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3-07 10:0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半截塔中学 化学 学科导学案
班级:九、 学生姓名: 组号: 学案编号:
设计者:冯秀峰 审批: 授课时间:
课题 课题2溶解度 教法 学法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2、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式3.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学习重点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了解溶解度涵义,
学习难点 1、了解溶解度涵义
导学过程 教学设计学生积累
知识回顾:1、什么是溶液?溶质?溶剂? 2、常见的溶剂有哪些?二、新知识导学:(一)知识点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阅读教材33页---35页 【实验探究】溶质溶解在溶剂里受那些因素影响的影响1、完成P33页实验9-5,并填写表格。小结:一定量的溶剂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溶质。NaCl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2、完成P33页实验9-6,并填写34页表格。综上所述:物质的溶解能力除受溶剂量的多少的影响,还受温度的影响。概念: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得到的溶液叫做 ;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 。3、引领:在讨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溶剂的量”是多少,在什么“温度下”,才是正确的;缺这两个量中的任何一个量,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都是错误的。如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的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所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影响我们对物质的溶解能力的认识。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我们已经知道:溶质溶解在溶剂里受温度、溶剂的量的影响。如何定量地描述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就需要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要求必须是在 、 、 才可以。5、结晶的方法:(1)、 (2)、 知识点二、溶解度: 【阅读教材35页---36页】完成以下内容;溶解度:在 ,某物质在 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 质量(g)。2、四要素:条件: ;标准: ;(人为规定)状态: ;单位: 。如“在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36g”这句话的含义是: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获取的信息: 。【课堂练习】通过你对定义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克 A 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A的溶解度是20克。(2)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3)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4)20℃时, 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 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见教材P36优点:1、直接查到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2、比较同温时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2)曲线法:见教材P37 P38页(表示的意义)1、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3、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4、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4、具体用法:(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例如食盐。(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 。如氢氧化钙等。(4)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该溶液是 ;(5)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所示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6)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且有部分 ;(7)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知识点三 :气体的溶解度 阅读教材 38页1、气体的溶解度:在 和 时,气体溶解在 水里达到 状态时的气体 数。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压强:压强大,气体溶解度 ,压强小,气体溶解度 。 温度:温度高,气体溶解度 ,温度低,气体溶解度 。生活中的事实:现象:1.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2.打开雪碧瓶产生大量气泡。思考原因:1. ;2. 。结论: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三、课堂回顾:四、【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无论条件如何变化都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B 饱和溶液是指很浓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比较稀得溶液C饱和溶液不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会变成饱和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往20g水中放入一些蔗糖,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蔗糖剩余,这时的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 对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3.现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硝酸钾 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水 ⑥蒸发水。能用来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4. 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A 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 20℃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C 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 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5.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只有②6.硝酸钾在60 ℃时的溶解度是110g,这说明在 ℃时, g 硝酸钾溶解在 g水中恰好形成饱好溶液。7.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为什么要特别指明温度?答: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不同温度下同一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同。8.分析溶解度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KNO3;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 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Ca(OH)2。 9.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10.为什么汗水带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这是为什么?答:11.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氯化钾溶液,可用什么简单的办法把它们鉴别开?答:12.加热冷水时,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13.氨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它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就形成 氨水,当温度升高时氨又会逸出。氨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平时贮存在氨水罐中。试设想在保存氨水时应注意什么?答:14.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你能得 到哪些信息?
教师学生反思: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0
温度/ ℃
0 10 20 t 30 40 50
溶解度 /g
a
温度/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