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31 17:54:40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不得语(màn) B.中庭地白树栖鸦(xī)
C.纤纤擢素手( zhuó) D.札札弄机杼(shù)
2.《迢迢牵牛星》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
A.泣涕零如雨 B.相去复几许 C.脉脉不得语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汉宫:这里指汉代皇宫。)
B.纤纤擢素手(素:素雅。)
C.轻烟散人五侯家(五侯:五家权贵豪门。)
D.泣涕零如雨(零:落下。)
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是(  )
A.这两句诗写的是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
B.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C.诗句采用了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
D.这两句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
5.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6.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春城无处不飞花(  )。
A.昆明市 B.长春 C.春天的京城 D.普洱市
(2)皎皎河汉女 (  )。
A.明亮而皎洁 B.明白,清楚 C.分明 D.河的名称
(3)终日不成章(  )。
A.文章 B.章程 C.指花纹 D.章节
7.《十五夜望月》中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最相近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 B.冷露无声湿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 D.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诗歌鉴赏
读古诗,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结合古诗,解释下列字词。
迢迢:   
素:   
盈盈:   
脉脉:   
9.本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   又可称为   节。
10.诗中描写织女饱受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1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大量叠词,既能增强节奏,又能使人物形象生动。
B.诗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眼前所见,又有作者的想象。
C.诗歌着眼于织女,表现她美丽勤劳又饱含离愁的形象特点。
D.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出自宋代萧统所编的《文选》
12.诗中说织女“终日”织布,为何却“不成章”?
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13.将古诗补充完整。
14.本诗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我们可以从      等处看出来。
15.诗的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是我们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
16.你认为哪句诗与“不知秋思落谁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7.课内阅读。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   ,第三、四句写   ,   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三、语言表达
18.诗歌《迢迢牵牛星》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脉脉不得语(màn改mò);不正确;
B:中庭地白树栖鸦(xī改qī);不正确;
C:正确;
D:札札弄机杼(shù改zh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了对过渡句的辨析。《迢迢牵牛星》全诗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意思是: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绿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这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
故答案为:B
【点评】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以及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3.【答案】D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
A:错误。日暮汉宫传蜡烛:意思是到了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汉宫:这里指唐代皇宫。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B:错误。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洁白。出自作品《迢迢牵牛星》。
C:错误。轻烟散人五侯家: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对古诗句中词语的理解。分析时要结合诗句表达的意思,再确定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4.【答案】B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选项判断正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诗写的是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诗句采用了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这两句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由此可见,ACD理解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与运用。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
5.【答案】B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意思:清明时这天,细雨纷纷飘洒着,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像丢了魂魄一样向前赶路。写的是清明节。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意思: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写的是梅雨时节,与传统节日无关。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写的是重阳节。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思: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写的是春节。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6.【答案】(1)C
(2)A
(3)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诗句理解字义。
(1)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2)皎皎河汉女: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皎皎:明亮而皎洁
(3)终日不成章: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章:指花纹。
故答案为:(1)C
(2)A
(3)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
7.【答案】A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意思: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A:“中庭地白树栖鸦”意思: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B:“冷露无声湿桂花 ”意思: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 ”意思: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
D:“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答案】8.形容遥远;白皙;清澈的样子;相视无言的样子
9.七夕;乞巧
10.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1.D
12.织女虽“终日”织布,但内心饱受相思之苦,无心织布之事,因此“不成章”。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词的能力,平时也要积累和识记。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诗句及意思。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诗句、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8.“迢迢牵牛星”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迢迢”:遥远的样子。“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洁白。“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故答案为:形容遥远;白皙;清澈的样子;相视无言的样子
9.“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从“牵牛星”和“织女星”可知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可称为“乞巧节”
故答案为:七夕、乞巧
10.“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故答案为: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BC正确。D: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出自南朝萧统所编的《文选》。故“宋代” 错误。
故答案为:D
12.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
故答案为:织女虽“终日”织布,但内心饱受相思之苦,无心织布之事,因此“不成章”。
【答案】13.中庭地白树栖鸡,今夜月明人尽望,
14.秋天;杜花;秋思
15.地白;清冷寂静
16.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3.从下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可知上句答案。从下句“ 不知秋思落谁家”可知上句答案。书写时要注意“庭”不要写成同音字“廷”。
故答案为:中庭地白树栖鸡,今夜月明人尽望。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秋景,我们可以从“杜花”“秋思”等处看出来。
故答案为:秋天、杜花、秋思
15.“中庭地白树栖鸡,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故答案为:地白、清冷寂静
16.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与题干相符。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是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故答案为:B
17.【答案】(1)白昼;夜晚;日暮
(2)不可以。因为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写出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那么皇宫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刻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败。
(3)“传”字用得妙。它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4)禁火,只吃冷食,祭扫等。
【知识点】诗;寒食
【解析】【分析】(1) 飞花、御柳斜,属于白天看到的景象; 日暮,是时间上的提示,也是一个转折点。
(2) “无处不” 属于双重否定表强调,而“处处都”属于一般陈述,无强调效果。
(3)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句意是:皇帝特许重臣“五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一个“传”字, 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所以这个字用的比较精妙。
(4)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故答案为:(1)白昼、夜晚、日暮;
(2)不可以。因为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写出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那么皇宫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刻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败。
(3) “传”字用得妙。它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4) 禁火,只吃冷食,祭扫等。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根据提问,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属于什么时间段。
(2)本题考查炼句、炼词的能力。 “无处不” 与 “处处都” 属于近义短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的差异是解答的关键。
(3)本题考查炼字能力。根据提问, 哪个字用得妙,这就需要用鉴赏的眼光,去发现表达效果奇妙的一个字来进行赏析。
(4)本题考查对文化知识中风俗习俗的理解能力。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18.【答案】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意,带着问题整体感知,找到答案。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这是诗中眼见之实景。
故答案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 / 1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不得语(màn) B.中庭地白树栖鸦(xī)
C.纤纤擢素手( zhuó) D.札札弄机杼(shù)
【答案】C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脉脉不得语(màn改mò);不正确;
B:中庭地白树栖鸦(xī改qī);不正确;
C:正确;
D:札札弄机杼(shù改zh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2.《迢迢牵牛星》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
A.泣涕零如雨 B.相去复几许 C.脉脉不得语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了对过渡句的辨析。《迢迢牵牛星》全诗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意思是: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绿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这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
故答案为:B
【点评】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以及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暮汉宫传蜡烛(汉宫:这里指汉代皇宫。)
B.纤纤擢素手(素:素雅。)
C.轻烟散人五侯家(五侯:五家权贵豪门。)
D.泣涕零如雨(零:落下。)
【答案】D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
A:错误。日暮汉宫传蜡烛:意思是到了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汉宫:这里指唐代皇宫。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B:错误。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洁白。出自作品《迢迢牵牛星》。
C:错误。轻烟散人五侯家: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对古诗句中词语的理解。分析时要结合诗句表达的意思,再确定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是(  )
A.这两句诗写的是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
B.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C.诗句采用了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
D.这两句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
【答案】B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选项判断正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诗写的是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诗句采用了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这两句诗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由此可见,ACD理解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与运用。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
5.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答案】B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意思:清明时这天,细雨纷纷飘洒着,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像丢了魂魄一样向前赶路。写的是清明节。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意思: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写的是梅雨时节,与传统节日无关。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写的是重阳节。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思: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写的是春节。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6.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春城无处不飞花(  )。
A.昆明市 B.长春 C.春天的京城 D.普洱市
(2)皎皎河汉女 (  )。
A.明亮而皎洁 B.明白,清楚 C.分明 D.河的名称
(3)终日不成章(  )。
A.文章 B.章程 C.指花纹 D.章节
【答案】(1)C
(2)A
(3)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诗句理解字义。
(1)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2)皎皎河汉女: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皎皎:明亮而皎洁
(3)终日不成章: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章:指花纹。
故答案为:(1)C
(2)A
(3)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
7.《十五夜望月》中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最相近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 B.冷露无声湿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 D.不知秋思落谁家
【答案】A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意思: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A:“中庭地白树栖鸦”意思: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B:“冷露无声湿桂花 ”意思: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 ”意思: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
D:“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二、诗歌鉴赏
读古诗,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结合古诗,解释下列字词。
迢迢:   
素:   
盈盈:   
脉脉:   
9.本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   又可称为   节。
10.诗中描写织女饱受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1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大量叠词,既能增强节奏,又能使人物形象生动。
B.诗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眼前所见,又有作者的想象。
C.诗歌着眼于织女,表现她美丽勤劳又饱含离愁的形象特点。
D.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出自宋代萧统所编的《文选》
12.诗中说织女“终日”织布,为何却“不成章”?
【答案】8.形容遥远;白皙;清澈的样子;相视无言的样子
9.七夕;乞巧
10.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1.D
12.织女虽“终日”织布,但内心饱受相思之苦,无心织布之事,因此“不成章”。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词的能力,平时也要积累和识记。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诗句及意思。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诗句、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8.“迢迢牵牛星”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迢迢”:遥远的样子。“纤纤擢素手”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洁白。“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故答案为:形容遥远;白皙;清澈的样子;相视无言的样子
9.“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从“牵牛星”和“织女星”可知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可称为“乞巧节”
故答案为:七夕、乞巧
10.“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故答案为: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BC正确。D: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出自南朝萧统所编的《文选》。故“宋代” 错误。
故答案为:D
12.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
故答案为:织女虽“终日”织布,但内心饱受相思之苦,无心织布之事,因此“不成章”。
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13.将古诗补充完整。
14.本诗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我们可以从      等处看出来。
15.诗的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是我们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
16.你认为哪句诗与“不知秋思落谁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答案】13.中庭地白树栖鸡,今夜月明人尽望,
14.秋天;杜花;秋思
15.地白;清冷寂静
16.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13.从下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可知上句答案。从下句“ 不知秋思落谁家”可知上句答案。书写时要注意“庭”不要写成同音字“廷”。
故答案为:中庭地白树栖鸡,今夜月明人尽望。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秋景,我们可以从“杜花”“秋思”等处看出来。
故答案为:秋天、杜花、秋思
15.“中庭地白树栖鸡,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故答案为:地白、清冷寂静
16.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与题干相符。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是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故答案为:B
17.课内阅读。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   ,第三、四句写   ,   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答案】(1)白昼;夜晚;日暮
(2)不可以。因为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写出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那么皇宫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刻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败。
(3)“传”字用得妙。它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4)禁火,只吃冷食,祭扫等。
【知识点】诗;寒食
【解析】【分析】(1) 飞花、御柳斜,属于白天看到的景象; 日暮,是时间上的提示,也是一个转折点。
(2) “无处不” 属于双重否定表强调,而“处处都”属于一般陈述,无强调效果。
(3)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句意是:皇帝特许重臣“五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一个“传”字, 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所以这个字用的比较精妙。
(4)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故答案为:(1)白昼、夜晚、日暮;
(2)不可以。因为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写出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那么皇宫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刻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败。
(3) “传”字用得妙。它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4) 禁火,只吃冷食,祭扫等。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根据提问,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属于什么时间段。
(2)本题考查炼句、炼词的能力。 “无处不” 与 “处处都” 属于近义短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的差异是解答的关键。
(3)本题考查炼字能力。根据提问, 哪个字用得妙,这就需要用鉴赏的眼光,去发现表达效果奇妙的一个字来进行赏析。
(4)本题考查对文化知识中风俗习俗的理解能力。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三、语言表达
18.诗歌《迢迢牵牛星》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答案】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意,带着问题整体感知,找到答案。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这是诗中眼见之实景。
故答案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