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风从哪里来——
一、填空。
生活中风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判断。
1.一般情况下,空旷的地方比楼群密集的地方风大。( )
2.在密闭的地方不能形成风。( )
3.空气运动不同,形成的风也就不同。( )
4.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
三、研究与发现
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的实验方案
研究问题 我们的猜想与假设 我们的证据 我们的验证方案 我们的结论
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四、思考并回答。
海陆风是怎么回事?
地球的高层大气中有没有风?人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
小制作:
欢乐的小天鹅
你一定喜欢美丽的小天鹅吧,它游泳时优美的姿态真令人赞赏不已。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只游泳的小天鹅,然后大家把自己做的天鹅放在一起,看谁的天鹅做得最好、游得最棒。
做天鹅前先准备以下材料:几个软木塞、两根缝被子的长针、一些纸、胶水、树脂胶、一块樟脑。
把两根长针互相平行垂直地穿过一块稍大一点的木塞,然后再把4 个削得大小差不多的小木塞,插在针的两端,成为一个十字形。这个十字形的架子做得尽量小一些,宽度最好不超过5 厘米。用白纸画一只洁白可爱的小天鹅(最好在纸的两面都画上天鹅的图案),把这只可爱的小天鹅贴在中间那块软木塞上面。把樟脑小心地平均分成4 小块,用树脂胶粘在4 个小软木塞的底下。会游泳的小天鹅就算做好了。
这时,你只要把这个小十字架放进一盆水里,就可以尽情地欣赏可爱的小天鹅在水中旋转着起舞。如果把几个小朋友做的小天鹅同时放在水里,这里就像举办天鹅舞会一样,一只只可爱的天鹅尽展舞姿,会让你大饱眼福的。尤其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小天鹅一点也不会感到疲劳,会日以继夜地跳个不停。
小提示:不论是在制作的时候,还是在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干净,不能把木塞、樟脑弄脏,尤其是不能有油污。盛水的盆也得用洗衣粉洗干净,不然,“爱干净”的天鹅是不会跳舞的。
海陆风
在海滨地区,只要天气晴朗,白天风总是从海上吹向陆地;到夜里,风则从陆地吹向海上。从海上吹向陆地的风,叫做海风;从陆地吹向海上的风,称为陆风。气象上常把两者合称为海陆风。
海陆风和季风一样,都是因为海陆分布影响所形成的周期性的风。不过海陆风是以昼夜为周期,而季风的风向却随季节变化,同时海陆风范围也比季风小。那么海陆风是如何形成的呢?
白天,陆地上空气增温迅速,而海面上气温变化很小。这样,温度低的地方空气冷而下沉,接近海面上的气压就高些;温度高的地方空气轻而上浮,陆地上的气压便低些。陆地上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它上空的气压比海面上空气压要高些。因为在下层海面气压高于陆地,在上层陆地气压又高于海洋,而空气总是从气压高的地区流到气压低的地区,所以,就在海陆交界地区出现了范围不大的垂直环流。陆地上空气上升,到达一定高度后,从上空流向海洋;在海洋上空,空气下沉,到达海面后,转而流向陆地。这支在下层从海面流向陆地,方向差不多垂直海岸的风,便是海风。如上图给出了海风形成的过程。
夜间,情况变得恰恰相反:陆地上,空气很快冷却,气压升高;海面降温比较迟缓(同时深处较温暖的海水和表面降温之后的海水可以交流混合),因此比起陆面来仍要温暖得多,这时海面是相对的低气压区。但到一定高度之后,海面气压又高于陆地。因此,在下层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上,在上层的空气便从海上流向陆地。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垂直环流的流动方向,也变得和前面海风里的垂直环流完全相反了。在这个完整的垂直环流的下层,从陆地流向海洋,方向大致垂直海岸的气流,便是陆风。上图给出了陆风形成的过程。
一般海风比陆风要强。因为白天海陆温差大,加上陆上气层较不稳定,所以有利于海风的发展。而夜间,海陆温差较小,所波及的气层较薄,陆风也就比较弱些。海风前进的速度,最大可达5-6米/秒,陆风一般只有1-2米/秒。滨海一带温差大,海陆风强度也大,随着远离海岸,海陆风便逐渐减弱。
海陆风发展得最强烈的地区,是在温度日变化最大,以及昼夜海陆温度差最大的地区。所以在气温日变化比较大的热带地区,全年都可见到海陆风;中纬地区海陆风较弱,而且大多在夏季才出现;高纬地区,只有夏季无云的日子里,才可以偶尔见到极弱的海陆风。我国沿海的台湾省和青岛等地,海陆风很明显,尤其是夏半年,海陆温差及气温日变化增大,所以海陆风较强,出现的次数也较多。而冬半年的海陆风就没有夏半年突出,出现机会比较少。
想一想:我国哪些地方会常刮海陆风?
这些问题可难不倒我!
查查资料,咨询他人都是学习的方式噢!
答案找到了!
其实,学习和做事都是这个道理。
科学决不能不劳而获,除了汗流满面而外,没有其他获得的方法。热情、幻想、以整个身心去渴望,都不能代替劳动,世界上没有一种“轻易的科学”。---赫尔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