文还是诗歌,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对寄语情感或志趣的“景”与“物”的描摹,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思考。因此单元目标有三个:1.感受课文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2.借助具体文字,感受语言之美,并进一步理要解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手法。3.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七年级学生身体机能逐步健全,他们的学习特点呈现出成熟性和幼稚性相统一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的知觉在精确度和概括性上有所发展,他们不仅能够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还能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他们的记忆力由机械记忆开始转向理解记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好奇心强等这些都为他们把握诗歌意象及特征,理解诗意,品味探究等提供了有力条件。但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批判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和深刻性,在学习上对诗歌的品评鉴赏功力尚浅。因此学习本诗应在诵读、品味诗歌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并通过意象的分析、典故的补充、时代背景的简介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王安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并能背诵全诗;
3.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4.学习知人论世的古诗阅读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品味诗歌,补充学习资料等,引导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为了理想而不畏困难,积极自信的情怀。
三、教学思想
1.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2.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3.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4.关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
四、课程资源
主要课程资源:教师、学生、统编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课堂过程生成性课程资源等
选取资源理念: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多角度分析、使用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创设学习情境,优化教与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益。
五、教学内容
本节课遵循以“诗歌为核心,品鉴为重点,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原则,立足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以“板块式”教学为教学思路,包括“三框架、六环节”。三框架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任务驱动,品评探究——迁移运用,课后拓展;六环节主要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与诗同行,吟诗歌韵律”——“与诗同行,品意象之壮”——“知人论世,悟情感之壮”——“课堂总结,内化提升”——“课外作业,比较阅读”等,条理清晰,力求各个板块层层深入,每个教学板块都能构成对学生的一次有效训练活动,使课堂达到丰富而高效。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读懂诗人。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为了理想而不畏困难,积极自信的情怀。
七、教学方法
通过吟诵法、品读讨论法、拓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技术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来达到古诗词教学的朗读训练、知识积累、内容理解、审美赏析、知人论世等目标。
八、教学安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腊梅尚未绽放,却因他而芳香;抚河虽未奔腾,却因他而有名。他不惧飞来峰浮云遮眼,感叹褒禅山奇观未解,泊船瓜洲携春风又绿江南岸。在北宋那个战火纷飞与诗词兴盛的年代,铸就了一位千古传奇人物——王安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登飞来峰》,品味诗人独特的感情和豪迈的气魄。
(二)任务驱动,品读思辨
学习任务一:与诗同行,吟诗歌韵律
(
屏幕显示:诵读 感受音律
)
师过渡语:看我们的学习任务——诵读,感受音律。诵读,其实就是吟诵。为什么叫“吟”呢?就是要读出韵味来。先听听大家的朗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最好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2)找同学读。谁能尝试给大家读一读?
(3)听音频朗读,注意语速、节奏和情感抑扬。(出示朗读视频)
(4)全班齐读。下面我们全班齐读古诗,这次不仅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还要与名家比一比,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学习任务二: 与诗同行,品意象之壮
(
屏幕显示:品读 读懂诗歌
)
1.教师过渡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南朝刘勰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读登高诗,首先要关注登高所见之景和所抒之情。在诗歌中,作者用来传达自己情感的景、物,我们称之为意象。中国古典诗歌常常借用意象来表达情志。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王安石登上飞来峰看到了哪些景象?
师生对话,解词释意、品析意象,读懂诗歌内容
明确: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塔,雄鸡报晓,看到了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这里还有层层翻滚的浮云,它能遮住了远望的双眼。
教师小结:“浮云”这里是运用典故。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王逸《楚辞章句》中说“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陆贾《新语·慎微篇》中说“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教师开设微课堂:
(
微课堂:
用典,以传情达意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委婉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委婉含蓄
用典的效果:委婉表意,精练语言,生动典雅。
)
学习任务三:知人论世,悟情感之壮
教师过渡:很多我们常用的成语都是典故,比如“卧薪尝胆”。用典是一种高层次、雅致的表现方法。用典的句子的含义需要人们去深入思考才能理解。《登飞来峰》是一首因用典而更有深意的诗。再来给同学们补充一点王安石的人生经历。请大家看补充资料。
(
补充资料
【材料一】王安石字介甫,出生于临川的仕官家庭,自幼勤奋好学,随父宦游南北,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
21
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随即赴扬州任签判。他进入仕途任地方官吏,关心民间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材料二】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时年27岁的王安石从扬州淮南节度判官任上主动放弃“馆职京城”的机会,要求到地方工作,朝廷就调任王安石为鄞县知县,成为鄞县建县以来最年轻的县官。此后近四年间,他勤政爱民,革故鼎新,修水利、放青苗、严保伍、兴学校等一系列施政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了百姓的爱戴。这是王安石人生历史上迈出独立主政的第一步,也是他实践“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的志向、辅政强国的开始。王安石知县任期结束后,在返回江西的途中,经过飞来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写下《登飞来峰》。
【材料三】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拜相,在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并写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来表达他对实施新政充满信心。当时,国家积贫积弱,王安石虽怀着富国强兵的雄心壮志,但各项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地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宋神宗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挑拨离间,将王安石两次罢相。最后司马光任相位后废除了大多数新法,变法失败。
【材料四】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
,
号半山
,
江西临川
(
今江西抚州
)

,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熙宁二年
(1069

),
任参知政事
,
次年拜相
,
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
,
熙宁七年
(1074

)
罢相。一年后
,
宋神宗再次起用
,
旋又罢相
,
退居江宁。元祐元年
(1086

),
保守派得势
,
新法皆废
,
郁然病逝于钟山
(
今江苏南京
),
赠太傅。绍圣元年
(1094

),
获谥“文”
,
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
1. 景因情生,情因景动。知道了“浮云”的典故,又了解了王安石的故事,你认为王安石眼中的浮云指什么?
明确:浮云表层含义指天上的云彩,深层含义比喻奸佞小人、保守势力和改革道路上的阻力和困难。
2.《孟子·万章下》的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诗歌鉴赏中,知人论世的原则是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认识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价值。最后请同学们结合学案上的补充资料及你搜集到的相关知识,说说诗人登高望远而赋要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学生小组讨论)
明确:通过“千寻塔”、“鸡鸣日升”、“不畏浮云”等意象选用,再联系诗人在鄞县经历及后来实施变法,与保守派斗争等,这首诗可以说是他“战斗的宣言”,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教师小结:这首七言绝句,一二句写景铺垫,极言塔高;三四句议论抒情,语意双关,揭示哲理。首先表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思考;其次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的王安石。他满怀信心,不畏惧困难和阻碍。这知县任期刚满的王安石,年仅30岁,地方革新已取得了一定成就,所言之志既富有理趣,又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
(三)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课堂结束语
这就是王安石,他心怀凌云志,感前景可期,是穿越到宋代极具现代思想的改革先驱;他足登飞来峰,藐浮云滚滚,是踌躇满志有经世治国情怀的文人儒士。
2.课外作业,对比阅读
在我国文学史上,像王安石一样登高抒怀的诗人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拓展阅读其他登高诗,采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结合其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分析诗歌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150字左右。
九、板书设计
(
千寻之塔 极言塔高
)
(
写景铺垫
)
(
鸡鸣见日 衬托高塔
)
登飞来峰
(
不畏浮云 语意双关
) (
议论哲理
抱负远大 不惧困难
)王安石
(
身在高层 站高望远
)
十、教学评价
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聚焦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流程
——《登飞来峰》古诗教学设计中的思考
1.古诗词教学意义和现状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或豪迈,或婉约,或忧伤,或清新的诗词,使古诗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入选教材的诗词歌赋,涉及50多位作家,遍及不同的历史朝代,这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历史沉淀所传达的信息是丰富的:有著名的历史事件,有不同的风俗民情,有多彩的时代画轴,有饱满的人物形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蕴育。然而长久以来,老师们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如何调节把控好“教什么”“如何教”这两个基节奏?如何在课堂上使课程资源有效利用?如何让学生在读诗、品诗的过程中,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广阔和博大?如何使古诗词教学有效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语文课堂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种种问题,让许多老师十分困惑,在古诗词教学中一直徘徊于功利性教育和理想美育之间,踟蹰不定。
2.本课设计的思路与策略
古诗文有着精深典雅的文学审美艺术,《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古诗词节奏鲜明,音韵谐美,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多样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了生动的生活场景和优美丰富的意境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上均为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在价值,也是我们古诗词教学中重点把握的重点。那么这些核心素养、内在价值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有效提升呢?
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诗歌为核心,品鉴为重点,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原则,以“板块式”教学为教学思路,力求各个板块层层深入,不同层级的学习任务,较好地处理好了各个教学阶段层递性、整体性和联通性。每个教学板块都能构成对学生的一次有效训练活动,使课堂达到丰富而高效。“与诗同行”这一环节在设计与课堂生成中思路明晰而具有层进性,吟读、译读、品读、悟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使课堂充满诗意,让学生体会诗歌凝练言辞之美。这既是应试的需要,也是学生在语言思维上的建构和积累;精致的细读,深刻的探究,通过品析意象理解诗意,领悟诗人真实情感,提升文学素养和欣赏古诗之妙、鉴赏古诗之美的审美素养;巧妙地穿插,知识的积累,知人论世阅读方法的拓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不仅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知识,积累了诗歌赏析的方法,更传承和发扬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豪气,提升了学生精神修养和文化品味,达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根本目的。
3.现代信息技术让传统教学更高效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可视化的认知方式,不仅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在视听方面的优势,保证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还能够以人机交互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热清和潜能,促进课堂高效生成,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汩新鲜活水;而思维导图的多媒体视觉呈现本质上就是再现课堂教学的思维过程,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思维。
本课中以屏幕显示方式呈现教学过程、微课堂等内容,使学生更简单直观的了解学习内容,增加了课堂容量和信息。朗读音频、作者补充资料视频等,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将枯燥的文字内容趣味化,既做基本示范,让学生体会到古诗文的音韵美;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地感受课堂内容。最后“知人论世”环节,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习,使教学资源不再始终围绕教材展开,既拓展了课堂领域,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开拓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课后作业小练笔,巩固了教学效果,发展了学生更高阶思维品质。
十一、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
1.预习任务
①熟读古诗,勾画出字词拦路虎,并自行查字典解决。
②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2.课后作业:
在我国文学史上,像王安石一样登高抒怀的诗人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拓展阅读其他登高诗,采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结合其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分析诗歌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