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七下·安次期末)要想使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合理载牧
C.提高植被覆盖率 D.陡坡垦荒,扩大耕种面积
【答案】D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载牧,提高植被覆盖率,ABC不合题意;陡坡垦荒,扩大耕种面积是不合理的,会造成水土的进一步流失,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答案为:D。
【点评】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措施:
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轮耕轮牧,缓坡修梯田、沟谷修建拦土大坝和水库。
②改良农作物品种,种植耐旱作物,减少需水量。
③提高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的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源浪费。
④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2.(2022七下·安次期末)黄土高原急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山体滑坡
C.森林过度砍伐 D.旱涝
【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A正确;BCD错误;排除BCD,选A。
【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2022八上·平南期末) 读我国某地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这种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4. 这种民居分布在该地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 ②能防雨防潮湿 ③避免地震 ④气候干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这种民居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沙进人退 B.干旱严重,草场退化
C.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D.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答案】3.B
4.C
5.D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居民,古老的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陕北文化。
3.读图可知,图中民居建筑为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故答案为:B,排除ACD。
4.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不易崩塌,①正确;气候干燥,降水较少,④正确;窑洞分布区的黄土高原,黄土易受到流水侵蚀,不能防雨防潮湿 ,也不能避免地震,②③错误,排除ABD,故答案为:C。
5.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D正确;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土地盐碱化等并非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排除ABC,故答案为:D。
(2022七上·芝罘期中) 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有些民俗的形成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
6. “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山歌出现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7. 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答案】6.A
7.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信天游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民间剪纸,剪纸以它特有的文化风韵,融古文化之精髓与历代劳动艺人智慧之结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谓民族艺术之瑰宝。
6.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该词描写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7.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民歌,二人转发源于东北地区,京东大鼓产生于河北省香河和宝坻一带的农村地区,广西盛行对山歌。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8.(2022·大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多孔隙②地表植被茂盛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加上该地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所以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故①③正确;地表植被茂盛不属于黄土高原的特点;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不属于自然原因,故②④ 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2022七下·沂源期末) 陕西省榆林市,曾经是“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建设,今日的榆林林木覆盖单从0.9%增加到34.8%。总书记曾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视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形成榆林地区“房屋埋压人移走现象的主要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多高山峡谷,地表起伏大
B.冬春季节多偏北风
C.地面植被稀疏,沙尘容易被刮起
D.靠近沙漠等沙尘源地
10. 从图中信息可知,榆林发展能源化工最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水资源丰富 B.夏季高温
C.风能资源丰富 D.煤炭资源丰富
11. 由材料可知,近几十年来,榆林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答案】9.A
10.D
11.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9.榆林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无高山峡谷,地表起伏小,A错误;冬春季节多偏北风,B正确;地面植被稀疏,大风天气多,沙尘容易被刮起,C正确;靠近北部内蒙古沙漠等沙尘源地,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
10.读图可知,榆林煤炭资源丰富,D正确。榆林临近黄河,水资源充足;接近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但是二者均不是发展能源化工最主要的有利条件,AC错误;与夏季高温无关,B错误。故答案为:D。
11.材料中“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建设,今日的榆林林木覆盖单从0.9%增加到34.8%”,且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北部穿过,该区域相对降水较多,所以榆林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的是林地,B正确,C错误;耕地、建设用地增加会加剧植被破坏,AD错误;故答案为:B。
12.(2022七下·安次期末)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下列农业生产方式比较适合当地特征的是( )
A.大面积种植水稻
B.发展咖啡、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C.种植耐旱作物
D.大量毁林开荒,扩大种植面积
【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导致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降水总量少。黄土高原水资源少,不适合水稻的生长,故A选项错误;咖啡、橡胶为热带经济作物,该地为温带,故B选项错误;黄土高原降水总量少,适于发展耐旱作物,故C选项正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更严重,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2022七下·封开期末)“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当年毛泽东描写的地方,最可能位于是( )
A.黄土高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4. 诗中描述的大河最可能指的是( )
A.珠江 B.黄河 C.黑龙江 D.尼罗河
【答案】13.A
14.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1)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13.我国北方地区1月气温在0℃以下,才会呈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观,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A正确;江南丘陵、云贵高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排除BD;青藏高原位于我国青藏地区,排除D;故答案为:A。
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诗中描述的大河最可能指的是黄河,B正确;珠江位于我国南方无万里飘雪,排除A;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长城,排除C;尼罗河位于非洲,排除D;故答案为:B。
15.(2022八下·乾安期末)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
A.开垦耕地 B.修建水库 C.植树种草 D.减少降水
【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水土流失是由天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加上坡度大,降水多,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所以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以保持水土,开垦耕地易导致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可以增水汽,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人们也无法减少降水,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题
16.(2022七上·莱州期末)读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2)两地都有丰富的 (能源),但是因为不合理的开采曾经都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①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3)黄土高原典型的传统民居为 ,黄土高原地表特征为 ; ②是黄河的主要支流 。
(4)“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诗节选)。
诗中杜陵现位于西安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 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 ,加之多风,蒸发旺盛。
(5)“黑土地”和“黄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水稻和谷子,东北地区大米品质优且是全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种植纬度高的原因是 (从气候角度分析)。
(6)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开始披上绿装。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关于其原因,玲玲与贝贝有不同观点,根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要求,你赞成谁? 。
【答案】(1)北方地区
(2)煤炭;水土流失
(3)窑洞;千沟万壑或沟壑纵横;渭河
(4)春;降水少,升温快
(5)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6)贝贝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都位于奉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主要是黑土地和黄土地。
(2)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土高原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多为露天煤矿,开采成本低,被称为“乌金高原”,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图中①地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雨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加上人类陡坡耕种、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因此黄土高原一遇暴雨,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造成其地表景观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典型的传统民居为窑洞,黄土高原地表特征为沟壑纵横。②是黄河的主要支流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4)图中可知,西安市主要种植的是冬小麦(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春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春季时雨带尚未进入北方地区,降水少,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春季的旱灾严重。
(5)东北地区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夏季比世界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其热量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地势崎岖,坡度较大的地方,应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发展林果业生产,保持水土。在黄土高原的缓坡地带可以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水平梯田减小了坡度,可以使土不下坡,水不下流;在黄土高原的沟谷地带修建土坝、护坡坝,打坝淤地,保塬护坡固沟,阻挡泥沙下泄,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赞成贝贝的说法。玲玲的说法是治理云贵高原生态问题的措施。
【点评】(1)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2)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17.(2022七下·沂源期末)读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市、A 省和B 省三个省区的部分地区。该区域所在的主要地形区是 高原和 盆地。
(2)图示长江河段可为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提供 、 等。
(3)西安所在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列举一项治理措施 。
(4)A省区的粮食作物以 为主,作物熟制主要是 。
(5)根据图中信息,列出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两个优势条件 , 。
【答案】(1)四川;陕西;黄土;四川
(2)水资源;水能资源(水运等)
(3)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4)水稻;一年两熟
(5)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为四川省,B为陕西省;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地形区是北部的黄土高原和南部的四川盆地。
(2)读图可知,图示长江河段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另外长江的水资源极为丰富,可推动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
(3)读图分析,西安所在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
(4)读图可知,A为四川省,处于南方,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四川省位于亚热带,作物熟制主要是一年两熟。
(5)读图可知,西三角经济圈铁矿、煤矿、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运输发达,交通便利。这些都能推动西三角经济圈经济的发展。
【点评】(1)“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建立以重庆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
(2)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8.(2023八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期末)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山脉A是 ,黄河注入地B是 海。
(2)由黄河总体流向判断我国地势特点 。
(3)河口一龙门段黄河含沙量变 (多/少),主要原因是流经 高原。
(4)黄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分别写出一个产生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5)图中甲乙丙河段,既是地上河,又有凌汛现象的是 河段。
【答案】(1)太行山;渤
(2)西高东低
(3)多;黄土
(4)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滥砍滥伐、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答出任意一点,或意思相似即可得分)
(5)丙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图中山脉A是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是渤海,黄河自西向东注入该海。
(2)读图分析可知, 黄河总体流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可以判断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
(3) 读图分析可知,河口一龙门段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含沙量变多。
(4)黄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其中产生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是: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人为因素有:植被破坏严重、滥砍滥伐、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
(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位于黄河上游,乙位于中游,丙位于下游,其中丙河段既是地上河,又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有凌汛现象。
故答案为:(1)太行山;渤;(2)西高东低;(3)多;黄土;(4)自然因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人为因素:植被破坏严重、滥砍滥伐、过度垦殖、过度放牧。(5)丙。
【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2)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3)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等((自然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人为原因),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5)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阻塞河道引起的暂时涨水。受纬度的影响,黄河凌汛地段一般是发生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段,主要的也就是内蒙古、宁夏、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七下·安次期末)要想使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合理载牧
C.提高植被覆盖率 D.陡坡垦荒,扩大耕种面积
2.(2022七下·安次期末)黄土高原急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山体滑坡
C.森林过度砍伐 D.旱涝
(2022八上·平南期末) 读我国某地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这种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4. 这种民居分布在该地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 ②能防雨防潮湿 ③避免地震 ④气候干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这种民居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沙进人退 B.干旱严重,草场退化
C.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D.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2022七上·芝罘期中) 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有些民俗的形成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
6. “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山歌出现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7. 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8.(2022·大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多孔隙②地表植被茂盛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七下·沂源期末) 陕西省榆林市,曾经是“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建设,今日的榆林林木覆盖单从0.9%增加到34.8%。总书记曾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视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形成榆林地区“房屋埋压人移走现象的主要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多高山峡谷,地表起伏大
B.冬春季节多偏北风
C.地面植被稀疏,沙尘容易被刮起
D.靠近沙漠等沙尘源地
10. 从图中信息可知,榆林发展能源化工最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水资源丰富 B.夏季高温
C.风能资源丰富 D.煤炭资源丰富
11. 由材料可知,近几十年来,榆林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2.(2022七下·安次期末)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下列农业生产方式比较适合当地特征的是( )
A.大面积种植水稻
B.发展咖啡、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C.种植耐旱作物
D.大量毁林开荒,扩大种植面积
(2022七下·封开期末)“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当年毛泽东描写的地方,最可能位于是( )
A.黄土高原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4. 诗中描述的大河最可能指的是( )
A.珠江 B.黄河 C.黑龙江 D.尼罗河
15.(2022八下·乾安期末)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
A.开垦耕地 B.修建水库 C.植树种草 D.减少降水
二、综合题
16.(2022七上·莱州期末)读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2)两地都有丰富的 (能源),但是因为不合理的开采曾经都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①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3)黄土高原典型的传统民居为 ,黄土高原地表特征为 ; ②是黄河的主要支流 。
(4)“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诗节选)。
诗中杜陵现位于西安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 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 ,加之多风,蒸发旺盛。
(5)“黑土地”和“黄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水稻和谷子,东北地区大米品质优且是全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种植纬度高的原因是 (从气候角度分析)。
(6)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开始披上绿装。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关于其原因,玲玲与贝贝有不同观点,根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要求,你赞成谁? 。
17.(2022七下·沂源期末)读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市、A 省和B 省三个省区的部分地区。该区域所在的主要地形区是 高原和 盆地。
(2)图示长江河段可为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提供 、 等。
(3)西安所在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列举一项治理措施 。
(4)A省区的粮食作物以 为主,作物熟制主要是 。
(5)根据图中信息,列出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两个优势条件 , 。
18.(2023八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期末)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山脉A是 ,黄河注入地B是 海。
(2)由黄河总体流向判断我国地势特点 。
(3)河口一龙门段黄河含沙量变 (多/少),主要原因是流经 高原。
(4)黄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分别写出一个产生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5)图中甲乙丙河段,既是地上河,又有凌汛现象的是 河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载牧,提高植被覆盖率,ABC不合题意;陡坡垦荒,扩大耕种面积是不合理的,会造成水土的进一步流失,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答案为:D。
【点评】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措施:
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轮耕轮牧,缓坡修梯田、沟谷修建拦土大坝和水库。
②改良农作物品种,种植耐旱作物,减少需水量。
③提高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的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源浪费。
④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2.【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A正确;BCD错误;排除BCD,选A。
【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答案】3.B
4.C
5.D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点评】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居民,古老的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陕北文化。
3.读图可知,图中民居建筑为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故答案为:B,排除ACD。
4.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不易崩塌,①正确;气候干燥,降水较少,④正确;窑洞分布区的黄土高原,黄土易受到流水侵蚀,不能防雨防潮湿 ,也不能避免地震,②③错误,排除ABD,故答案为:C。
5.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D正确;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土地盐碱化等并非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排除ABC,故答案为:D。
【答案】6.A
7.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信天游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民间剪纸,剪纸以它特有的文化风韵,融古文化之精髓与历代劳动艺人智慧之结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谓民族艺术之瑰宝。
6.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该词描写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7.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民歌,二人转发源于东北地区,京东大鼓产生于河北省香河和宝坻一带的农村地区,广西盛行对山歌。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8.【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加上该地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所以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故①③正确;地表植被茂盛不属于黄土高原的特点;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不属于自然原因,故②④ 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答案】9.A
10.D
11.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9.榆林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无高山峡谷,地表起伏小,A错误;冬春季节多偏北风,B正确;地面植被稀疏,大风天气多,沙尘容易被刮起,C正确;靠近北部内蒙古沙漠等沙尘源地,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
10.读图可知,榆林煤炭资源丰富,D正确。榆林临近黄河,水资源充足;接近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但是二者均不是发展能源化工最主要的有利条件,AC错误;与夏季高温无关,B错误。故答案为:D。
11.材料中“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建设,今日的榆林林木覆盖单从0.9%增加到34.8%”,且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北部穿过,该区域相对降水较多,所以榆林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的是林地,B正确,C错误;耕地、建设用地增加会加剧植被破坏,AD错误;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导致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降水总量少。黄土高原水资源少,不适合水稻的生长,故A选项错误;咖啡、橡胶为热带经济作物,该地为温带,故B选项错误;黄土高原降水总量少,适于发展耐旱作物,故C选项正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更严重,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答案】13.A
14.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点评】(1)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13.我国北方地区1月气温在0℃以下,才会呈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观,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A正确;江南丘陵、云贵高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排除BD;青藏高原位于我国青藏地区,排除D;故答案为:A。
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诗中描述的大河最可能指的是黄河,B正确;珠江位于我国南方无万里飘雪,排除A;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长城,排除C;尼罗河位于非洲,排除D;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水土流失是由天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加上坡度大,降水多,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所以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以保持水土,开垦耕地易导致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可以增水汽,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人们也无法减少降水,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6.【答案】(1)北方地区
(2)煤炭;水土流失
(3)窑洞;千沟万壑或沟壑纵横;渭河
(4)春;降水少,升温快
(5)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6)贝贝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都位于奉岭一淮河以北,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主要是黑土地和黄土地。
(2)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土高原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多为露天煤矿,开采成本低,被称为“乌金高原”,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图中①地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雨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加上人类陡坡耕种、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因此黄土高原一遇暴雨,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造成其地表景观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典型的传统民居为窑洞,黄土高原地表特征为沟壑纵横。②是黄河的主要支流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4)图中可知,西安市主要种植的是冬小麦(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春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区春季时雨带尚未进入北方地区,降水少,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春季的旱灾严重。
(5)东北地区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夏季比世界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其热量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地势崎岖,坡度较大的地方,应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发展林果业生产,保持水土。在黄土高原的缓坡地带可以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水平梯田减小了坡度,可以使土不下坡,水不下流;在黄土高原的沟谷地带修建土坝、护坡坝,打坝淤地,保塬护坡固沟,阻挡泥沙下泄,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赞成贝贝的说法。玲玲的说法是治理云贵高原生态问题的措施。
【点评】(1)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2)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17.【答案】(1)四川;陕西;黄土;四川
(2)水资源;水能资源(水运等)
(3)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4)水稻;一年两熟
(5)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为四川省,B为陕西省;西三角经济圈的主要地形区是北部的黄土高原和南部的四川盆地。
(2)读图可知,图示长江河段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另外长江的水资源极为丰富,可推动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
(3)读图分析,西安所在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
(4)读图可知,A为四川省,处于南方,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四川省位于亚热带,作物熟制主要是一年两熟。
(5)读图可知,西三角经济圈铁矿、煤矿、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铁路运输发达,交通便利。这些都能推动西三角经济圈经济的发展。
【点评】(1)“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建立以重庆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
(2)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8.【答案】(1)太行山;渤
(2)西高东低
(3)多;黄土
(4)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滥砍滥伐、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答出任意一点,或意思相似即可得分)
(5)丙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图中山脉A是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是渤海,黄河自西向东注入该海。
(2)读图分析可知, 黄河总体流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可以判断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
(3) 读图分析可知,河口一龙门段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含沙量变多。
(4)黄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其中产生这一问题的自然因素是: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人为因素有:植被破坏严重、滥砍滥伐、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
(5)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位于黄河上游,乙位于中游,丙位于下游,其中丙河段既是地上河,又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有凌汛现象。
故答案为:(1)太行山;渤;(2)西高东低;(3)多;黄土;(4)自然因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人为因素:植被破坏严重、滥砍滥伐、过度垦殖、过度放牧。(5)丙。
【点评】(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2)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3)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等((自然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人为原因),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5)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阻塞河道引起的暂时涨水。受纬度的影响,黄河凌汛地段一般是发生在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段,主要的也就是内蒙古、宁夏、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