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31 21: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了解作者及有关的背景资料,积累“锲而不舍”“气冲斗牛”等常考词语。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揣摩体味文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重点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首《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被誉为“农民诗人”。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臧克家于1930—1934年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作为闻一多的学生,经常出入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其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他。闻一多回清华任教后,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甚深。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这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光辉事迹。
出处
背景
意图
背景链接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语文百宝箱
个人经历
1899年生于湖北浠水一“世家望族,书香门第”。1919年在清华读书时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学习美术,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8年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读读写写
梳头 抱歉 秩序( ) 深宵( )
伴侣( ) 小楷 硕果( ) 卓越( )
迭起( ) 澎湃( ) 大无畏 锲而不舍( )
目不窥园( ) 沥尽心血( ) 心不在焉( )
慷慨淋漓( ) 气冲斗牛( )
zhì

xiāo
shuò
zhuó
dié
pénɡ pài
“斗”在这里意为星宿名,所以读“dǒu”。
qiè
kuī

yān
kānɡ kǎi
dǒu
注意“失”要出头。
注意与“契(qì)”区别。
心中不安,觉得对不住别人。
字词清单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
衰微( )  兀兀穷年( ) 
群蚁排衙( ) 校补( ) 
赫然( ) 迥乎不同( )
shuāi


jiào

jiǒnɡ
识记字词补充归纳
多音字
( )漂白
( )漂亮
( )漂泊

piǎo
piào
【串句记忆法】校( )长到办公室找人校( )对材料。
xiào
jiào
piāo
( )地壳
( )贝壳

qiào

( )气冲斗牛
( )斗争

dǒu
dòu
读qiào时,多用于书面词语,如“金蝉脱壳”。
作名词时,读xiào;作动词时,读jiào。
籍( )典籍
藉( )狼藉


炯( )炯炯有神
迥( )迥乎不同
宵( )深宵
霄( )云霄
jiǒnɡ
jiǒnɡ
xiāo
xiāo
还有一个读音为jiè,慰藉。
【口诀记忆法】整日忙碌,无暇( )读书;思绪远游,遐( )想联翩;玉无杂质,则无瑕( )疵。
xiá
xiá
xiá
明亮的样子。
形近字
锲而不舍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形容埋头读书。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心不在焉
语出《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含褒义。
汉代董仲舒专心苦读做学问,连家中园圃的景色都无暇去看上一眼。
词语集注
含贬义。
连一连
群蚁排衙
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赫然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不要误解为“形容数量很多”。
也作“迥然不同”。
斗、牛均为星宿名,借指天空。
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7):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的言论和行动,表现了他务实勤奋、谦虚淡泊的品质。
第二部分(8—20):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的特点。
整 体 感 知
自由读课文,说一说:文章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
学者
方面
革命家
方面
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闻一多先生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
学 者
民主战士
开头两段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两段话运用了引用和对比的写作手法。开门见山,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和原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及谦逊的人品。
课 文 讲 解
作为学者
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试简要说明。
重点介绍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和学术成果。
治学目的:寻求解决民族衰微问题的药方。
治学态度:严谨。
治学精神: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学术成果:硕果累累。
品味第4段“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一句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字写得多而工整,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为学者
作为学者
试简要说明第5段的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说”与“做”的原则——“做了再说”,总结其作为学者的“卓越”贡献;在结构上,既照应开头,又是对上文的总结。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作为学者
第4—6段作者将闻一多先生写成《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作为例子,这样写有何用意?
①将闻一多先生写成的三本书作为例子,显示了他毫不张扬、谦虚淡泊的品质,表现了他一丝不苟、潜心贯注的治学态度。
②使成绩的斐然与品质的谦逊形成对比,突显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说”与“做”的原则——“做了再说”和“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第7、8两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这两段为过渡段。第7段通过议论总结上文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说”和“做”的情况,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第8段领起下文,由学者过渡到革命家。
作为革命家
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时的“说”又包含什么内容?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说”是指对革命的宣传、动员和对反动派的揭露、斥责,这部分的“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的斗争精神、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品德。
明知局势紧张,闻一多先生仍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用事实说明闻一多先生“说”了必“做”,而且“做”比“说”更坚决。局势的紧张与闻一多先生的大义凛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他说到做到的品质。
作为革命家
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的两句话在内容上点明全文的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照应。
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再如,抓住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本文作者在选材方面,讲究材料的典型性,即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对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情况加以描述;对“作为革命
这篇文章在选材方面有什么特点?
深 入 探 究
家的方面”,则选取了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闻一多先生经历丰富,著作等身,作者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但作者从大量材料中只选取了这六件事,就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了出来。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说了就做”。在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格,只要是正确的事情,说了就一定要做到,不食言,不失信。
在学习中,我们要像闻一多先生一样潜心学问、心无二用,而不要只做嘴上功夫。知识带给我们的乐趣是无价的,学习知识是为了充实我们的头脑,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为了获取世俗的名利地位。所以,当我们在学问上有所收获时,说与不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1.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下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写 作 特 色
2.夹叙夹议,前后照应。
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搭建文章结构的。第1、2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7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8、9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领,最后两段则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除了夹叙夹议的写法外,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
多种方式的照应,形成一种气势,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而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卓越的学者
大勇的革命家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写作《唐诗杂论》
写作《楚辞校补》
写作《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结构梳理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主旨归纳
赞颂闻一多的诗文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引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原始人有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你自己!/遗烬里爆出新中国!
——朱自清《悼一多》
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记得是个姓夏的木刻家所刻),闻先生口噙烟斗,回头凝视,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爆发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汪曾祺《修髯飘飘》
拓展延伸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
朱彦夫,1933年生,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曾荣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称号。
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当时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与敌军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恶劣天气里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仅有他一人生还。但他身负重伤,昏迷93天,先后经历47次手术,被截去四肢,失去左眼,右眼视力仅剩0.3。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颁奖词: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头发凌乱”
“睡得很少”等细节,就表现了他刻苦的治学精神。请你也运用细节
描写来刻画一个人物。
课文在线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
一课一得
(1)选取独特而典型的角度:①写肖像细节,如“凌乱的头发”“浓浓的眉毛”等;②写语言细节,如一句标志性的话语;③写动作细节,如“掖好被子”“抚摸头”等。
(2)善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让描写更形象生动。
写作实践
清晨醒来,我随手拿起闹钟看了一眼,天哪!快迟到了!我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校服往身上一套,急匆匆地洗漱完,提起书包就往外冲。“早饭……”妈妈从后面追了过来,一手把鸡蛋和牛奶往我的书包里塞,一手帮我整理没来得及梳理的头发。等我出了门,还听见妈妈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慢点儿,当心摔跤!早饭别忘了吃!”
“把鸡蛋和牛奶往我的书包里塞”“帮我整理没来得及梳理的头发”,这些动作细节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爱。
写作策略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