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张家界模拟)“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莽原(指草长得茂盛的原野)缠玉带……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歌词中蕴藏着哪些亚洲重要的地理事物特征( )
A.地形地势 B.地形、河流
C.地形、河流、气候 D.地形、河流、气候、植被
2.(2022·港南模拟)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
B.亚洲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C.亚洲面积广大,是世界第一大洲
D.亚洲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3.(2022·昆明模拟)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C.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的大洲
4.(2022·富拉尔基模拟)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大多数河流流向为(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C.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 D.自北向南流入印度洋
(2022·普洱模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C.濒临三大洋,西与欧洲相连
D.跨寒、温、热三带,主要在热带
6.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C.菲律宾群岛位于亚洲东北部,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D.亚洲河流众多,大多呈弧状分布
7.(2022·港南模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A.长江 B.湄南河 C.叶尼塞河 D.湄公河
8.(2022·黑龙江模拟)根据亚洲地势特征判断,北亚地区的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从中间流向四周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022·武功模拟) 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①~⑥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经度因素 C.纬度因素 D.地形地势
10. 下面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①、②、④、⑤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 B.②—丁 C.④—乙 D.⑤—丙
11.(2022·江州模拟)如图,反映了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东部高,西部低 B.北部高,南部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12.(2022·德州模拟)讲地说理图是宝,图文结合易学好!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认真研究了“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获得很多地理信息,是否准确 下列有关亚洲的信息,正确的有( )
A.赤道、回归线和极圈均穿过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B.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C.图中甲、乙两种不同的气候的主要形成因素是纬度因素
D.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有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2022八上·聊城开学考) 亚洲是世界上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大洲。完成下题。
13.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 )
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②四面均濒临海洋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④大部分地处高纬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 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显著。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东亚—季风气候—信仰基督教 B.西亚—炎热少雨—黑色人种
C.中亚—地处内陆—灌溉农业 D.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薄
15.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地区却没有(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6. 亚洲、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 )
A.多瑙河、莱茵河 B.湄公河、多瑙河
C.长江、莱茵河 D.阿姆河、锡尔河
(2022七下·巴南期末) 图是亚洲大陆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西岸 B.亚欧大陆北部
C.太平洋东岸 D.亚欧大陆南部
18. 亚洲大陆横跨寒、温、热三带,据此判断图示L线为( )
A.南回归线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19. 有关亚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C.全部位于东半球 D.全部位于西半球
(2022七下·禅城期末) 读“亚洲范围略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有关亚洲的海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四面临海,北临北冰洋 B.东北与北美洲相连
C.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21. 以下四种气候在亚洲东部从南到北排列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22.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南北跨纬度大 ②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③地形复杂多样 ④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22七下·麻章期末) 2021年7月2日,第68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理事会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将韩国认定为发达国家。下图示意亚洲区域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按地理方位划分,韩国位于( )
A.西亚 B.中亚 C.南亚 D.东亚
24.从纬度位置看,亚洲( )
A.跨经度最广 B.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C.跨纬度最广 D.地跨热带和南温带
25.关于亚洲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国经济发展均衡 B.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
C.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D.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一样多
二、综合题
26.(2022·寻乌模拟)读亚洲气候分布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洋,这种海陆分布特点,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典型的 气候区。
(2)图中③气候区和⑨气候区人口均分布稀疏,但造成原因不同。③气候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填“纬度”或“海拔”)高,气候寒冷;而⑨气候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填“纬度”或“海拔”)高,气温较低,空气稀薄。
(3)下列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南北跨纬度大 B.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
C.植被种类多 D.地形复杂,起伏大
27.(2021·东明模拟)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亚洲图,回答问题。
(1)写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名称。A 山脉B 海峡C 运河D 海峡
(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该特征对于亚洲河流的影响是 。
(3)亚洲南部、西部主要分布着 人种。
(4)请你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
28.(2021七下·大安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仔细观察“亚洲范围示意图”,请你描述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2)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3)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地处 带;
(4)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 洲接壤,西南以C 运河与B 洲为界;东临E 洋,南临F 洋,北临G 洋。
29.(2021七下·海口期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名称:
A 山脉,B 海峡,
C 运河,D 海峡。
(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该特征对于亚洲河流的影响是 :河流多源自中部高原、山地,呈 状流向四周海洋。
(3)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 人种。
(4)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所在位置的地理事物名称:E 高原;① 洋。
(5)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特别差异明显,所以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 气候显著
30.(2021七下·靖宇期末)读“亚洲地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半岛、山脉和高原的名称:A 半岛,B 山脉,C 高原。
(2)图中所示河流向北注入 洋,向南注入 洋,向东注入 洋。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歌词中的山为地形、河为河流、莽原表示植被,风表示气候,因此歌词中蕴藏着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和植被,D正确、ABC错。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亚洲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面积广大,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洲;ABC叙述正确。亚洲有部分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3.【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亚洲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等,使得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A说法正确;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北极圈(66.5°N)穿过亚洲的北部,北回归线(23.5°N)穿过亚洲的南部,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所以亚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B说法正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说法错误;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2°,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的大洲,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4.【答案】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水往低处流,顺着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答案】5.C
6.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5.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也有小部分在西半球与南半球,A错误;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B错误。濒临三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C正确;跨寒、温、热三带,主要在北温带,D错误。故答案为:C。
6.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亚洲中部,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因此地势中间高,四周低,A正确;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是世界最大的半岛,B错误;菲律宾群岛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C错误;亚洲河流众多,由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大多呈放射状分布,D错误。故答案为:A。
7.【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河流众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共流经了六个国家,有“亚洲的多瑙河”称号;长江只流经了中国,湄南河只流经了泰国,叶尼塞河只流经了俄罗斯,故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
8.【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北亚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因此河流流向大多是自南向北,排除ABD,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答案】9.C
10.B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大陆性强。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气候典型,亚洲季风气候以范围广、类型多、强度大而著称。季风气候类型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带俱全、气候型复杂,亚洲大陆拥有赤道带至(北)极地带的世界上所有气候带。同时,亚洲拥有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类型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气候类型。亚洲高山气候的垂直带和气候类型也是最齐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与亚洲相比,其他洲均逊色得多。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9.由图可知,图中①~⑥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导致这些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影响小,经度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因素,故答案为:C。
10.由图可知,①是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甲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A错误。②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与丁气候类型相符,故B正确。④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错误。⑤是位于大陆内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降水少,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1.【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图中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故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12.【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赤道、回归线和极圈均穿过亚洲,但是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故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等,其中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故答案为:B;图中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以为温带季风气候,两种不同气候主要形成因素是海陆因素,甲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故排除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多数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有部分内流河,未向四周注入海洋,流向有不同,故排除D。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答案】13.B
14.C
15.B
16.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1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因为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①③正确,B正确;亚洲三面临海,西部与欧洲接壤,排除②,亚洲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排除④,排除ACD;故答案为:B。
14.东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无主要宗教信仰,排除A;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燥,居民多以阿拉伯人为主,以白色人种为主,排除B;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主要发展灌溉农业,C正确;北亚纬度较高,气温低,墙壁较厚,有利于防寒保暖,排除D;故答案为:C。
1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B正确,故答案为:B。
16.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B正确;莱茵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之一,排除A;长江是中国的第一长河,排除C;锡尔河是世界第二长内流河,排除D;故答案为:B。
【答案】17.A
18.D
19.A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17.亚洲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A正确;C错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BD错误;排除BCD,选A。
18.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北极圈穿过北部,赤道穿过南部,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图中L线为北极圈,D正确;排除ABC,选D。
19.亚洲主要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和太平洋西岸,同时跨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四个半球,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A正确;排除BCD,选A。
【答案】20.D
21.A
22.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读图可知亚洲三面环海,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接壤,故A错误;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B错误;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故C错误;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1.四种气候分别是: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而亚洲东部从南到北排列依次是④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A。
2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其原因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它跨纬度广,故①正确;地势高低悬殊,亚洲三面临洋,东西跨经度大,中西部深居内陆,离海远近差异大,故②正确;亚洲地形复杂多样,故③正确;因此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和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没有关系,故④错误,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23.D
24.C
25.B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点评】(1)人们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其中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2)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3.读图可知, 按地理方位划分,韩国位于东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4.读图分析可知, 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南北跨纬度最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5.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6.【答案】(1)亚欧;太平;季风
(2)纬度;海拔
(3)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世界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与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造成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因而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2)读图可知:③气候区位于北极圈以北,纬度高。⑨气候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海拔高。
(3)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形复杂多样,河湖众多,是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复杂性加剧了植被的多样性,而不是植被种类多导致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故答案为:C。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3)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27.【答案】(1)乌拉尔;土耳其;苏伊士;白令
(2)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3)白种
(4)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据图可知:A乌拉尔山脉;B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典线;C苏伊十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D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
(2)亚洲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主要分布在中部,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大河的中下游分布着广阔的平原,因此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这种地势特征使得亚洲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3)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可以将人种划分为三类。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大洋洲、北美洲、南亚、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黑种人全要分布在非洲。因此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主要芬布着黄色人种,南部、西部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4)从地理位置看,亚洲西部地处亚欧大陆的内部,离海距离远。气候干燥,人口稀少。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28.【答案】(1)东
(2)北
(3)北温
(4)欧;苏伊士;非;太平;印度;北冰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亚洲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西经20°至东经160°之间的东半球。
(2)南北半球以赤道令为界,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
(3)从地球五带的划分来看,亚洲跨了寒、温、热三个带,大部分地处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
(4)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欧洲接壤,西南以C是苏伊士运河与B是非洲为界;东临E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与D北美洲隔白令海峡为界;南临F是印度洋,北临G是世界上面积最小、气温最低的北冰洋。.
【点评】(1)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南北分别被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是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亚洲主体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9.【答案】(1)乌拉尔;土耳其;苏伊士;白令
(2)中部高,四周低;辐射
(3)黄色
(4)青藏;太平
(5)季风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依据图中位置图中A为乌拉尔山脉,B为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土耳其海峡,两者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C为苏伊上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D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2)读图结合教材知识,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对河流的影响是: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3)亚洲东部、东南部就是东亚、东南亚,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大和民族、朝鲜族、蒙古族、马来族等都是黄种人,所以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黄色人种。
(4)读图可知,图中E是位于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①为亚洲东面的太平洋。
(5)由图可知,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所以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季风气候显著。
【点评】(1)亚洲主体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2)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3)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如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4)青藏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
(5)亚洲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
30.【答案】(1)阿拉伯;喜马拉雅;青藏
(2)北冰;印度;太平
(3)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A处为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B处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其北部的C是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读图可知,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因此亚洲的河流向北注入北冰洋,向南注入印度洋,向东注入太平洋。
(3)读图可知,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然后呈放射状流向四周,这主要是因为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因此呈放射状分布。
【点评】(1)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半岛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相隔,向南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而成,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2)亚洲地区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约有三种流向:向东流入太平洋,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向南流入印度洋 ,如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向北流入北冰洋,如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
(3)亚洲的河流有两大特点:一是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地形特点是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原因,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如长江、印度河等。
1 / 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张家界模拟)“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莽原(指草长得茂盛的原野)缠玉带……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歌词中蕴藏着哪些亚洲重要的地理事物特征( )
A.地形地势 B.地形、河流
C.地形、河流、气候 D.地形、河流、气候、植被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歌词中的山为地形、河为河流、莽原表示植被,风表示气候,因此歌词中蕴藏着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和植被,D正确、ABC错。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2022·港南模拟)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
B.亚洲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C.亚洲面积广大,是世界第一大洲
D.亚洲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亚洲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面积广大,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洲;ABC叙述正确。亚洲有部分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3.(2022·昆明模拟)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C.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的大洲
【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亚洲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等,使得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A说法正确;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北极圈(66.5°N)穿过亚洲的北部,北回归线(23.5°N)穿过亚洲的南部,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所以亚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B说法正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说法错误;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2°,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的大洲,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4.(2022·富拉尔基模拟)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大多数河流流向为(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C.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 D.自北向南流入印度洋
【答案】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水往低处流,顺着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022·普洱模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C.濒临三大洋,西与欧洲相连
D.跨寒、温、热三带,主要在热带
6.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C.菲律宾群岛位于亚洲东北部,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D.亚洲河流众多,大多呈弧状分布
【答案】5.C
6.A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5.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也有小部分在西半球与南半球,A错误;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B错误。濒临三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C正确;跨寒、温、热三带,主要在北温带,D错误。故答案为:C。
6.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亚洲中部,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因此地势中间高,四周低,A正确;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是世界最大的半岛,B错误;菲律宾群岛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C错误;亚洲河流众多,由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大多呈放射状分布,D错误。故答案为:A。
7.(2022·港南模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A.长江 B.湄南河 C.叶尼塞河 D.湄公河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河流众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共流经了六个国家,有“亚洲的多瑙河”称号;长江只流经了中国,湄南河只流经了泰国,叶尼塞河只流经了俄罗斯,故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
8.(2022·黑龙江模拟)根据亚洲地势特征判断,北亚地区的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从中间流向四周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答案】C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北亚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因此河流流向大多是自南向北,排除ABD,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022·武功模拟) 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①~⑥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经度因素 C.纬度因素 D.地形地势
10. 下面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①、②、④、⑤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 B.②—丁 C.④—乙 D.⑤—丙
【答案】9.C
10.B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大陆性强。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季风气候典型,亚洲季风气候以范围广、类型多、强度大而著称。季风气候类型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带俱全、气候型复杂,亚洲大陆拥有赤道带至(北)极地带的世界上所有气候带。同时,亚洲拥有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类型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气候类型。亚洲高山气候的垂直带和气候类型也是最齐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与亚洲相比,其他洲均逊色得多。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9.由图可知,图中①~⑥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导致这些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影响小,经度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因素,故答案为:C。
10.由图可知,①是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甲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A错误。②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与丁气候类型相符,故B正确。④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错误。⑤是位于大陆内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降水少,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故答案为:B。
11.(2022·江州模拟)如图,反映了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东部高,西部低 B.北部高,南部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答案】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图中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中部高,东西两侧低。故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12.(2022·德州模拟)讲地说理图是宝,图文结合易学好!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认真研究了“亚洲地形、气候分布图”,获得很多地理信息,是否准确 下列有关亚洲的信息,正确的有( )
A.赤道、回归线和极圈均穿过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B.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C.图中甲、乙两种不同的气候的主要形成因素是纬度因素
D.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有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答案】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赤道、回归线和极圈均穿过亚洲,但是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故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等,其中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故答案为:B;图中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以为温带季风气候,两种不同气候主要形成因素是海陆因素,甲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故排除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多数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有部分内流河,未向四周注入海洋,流向有不同,故排除D。
【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022八上·聊城开学考) 亚洲是世界上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大洲。完成下题。
13.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这是因为( )
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②四面均濒临海洋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④大部分地处高纬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 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显著。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东亚—季风气候—信仰基督教 B.西亚—炎热少雨—黑色人种
C.中亚—地处内陆—灌溉农业 D.北亚—纬度较高—民居墙壁薄
15.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地区却没有(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6. 亚洲、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 )
A.多瑙河、莱茵河 B.湄公河、多瑙河
C.长江、莱茵河 D.阿姆河、锡尔河
【答案】13.B
14.C
15.B
16.B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13.亚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因为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①③正确,B正确;亚洲三面临海,西部与欧洲接壤,排除②,亚洲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排除④,排除ACD;故答案为:B。
14.东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无主要宗教信仰,排除A;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燥,居民多以阿拉伯人为主,以白色人种为主,排除B;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主要发展灌溉农业,C正确;北亚纬度较高,气温低,墙壁较厚,有利于防寒保暖,排除D;故答案为:C。
1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B正确,故答案为:B。
16.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B正确;莱茵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之一,排除A;长江是中国的第一长河,排除C;锡尔河是世界第二长内流河,排除D;故答案为:B。
(2022七下·巴南期末) 图是亚洲大陆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西岸 B.亚欧大陆北部
C.太平洋东岸 D.亚欧大陆南部
18. 亚洲大陆横跨寒、温、热三带,据此判断图示L线为( )
A.南回归线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19. 有关亚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C.全部位于东半球 D.全部位于西半球
【答案】17.A
18.D
19.A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17.亚洲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A正确;C错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BD错误;排除BCD,选A。
18.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北极圈穿过北部,赤道穿过南部,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图中L线为北极圈,D正确;排除ABC,选D。
19.亚洲主要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和太平洋西岸,同时跨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和南半球四个半球,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A正确;排除BCD,选A。
(2022七下·禅城期末) 读“亚洲范围略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有关亚洲的海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四面临海,北临北冰洋 B.东北与北美洲相连
C.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 D.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21. 以下四种气候在亚洲东部从南到北排列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22.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南北跨纬度大 ②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③地形复杂多样 ④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20.D
21.A
22.D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具体表现为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地,夏季相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读图可知亚洲三面环海,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接壤,故A错误;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B错误;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故C错误;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1.四种气候分别是: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而亚洲东部从南到北排列依次是④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A。
22.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其原因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它跨纬度广,故①正确;地势高低悬殊,亚洲三面临洋,东西跨经度大,中西部深居内陆,离海远近差异大,故②正确;亚洲地形复杂多样,故③正确;因此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和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没有关系,故④错误,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2七下·麻章期末) 2021年7月2日,第68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理事会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将韩国认定为发达国家。下图示意亚洲区域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按地理方位划分,韩国位于( )
A.西亚 B.中亚 C.南亚 D.东亚
24.从纬度位置看,亚洲( )
A.跨经度最广 B.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C.跨纬度最广 D.地跨热带和南温带
25.关于亚洲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国经济发展均衡 B.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
C.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D.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一样多
【答案】23.D
24.C
25.B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点评】(1)人们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其中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2)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3.读图可知, 按地理方位划分,韩国位于东亚。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4.读图分析可知, 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南北跨纬度最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5.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26.(2022·寻乌模拟)读亚洲气候分布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 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洋,这种海陆分布特点,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典型的 气候区。
(2)图中③气候区和⑨气候区人口均分布稀疏,但造成原因不同。③气候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填“纬度”或“海拔”)高,气候寒冷;而⑨气候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填“纬度”或“海拔”)高,气温较低,空气稀薄。
(3)下列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南北跨纬度大 B.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
C.植被种类多 D.地形复杂,起伏大
【答案】(1)亚欧;太平;季风
(2)纬度;海拔
(3)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世界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与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造成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因而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2)读图可知:③气候区位于北极圈以北,纬度高。⑨气候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海拔高。
(3)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形复杂多样,河湖众多,是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复杂性加剧了植被的多样性,而不是植被种类多导致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故答案为:C。
【点评】(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地区,呈放射状向周围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亚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带。
(2)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3)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中有分布在东部太平洋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群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寒带气候和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27.(2021·东明模拟)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亚洲图,回答问题。
(1)写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名称。A 山脉B 海峡C 运河D 海峡
(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该特征对于亚洲河流的影响是 。
(3)亚洲南部、西部主要分布着 人种。
(4)请你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
【答案】(1)乌拉尔;土耳其;苏伊士;白令
(2)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3)白种
(4)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据图可知:A乌拉尔山脉;B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典线;C苏伊十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D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
(2)亚洲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主要分布在中部,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大河的中下游分布着广阔的平原,因此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这种地势特征使得亚洲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3)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可以将人种划分为三类。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大洋洲、北美洲、南亚、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黑种人全要分布在非洲。因此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主要芬布着黄色人种,南部、西部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4)从地理位置看,亚洲西部地处亚欧大陆的内部,离海距离远。气候干燥,人口稀少。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28.(2021七下·大安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仔细观察“亚洲范围示意图”,请你描述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2)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3)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地处 带;
(4)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 洲接壤,西南以C 运河与B 洲为界;东临E 洋,南临F 洋,北临G 洋。
【答案】(1)东
(2)北
(3)北温
(4)欧;苏伊士;非;太平;印度;北冰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亚洲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西经20°至东经160°之间的东半球。
(2)南北半球以赤道令为界,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
(3)从地球五带的划分来看,亚洲跨了寒、温、热三个带,大部分地处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
(4)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欧洲接壤,西南以C是苏伊士运河与B是非洲为界;东临E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与D北美洲隔白令海峡为界;南临F是印度洋,北临G是世界上面积最小、气温最低的北冰洋。.
【点评】(1)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南北分别被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是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亚洲主体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29.(2021七下·海口期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名称:
A 山脉,B 海峡,
C 运河,D 海峡。
(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该特征对于亚洲河流的影响是 :河流多源自中部高原、山地,呈 状流向四周海洋。
(3)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 人种。
(4)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所在位置的地理事物名称:E 高原;① 洋。
(5)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特别差异明显,所以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 气候显著
【答案】(1)乌拉尔;土耳其;苏伊士;白令
(2)中部高,四周低;辐射
(3)黄色
(4)青藏;太平
(5)季风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依据图中位置图中A为乌拉尔山脉,B为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土耳其海峡,两者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C为苏伊上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D为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2)读图结合教材知识,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对河流的影响是: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3)亚洲东部、东南部就是东亚、东南亚,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大和民族、朝鲜族、蒙古族、马来族等都是黄种人,所以亚洲东部、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着黄色人种。
(4)读图可知,图中E是位于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①为亚洲东面的太平洋。
(5)由图可知,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所以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季风气候显著。
【点评】(1)亚洲主体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2)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3)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如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4)青藏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
(5)亚洲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
30.(2021七下·靖宇期末)读“亚洲地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半岛、山脉和高原的名称:A 半岛,B 山脉,C 高原。
(2)图中所示河流向北注入 洋,向南注入 洋,向东注入 洋。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是: 。
【答案】(1)阿拉伯;喜马拉雅;青藏
(2)北冰;印度;太平
(3)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A处为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B处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其北部的C是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读图可知,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因此亚洲的河流向北注入北冰洋,向南注入印度洋,向东注入太平洋。
(3)读图可知,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然后呈放射状流向四周,这主要是因为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因此呈放射状分布。
【点评】(1)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半岛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相隔,向南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而成,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2)亚洲地区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约有三种流向:向东流入太平洋,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向南流入印度洋 ,如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向北流入北冰洋,如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
(3)亚洲的河流有两大特点:一是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地形特点是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原因,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如长江、印度河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