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宋.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建国以来中国经历的 七次核威胁
第一次:1950年~1953年朝鲜危机美国在半岛部署核武器
第二次:1955年金门马祖危机美国要对中国大规模核攻击
第三次:1958年炮击金门美国扬言欲让厦门变成第二个广岛
第四次:越南战争期间美国计划向中苏使用核武器
第五次:英国也想使用原子弹攻击中国
第六次:1963年美国欲打击中国核设施
第七次:1969年珍宝岛冲突苏联欲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核武器实际上是保证和平的最有力柱石。有核国家根据自身的核弹数量和打击方式,享有不同的地位。当你有1枚核弹的时候, 你就是恐怖轴心;当你有10枚核弹的时候,你是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当你有100枚核弹的时候,你是维持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当你有500枚核弹的时候,你是国际秩序重要参与者; 当你有超过1000枚核弹时候,你就是全球和平稳定的基石,也是国际规则的创立者。中国目前就是全球和平稳定的基石,国际规则的创立者。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 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邓稼先 (1924—1986) 1948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振宁 (1922-)原籍安徽,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中国获诺贝尔奖第一人。
曾三次救邓稼先,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 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 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1.看拼音写词语。
diàn jī yáo yán yuán xūn
jū gōng jìn cuì k gē k qì jiā yù hù xiǎo
fēng máng bì lù fù rú jiē zhī
奠基 谣言 元勋
鞠躬尽瘁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2.把各部分和大意连线。( 完成未连接的线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
在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显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在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引出邓稼先。
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总结全文。
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和严谨精神
把握内容:
1.读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思考:
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朗读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两人最本质的区别
( 从文中找出词语进行概括 )
②文中为什么要写到奥本海默?
(方法指导:这是一种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 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意在突出邓稼先对中国历史的杰出贡献。
(异)
(异)
(异)
(同)
(同)
(同)
美国
中国
原子弹设计领导人
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
相当
美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锋芒毕露
最不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真诚坦白
“纯”、朴实
2.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奥本海默 ,而稼先 。
文章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 ,更加鲜明地突出了 。
性格和为人
锋芒毕露
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对比
邓稼先的性格品质与奉献精神
点拨运用(2分钟)
对比手法
作用: 可以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示例:
第三部分运用 对比 的手法,奥本海默 锋芒毕露 ,而稼先 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 性格和为人 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的 性格品质与奉献精神 。
答题模式:
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A和B对比,更加鲜明地突出A……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
当堂训练(10分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邓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zhì yǒu( )。
②当初xuǎn pìn( )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
③他在美国是一个fù rú jiē zhī( )的人物。
④“jū gōng jìn cuì(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⑤是无数k gē k qì( )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⑥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dāng zhī wú kuì
( )。
⑦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fēng máng bì lù( )。
⑧有一位长期以来 xi ǎ n wéi rén zhī ( )的科学家。
挚友
选聘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可歌可泣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鲜为人知
2.下列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张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 当之无愧 的。
B 他的事迹,如此的感人,我们觉得应该 可歌可泣 。
C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 锋芒毕露 。
D 当时他是美国 家喻户晓 的人物。
3.体会下列句子的 手法及作用 。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的原子弹工程。
B
答:运用 对比 手法,客观分析了只有中国的 传统文化背景 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 品格高尚 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 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 ,才能为民族的发展做出 巨大的贡献 。
自学检测一(6分钟)
结合课文说说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开始研究
② 1958 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③ 1985 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
“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贡献之大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⑤ 1971 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 1982 年,“我不能走”。
没有私心
勇敢、
公正无私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点拨运用(2分钟)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结合人物身份分析。
2. 结合具体事件/情节分析。
如 第三部分中7、8段 中所写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事业的执着,他的勇敢,他的无私无畏。
3.结合具体人物描写方法分析。
A、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
B、间接描写: 化用文中对人物评价的词句。
如第 三部分第5段 中对邓稼先评价的词句,“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
自学指导二(5分钟)
1.课文第五部分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下面这段话哪些是长句哪些是短句?总结这段文字的句式特点?
①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的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自卫武器引导道理世界先进水平。
②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③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自学检测二(5分钟)
1.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C.他在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D.“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对比
C
排比
引用
2.课文第五部分结尾处引用 “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与第一部分相呼应,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中, 把他的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 展现了邓稼先远大的志向、 赤诚热烈的爱国热情、无私奉献的精神, 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表达作者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之情。
3.下面这段话哪些是长句哪些是短句?总结这段文字的句式特点?
①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的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自卫武器引导道理世界先进水平。②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③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长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①句是长句, ② ③句是短句。
句式多变,有时句式整齐,有时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形成 一种交错美。
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
短句显得活泼,节奏明快。
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课堂小结(1分钟)
1.邓稼先是一个忠厚朴实、_________、没有私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超的技术、对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人。
2.《邓稼先》一文写法很奇特,“奇”在句式颇具特色:( 有时句式整齐,有时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 )。
真诚坦白
高度的责任感
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当堂训练(10分钟)
阅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回答下列问题:
1.本部分主要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邓稼先什么精神?
2.标题“我不能走”有什么作用?
一次实验出现意外,邓稼先坚持不愿离开。表现了他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不能走” 运用人物语言,彰显人物性格,表现了邓稼先坚守工作岗位,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
3.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为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选择的人生道路。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由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