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重点中学2022-2023届高三1月6日线上考试
地理试卷
第 卷
选择题(共84分。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读上图1月10日某时世界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3小题
1.Q地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此时,甲地及其附近可能出现
A.连续性降水 B.温暖、阴雨 C.晴朗、寒冷 D.晴朗、温暖
3.P地洋流流向及类型分别为
A.东北流向西南、密度流 B.西南流向东北 、风海流
C.东北流向西南、风海流 D.西南流向东北、补偿流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
5.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
A.花岗岩 B.大理岩 C.页岩 D.砾岩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和降水量月份变化曲线图,回答6—7题
6.左图中铁路PQ建设时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B.气候干燥,沙尘飞扬
C.地表起伏,地质复杂 D.地势低洼,沼泽众多
7.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降水量的月份变化曲线,符合左图中Q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图中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①东侧是热带雨林 ②西侧是热带沙漠 ③东侧是热带季雨林 ④西侧是热带草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造成图中东、西两侧植被类型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下左图阴影部分是某种乔木在某大洲分布示意图,该乔木是分布在热量充足的沿海滩涂上,下右图为该大洲某岛等高线图,回答10-11小题。
10.该种乔木在大洲两岸分布纬度高低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11.右图中岛屿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欧洲最长的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从水循环的组成环节、分类及意义分析,该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3.关于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来源于太阳能
C.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
D.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下图为1950-2010世界及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其中没标数字的是世界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图完成14-15题。
14.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15.图中代表非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表数据为我国某内陆城市部分年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增长率和人口数量情况,读表完成16-17小题。
16. 表中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数字代号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该市的人口变化可能导致该市
①交通拥堵 ②用工紧张③环境污染 ④住房困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人口密度、某种工业企业规模及人均收入分别如下,据此回答18-19小题。
人口密度:甲>丁>丙>乙 企业规模:甲>丁>丙>乙 人均收入:甲>丁>丙>乙
18.图中某企业最有可能是
A.飞机制造厂 B.啤酒厂 C.机械厂 D.电子装配厂
19.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 B.较高的科技 C.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D.优美的环境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煤气净化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显示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缺陷。下图为焦炉煤气的干法净化生产流程图。据此回答20-21小题。
20.图中A、B两个工厂分别是
A.水泥厂 、硫酸厂 B.钢铁厂 、化肥厂
C.玻璃厂 、火电厂 D.造纸厂、硫酸厂
21.该生产流程的优点有
①粉尘去除率高 ②热回收利用率高③缓解臭氧层空洞 ④减少污染物质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乘火车沿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时,看到图中所示的草方格沙障景观。该种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读图完成22-23题。
22.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A.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B.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C.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23.在腾格里沙漠地区,牧民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读某岛屿等高线图回答24-25小题
24.该岛地表无河流,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5.考古证明,岛上曾出现重要的农耕区,其最有可能分布在该岛的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读同一时刻甲乙两区域昼夜状况分布图,完成26-28题。
26.关于甲、乙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北京的昼长短于沈阳 B.该日,直射点由北向赤道方向移动
C.该日,Q地对跖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 D.此日过后,M地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变大
27.图示时刻,关于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Q地肯定位于新的一天 B.M地位于旧的一天
C.新的一天的范围占三分之二 D.北京此时肯定位于新的一天
28.圣地亚哥(33°26′S、70°40′W)附近有一架飞机飞往M地所在的国家,走最近航线航飞行方向是
A.向西飞行 B.向东飞行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第 卷
综合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6分)
29.(16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50公里的线路中,大部分路轨铺设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路面上,穿过世界罕见的盐湖区,高寒低氧,干旱而多风沙,给设计和施工都带来很多困难。由内地运往西藏的物资一年约70万吨,过去这些物资几乎都是通过青藏公路运输,运费贵,时间长,浪费大,现在由铁路运到格尔木,每年可为国家节约运费200多万元。这段铁路有70%的长度穿越我国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这对年产100万吨的察尔汗钾肥厂和锡铁山铅锌矿的建设,将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光热条件优越,今后将不仅成为全国重要的化工基地,而且有极大的可能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糖料生产基地。因而青藏铁路的修建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某单位暑假组团到拉萨去旅游,负责人列了一份旅游必备清单,其中包括墨镜、防晒霜、长袖衣裤及羽绒服(不要带短袖)等。
材料三: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设青藏铁路的区位条件。(8分)
(2)分析材料二中必备清单中包括墨镜、防晒霜、长袖衣裤及羽绒服(不要带短袖)的原因。8分)
答案
一、 选择题
DBACBCBDCCCCBBAACBDABACDBDDC
二、 综合题
29. 答案:
1、 青藏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①地势高,冰雪覆盖,气候寒冷,多冻土,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铁路建设的自然因素②合理布局铁路网,使我国各个省、市、区都通铁路;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青藏铁路的建设可以使西藏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也可使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物资可以快速运达;③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青藏铁路的建设可使藏族同胞更方便地与全国人民交往,促进民族团结;④先进的科技作保证(8分)
2、 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光照强,紫外线辐射强,易晒伤皮肤,所以不能带短袖,要带墨镜、遮阳帽防晒霜;因为海拔高,地面辐射弱,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因此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所以夜晚温度很低,必须带羽绒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