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1 10: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世界史,一般是指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虽然世界的历史本身早在人类文明出现前就存在,但是人类一直到近现代才真正用这个概念来研究和述说历史。
早期的“世界史”不可能记述本身文明之外的历史,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则必须要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才可能逐渐出现。
世界历史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
世界史分期
1500前后
新航路开辟
1917年
十月革命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第一、二单元
第三---七单元
第七---九单元
第一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如何理解文明的含义?
一般意义: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西方含义:文明本质含义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
历史学领域:
泛指原始社会之后的漫长历史阶段。“文明”与“野蛮”相对应,“文明”通常被看成是标志着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主要是农耕、制陶和冶金技术的出现)、文字的形成、城市的出现、阶级产生和早期国家是文明史的主要书写内容。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文明起源的要素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文字、国家要素说;文字、城市、礼仪中心要素说;文字、城市、青铜礼器要素说;文字、城市、复杂的礼仪中心、青铜铸造要素说;金属器、文字、脱离社会的公共权力以及城市要素说;其它要素说。——赵剑峰、苏峰、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
课程标准
目录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01.人类文明的产生
0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
通过了解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前提和标志,认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国家形成、文字出现的原因和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古代文明特点的了解,辩证认识文明的共性和差异性。
时空观念:
将各个古代文明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认识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史料实证:
运用历史图片和相关史料,认识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探究对古代文明形成的认识依据和方法。
历史解释:
理解人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内涵;正确认识私有制、阶级、文字与国家产生、文明发展的关系;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形成的影响。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感悟中华民族率先迈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对人类文明悠久历史与发展多元化认识的理性情怀。
采集狩猎
逐水草而居
生产力低下
一、曙光初现—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探寻文明产生的原因
地区 农业 畜牧业
西亚 最早培植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南亚 培育芋头
中国 培育水稻和粟
中南美洲 培育玉米和南瓜等
农业
畜牧业
探寻文明产生的原因
采集
渔猎
生产力
提高
定居
早期城市
手工业、商业
发展
管理和文化创造
社会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力的提高)
阶级分化
私有制和剥削出现
贫富差距拉大
国家
剩余产品
阶级矛盾和战争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曙光初现—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的影响
农耕
畜牧
生产工具
交换贸易
产品互通有无
手工业生产
社会分工
定居生活
早期城市
社会分工
贸易发展
居住方式
生产方式
二、文明的多元特点
最初的文明主要分布在哪里?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分布
特征
原因
1、西亚的两河流域
2、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3、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4、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5、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
独立发展,多元特征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的影响
(一)具体分布
问题探究
二、文明的多元特点
两河流域文明的自然环境如何?其政治、文化表现如何?
自然环境
政治
文化
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建立君主专制
原来的城市成为地方行政单位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吉尔伽美什》——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洪水和方舟传说;60 进位制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二)文明的多元性
1、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苏美尔人的战车
典型特征:组织法律管理人民
汉谟拉比法典
君权神授,具有神权色彩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法典第196条,第197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法典第203条,第205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法典第6条)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法典,结语)
问题探究
结合教材与材料,思考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施行同态复仇
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保护贵族利益
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文明的多元特点
尼罗河流域文明的自然环境如何?其政治、文化表现如何?
自然环境
政治
文化
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干旱,尼罗河定期泛滥,但泛滥而不成灾(“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提供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法老拥有之上的权威
1、拥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
2、拥有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
3、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4、书写材料——莎草纸
5、代表性建筑——金字塔,
(二)文明的多元性
2、北非尼罗河流域文明
古埃及文明
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埃及象形文字
法老作为神权的象征,权力至上,是法律的立法者,用法律统治臣民
二、文明的多元特点
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的自然环境如何?其政治、文化表现如何?
自然环境
政治
文化
最初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
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种姓制度
1、宗教:婆罗门教、佛教
2、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3、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4、其他: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二)文明的多元性
3、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
哈拉帕文明
雅利安文明
1.形成四姓制度的神圣起源、确立种姓分立的神圣性与合理性
2.形成以宗教教义为合法性根据的严格的种姓制度
3.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不平等、不准通婚、不准同席
众生平等——佛教
二、文明的多元特点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如何?其政治、文化表现如何?
自然环境
政治
文化
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城邦政治
1、文学:神话、悲剧和喜剧;
2、历史:希罗多德是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奠基人3、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基础
(二)文明的多元性
4、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希腊文明
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代表:寡头政治——斯巴达;民主政治——雅典)
①市场②神殿③卫城④私人住宅⑤城墙⑥运动场⑦剧场
古代希腊文明
材料一:希腊半岛没有大平原,山地占80%。……最常见的农作物是小麦、谷类、以及葡萄、橄榄等。希腊人最常用的饮料是冲淡了的葡萄酒。——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问题探究
结合教材与材料,思考希腊民主精神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政府官员的业余化是雅典行政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所有雅典公民,只要愿意,都可以参预到城邦政治的运行中,因而,雅典的民主机构中充满了业余人员,或者说,公民以个人身份参预其中,没有职业的官员。
——石庆波,公园前4世纪雅典城邦的相对稳定与的政治参与研究
1、自然环境条件:
农耕不发达;地中海气候利于工商业;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利于发展海外贸易与殖民
2、公民素质角度:
从小接受系统教育,知识丰富;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珍视自由,不屈从权威,追求智慧与平等
3、城邦形态角度:
小国寡民便于平等观念形成;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希腊史学、哲学诞生与繁荣
希罗多德 《历史》被誉为“第一部世界性的社会文化史”,希罗多德被奉为“西方史学之父”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十分重视对历史发展因果关系的探讨,反对迷信神话,成为客观主义史学的代表。 柏拉图 “理想国”,追求智慧、正义、理性;理念是万物本源
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创立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分布 区域 文明类型 代表 文明 政治 成就 文化
成就
西亚: 两河流域 大河文明 古代 巴比伦
东北非: 尼罗河流域 古代 埃及
南亚: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古代 印度
欧洲: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海洋文明 古代 希腊
归纳:古代各文明区域的成果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
洪水与方舟传说;60进制;战车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
种姓制度
佛教;史诗;1-9的数字、
0的发明、按位计值等数学成就
城邦制度(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文学:古希腊神话、喜剧、悲剧;史学:希罗多德、修昔理德;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
决定因素

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此外,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政治特点、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
Eg:古希腊民主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生产方式,即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或根本原因是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古代文明多元化的形成原因?
课堂小结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文明产生的原因
人类文明的产生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的影响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欧洲希腊爱琴海文明
具体分布
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东北非尼罗河流域文明
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文明
文明的多元性
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