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之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周恩来救国济世的抱负。 2.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之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难点:感受周恩来救国济世的抱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突破措施:通过悬念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然后带着疑问阅读文本,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地方阅读批注,从国家领土、国民生活感受到中华不振,再结合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加深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从而理解小小恩来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为祖国民族繁荣而努力的理想。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时间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片头 出示课题、版本、讲师信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介绍课题版本信息,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什么。
任务一 :悬念导入,出示问题。 1.悬念导入:修身课上,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当时的周恩来年仅12岁,为什么小小年纪会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我们一起去文中去探寻答案。 2.出示问题:默读课文11-16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少年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的句子,并说一说你的感悟。(出示课文) 通过悬念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然后带着疑问默读文本,自读找寻原因说感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角色。
任务二 :“国土沦陷”耳闻目睹“中华不振” 学生展示: 伯父劝说:我从伯父的劝中说读懂了在当时,被外国人占据了的中国领土,中国人是不能随便去玩的,惹出麻烦是无处说理的;感受到国土沦陷,人民毫无地位可言。 租界的不同:我从15自然段知道外国人占据的中国领土上,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都是外国人。感受到中国人的出行是受到限制的,毫无自由可言。 3.巡警局门前:巡警局门口,面对失去亲人的中国妇女哭诉,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妇人。中国巡警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同胞撑腰?围观的人为什么不敢说话?从中我感受到当权政府的奴性和人民的软弱。 小结:国土沦陷,人民毫无地位,出行受到限制,当权政府的奴性和人民的软弱就是伯父口中的“中华不振”。 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了找出了国土沦陷、人民没有自由、被欺辱了也只能忍受。而后两个场景的目睹也再一次印证了伯父所说的话,正是由于“中华不振”学生此刻根据文本初步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任务三:灰暗历史印刻中华不振! 拓展资料: 打开历史,查询资料,究其原因,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屈辱史便一幕幕展现于我们眼前。(镜头回放式) 1839年鸦片进入中国市场,迷人心性,毒害苍生。林则徐奉旨虎门销烟,成了列强侵华的导火索。 1840年鸦片战争,清朝有着近百万的兵力,而英国靠着28条军舰,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就让我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款两千一百万两的白银。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军不过两万多,就直接长驱直入北京首都杀人放火,万园之园“圆明园”,也未能逃脱列强的魔爪,他们能拿的就拿,不能拿就砸。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啊,这个举世闻名的建筑奇迹最后变为灰土瓦砾。 1894年,甲午战争我国惨败,一个小小的岛国竟然把我国当时最强的北洋海军打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辽东台湾被割让,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在旅顺展开大屠杀,从未出生的婴儿,妇女,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全部被屠戮,短短四日,两万多同胞被杀害,鲜血染红了整个城市。 1900年英美法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所谓的八国联军,悍然侵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一时间,古老的北京城,满目疮痍,遍地哀嚎,腐朽的清王朝向列强乞和,1901签订《辛丑条约》,那些触目惊心的条约字字诛心,赔银四亿五千万两,加上利息,共九亿八千多万两。北京东郊民巷成为使馆区,各国驻兵管理,中国人一概不得居住。而各大沽炮台,一律削平。而那些爱国的将士却被当作罪臣杀害。永远禁止中国人参加任何反对外国的组织,违者皆斩。条约里的每一个字把中国的主权和尊严碾压得稀碎,整个国家进入了至暗时刻。弱国无外交,更不要妄想国家人民的安全。 1903年8月旧金山的驻华使馆的武官谭锦镛在大街上被美国的警察辱骂“中国人,黄皮猪”,在亮明自己的驻华官的身份后仍然被群殴,绑在大桥的栏杆上,桥上人来人往,谭锦镛被绑了一晚上。后来使馆出面,要美国警方道歉,但是他们不但不道歉,更不惩处肇事者,国家羸弱,人民毫无尊严,谭锦镛最后选择跳海自尽。 从1840年开始,一次次地战败,一次次地乞和,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署,华夏民族在那段灰暗的历史中哀嚎长鸣,山河动荡,民生痛苦。中华不振啊! 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839年开始到1903年,国家和人民历经了一次又一次迫害,列强在我华夏土地上肆意妄为,人民的生命被践踏,财产被掠夺。从文本走进历史,看着那一幕幕屈辱画面,学生对于“中华不振”的理解更加深入。赔款越来越多,土地一块块流失,同胞被无情杀害,学生的爱国之情被点燃,也激起了他们的斗志。
任务四:总结课堂,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总结原因: 落后就要挨打,旧中国的积贫积弱深深地烙印在少年恩来的心里,他明白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挽回失去的尊严,于是他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悬念留白: 而周恩来又是怎样为之奋斗一生的,下来我们从他的少年、中年、晚年去探寻。(阅读周恩来的相关书籍) 殷切寄语: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未来的你们,要奋起读书,复兴中华。 通过前面的层层探寻,了解到少年恩来立志的原因是“中华不振”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这个年仅12岁的少年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而后一生又是如何为之奋斗的?课后留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解体,能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
作业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左顾右盼:____________ 惩处:__________ 2.“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这一带”指____________。“热闹非凡”反衬出别处的____________。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过得________,而中国人自己却过得_________,这一切都是因为“____________”。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使我深受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强则国强,伴着祖国繁荣发展的主旋律,立下你的读书誓言:仔细想一想,你为什么而读书?说说自己读书的目的和理由,联系生活,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后配套习题是为巩固本堂课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能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养成独立的思维品质。本课课后习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阅读理解形式,从词、句、段,灵活呈现,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的激愤化为对于自己的目标思考,从而付诸于实践,真正地把教学延申到学生的成长。
教学总结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这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典型的代表篇目。本微课选取此课第二课时,重点探寻少年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的原因。采用悬疑导入,年仅12岁却能有如此远大志向,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求知欲。接着学生自渎课文找寻周恩来立志原因。学生从文本找到少年耳闻目睹“中华不振”,而此时对于“不振”的理解还仅仅限于课文的文字表面。接下来结合历史的资料,镜头回放整个1839年到1903年的历史,每一帧画面都是民族的屈辱,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此刻对于“中华不振”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少年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最后悬疑留白结束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最后加上课后的配套练习,巩固当堂课的知识,也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为何而读书,教育是有温度的,温度就体现在教育不只停留于课堂,而是延申学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