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校期末线上测试高二地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校期末线上测试高二地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31 19: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动前】
高二地理线上期末测试
姓名: 学校: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我国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 9 月 23 日日落后 3 小时 30 分、北京时间 21 时 58 分,对当时地理纬度进行测定。读图回答1-2题。
1.若观测地位于洞庭湖畔,若想知道它的地理坐标,除了题于中需要的信息外,还需要测出
A.北极星的仰角 B.树的高度
C.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 D.地形的起伏
2.观测者所看小路的延伸方向是
A.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B.西北向转为东北向
C.东北向转为东南向 D.西北向转为西南向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
①板块张裂,地层下陷
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
③周围风沙的沉积
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距今 1000 年前以来气候稳定不变
B.距今 2000 年前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距今 6000 年前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
D.距今 8000 年前开始出现绿洲
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5-6题。
5.甲地
A.位于半湿润地区,气温低,冻融风化作用强
B.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温差大,物理风化显著
C.气候湿润,森林分布广,生物风化作用突出
D.人口稠密,酸雨危害大,化学风化作用明显
6.下列关于图中“非木之林”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构成“石林”的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B.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
C.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降水减少密切相关
D.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是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
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由图可知
A.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较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8.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A.河流入海口 B.山间河谷出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盆地中心
美国宇航局拍到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令人震撼,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下图为咸海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示意图及不同年份咸海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咸海流域水汽的主要来源及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
A.大西洋 盛行西风 B.太平洋 东南季风
C.印度洋 西南季风 D.北冰洋 极地东风
10.造成咸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①增强,④减少 B.②增强,⑤减少 C.③减少,④增强 D.②增强,⑥增强
2022年世界杯在卡塔尔顺利召开。读图,回答11-12题。
11.卡塔尔虽然三面临海,但气候干燥,境内无常年性河流,缺水特别严重。卡塔尔气候干燥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C.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12.下列气象灾害(我国)与上述气候成因类似的是
A.梅雨 B.伏旱 C.台风 D.春旱
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常用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来计算,用水平衡等值线的方式表示。读全球水平衡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不正确的是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
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
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
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
14.20°—30° 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水温度降低 C.海水盐度升高 D.海水盐度降低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
15.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16.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 2000—3000 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二、材料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 2154.9 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挟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
(1) 说明形成华山的主要内力作用。
(2) 分析华山挺拔险峻的原因。
(3) 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罗讷河是欧洲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先由东向西流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从源头至日内瓦湖,罗讷河为冰川、峡谷河段,两岸巍峨峭壁,河水奔流直下,将泥浆水倾入清澈的日内瓦湖。罗讷河是“吐纳”日内瓦湖水的主要河流。在瑞士日内瓦的附近,罗讷河与阿尔沃河在此交汇。从日内瓦湖流出的罗讷河水在左侧清澈见底,而从欧洲第一高峰勃朗峰流出的阿尔沃河水在右侧却湍急浑浊,两河交汇形成非常明显的界线,成为“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图乙),图甲为罗讷河流域示意图。
(1) 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 判断图中罗讷河、阿尔沃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图甲是在正常年份形成的“沃克环流”示意图。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如图乙所示),使得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1) 比较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侧洋面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2) 说出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靠近太平洋洋面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 指出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大陆分别应该预防的气象灾害。
(4) 简析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场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
1-16 ABCBB BCBAD CBCCA C
17.
(1) 华山是由于岩层受到挤压,局部地面抬升时岩层断裂上升形成的,因此,形成华山的主要内力作用是地壳运动中的垂直运动。
(2) 华山位于秦岭北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形成大断崖,与相邻的渭河平原高差很大。
(3) 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风力、流水等)作用将沉积物搬运过来填充其中,形成地势较平坦的平原。
18.
(1) 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 夏季。原因:罗讷河上游河流搬运来的泥沙在湖中沉积,使得该河流出湖时泥沙含量大大减少,河水清澈;阿尔沃河源自阿尔卑斯山区,夏季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侵蚀作用强烈,导致该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浑浊。
19.
(1) 东侧低西侧高;东侧受寒流的影响,西侧受暖流的影响。
(2) 自西向东。西侧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洋面形成高压;东侧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洋面形成低压,水平大气由西侧高压流向东侧低压。
(3) 东岸应预防洪涝,西岸应预防干旱。
(4) 海水水温异常升高,改变了鱼类生活环境;海面自西向东的气流减弱了秘鲁寒流,鱼类饵料减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