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题组一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1.(2022·长沙高一月考)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科学家也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硅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材料
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C.陶瓷、玻璃、水泥容器均不能贮存氢氟酸
D.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2.SiO2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硅酸盐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可用盐酸除去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中少量的碳酸钙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题组二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主创团队用石墨烯制作了在-20 ℃能发热4 h的智能服饰;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制作了高2.35 m、重量仅为10 kg的熊猫木偶,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能导热的金属材料
B.铝合金是密度较小的金属材料
C.碳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D.新型材料种类多、用途广
4.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 300 ℃条件下反应制得。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不可能是( )
A.制汽轮机叶片 B.制有色玻璃
C.制永久性模具 D.制造轴承
题组三 硅及其化合物
5.下列有关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6.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也相同
B.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C.二氧化硅中硅元素为+4价,二氧化硅具有氧化性
D.在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结合2个氧原子
7.关于下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SiO2+2CSi+2CO↑可推知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
B.由CaCO3+SiO2Ca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
C.由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可推知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D.H2CO3比H2SiO3受热易分解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
8.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B.硅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木材浸过水玻璃后,不易着火
D.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9.(2022·烟台高一期中)由粗SiO2制备纯SiO2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步骤Ⅱ的反应是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C.步骤Ⅱ中的稀硫酸可用CO2替代
D.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 Ⅲ,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
10.下列关于硅酸及其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硅酸是一种弱酸,可由其酸性氧化物SiO2与水化合而制得
B.硅酸盐是构成地壳中岩石的主要成分,黏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具有黏合性
D.SO2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胶状沉淀,说明酸性H2SO3>H2SiO3
11.(2020·浙江7月选考,24)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发生反应:Ca3SiO5+4NH4ClCaSiO3+2CaCl2+4NH3↑+2H2O
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能与SO2反应生成新盐
D.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SiO2
12.晶体硅是信息科学和能源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可用于制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等。如图所示流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填序号)。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W的用途很广,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是天然水的软化剂。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1 373~1 623 K反应,可生成化合物W,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三种气体在“节能减排”中作为减排目标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分别通入W溶液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1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探究焦炭还原二氧化硅。
已知: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CO2+2HCl+Pd↓(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使溶液变浑浊)。
(1)实验时要通入足够长时间的N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D中所盛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装置C、D中溶液均变浑浊,且经检测两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实验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 ℃),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接触水会发生化学反应;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物质 SiCl4 BCl3 AlCl3 FeCl3 PCl5
沸点/℃ 57.7 12.8 - 315 -
熔点/℃ -70.0 -107.2 - - -
升华温度/℃ - - 180 300 16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g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5)过量的氯气可以用石灰乳来处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1.D 2.C 3.A 4.B
5.C [A项,晶体硅常用作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实现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正确;C项,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能与F2、HF等物质发生反应,错误;D项,在加热条件下,硅单质能与氯气、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正确。]
6.C [在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结合,形成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不存在单个的二氧化硅分子,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比是1∶2,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形分子,结构不同,故A、D错误;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没有生成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不是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在高温下,二氧化硅能与单质碳反应生成单质硅和一氧化碳,硅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价,二氧化硅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
7.C [根据反应SiO2+2CSi+2CO↑分析,高温下碳的还原性比硅强,但不能说明C、Si的非金属性强弱,选项A错误;反应CaCO3+SiO2CaSiO3+CO2↑是在非水溶液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无法判断H2SiO3与H2CO3的酸性强弱,选项B错误;碳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说明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由此可知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选项C正确;H2CO3比H2SiO3受热易分解,仅能证明H2SiO3比H2CO3稳定,无法判断H2SiO3与H2CO3的酸性强弱,选项D错误。]
8.C 9.D
10.A [SiO2与水不反应,A项错误。]
11.D [Ca3SiO5可看作CaSiO3·2CaO,它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反应,生成CaSiO3、CaCl2、NH3和H2O,A正确;Ca3SiO5能够吸水,故需要密封保存,B正确;由于H2SO3的酸性强于H2SiO3,Ca3SiO5与SO2反应可生成CaSO3,C正确;Ca3SiO5与足量盐酸作用,析出H2SiO3沉淀,故所得固体产物主要是H2SiO3,D错误。]
12.(1)①②③ (2)SiO2+2CSi+2CO↑ (3)SiO2+Na2CO3Na2SiO3+CO2↑
(4)CO2 CO2、HCl
13.(1)避免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对实验产生干扰
(2)作安全瓶,防止倒吸 (3)澄清石灰水 PdCl2溶液 3SiO2+4C2CO2↑+2CO↑+3Si (4)无尾气吸收装置 (5)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浑浊
解析 (1)碳与二氧化硅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下碳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2)根据装置图可知,B装置可以作安全瓶,防止倒吸。(3)根据元素守恒,碳与二氧化硅反应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装置用来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D装置用来检验一氧化碳,所以装置C、D中所盛试剂分别为澄清石灰水、PdCl2溶液;若装置C、D中溶液均变浑浊,说明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生成,经检测两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SiO2+4C2CO2↑+2CO↑+3Si。(4)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5)验证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先将产生的CO2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混有的杂质气体,然后再通入硅酸钠溶液发生反应CO2+H2O+Na2SiO3===Na2CO3+H2SiO3↓,说明酸性:H2CO3>H2SiO3。
14.(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Cl2+SiSiCl4 (2)平衡气压,便于浓盐酸滴落 浓硫酸 干燥氯气 (3)四氯化硅沸点低,需要冷凝收集 (4)Al、P (5)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解析 (1)装置A制备氯气,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氯气,则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D中发生Si与氯气的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SiSiCl4。(2)A中g管可以使内外压强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流下;生成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首先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最后干燥氯气,则装置C中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四氯化硅沸点低,因此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冷凝收集四氯化硅。(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BCl3的沸点较低,蒸出四氯化硅时,BCl3也被蒸出;则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Al、P。(5)过量的氯气可以用石灰乳来处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