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望天门山
三年级上册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图片,大家能看到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图片,大家能看到什么呢?
我们看到了:
有太阳;
有山;
有船;
有人;
还有河水。
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到底是什么呢?
LOGO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我们先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望天门山
李白 〔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些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些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些重点词语解释一下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西边落日的地方悠悠驶来。
LOGO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点
评
总
结
LOGO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点
评
总
结
LOGO
认识以下汉字,会读,会写。
断 楚 至 孤 帆
课
堂
练
习
LOGO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诗文,默写《望天门山》。
课
后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