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3 产业转移(共6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3 产业转移(共6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1 06:3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4.3 产业转移
第一部分 导入新课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01
2010年以前,中国是某品牌鞋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份额超过全球40%。但到2015年,越南生产份额最大。21世纪初,美国市场上该品牌鞋基本都是“中国制造”,如今却更多地看到“越南制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品牌鞋生产地的变化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分 问题探究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原生产地
其他产地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现象
1.含义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分类
分类:国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
图示企业到我国建厂的根本目的是?
追求更高的利润
企业目的
提高利润
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分类
利润=收入-成本=(提高)单价X(扩大)销量-(降低)成本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分类
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加工地都在我国;
a、原料地、市场都在国外(两头在外)
b、原料地在国外,市场在国内
c、原料地在国内,市场在国外。
劳动力因素
市场因素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影响因素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影响因素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较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其他条件相同)。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影响因素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就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影响因素
政策因素在产业转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转出地
间接干预调节市场机制
项目审批
价格管制
紧缩信贷
……
承接地
优惠的土地
税收
区域补贴
改善基础设施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迫使落后产业
向外转移
吸引企业进驻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影响因素
政策因素在产业转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影响因素
产业转移
劳动力
市场
政策
数量、素质、价格
劳动力价格变化
国内市场饱和
或狭小
避开各种限制
市场因素变化
迫使企业外迁
吸引企业进驻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运输成本增加等其他因素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4.规律
(1)转移方向:按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价格)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4.规律
(2)转移类型
1)按产业发展阶段:低端到高端
先从轻工业业开始,然后推进到重化工业,再到高新技术产业
2)可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撤退性产业转移
前者是指产业在其原区域仍属于成长性产业(区域的成长性产业),主要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机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后者是指区域的衰退性产业主要由于外部竞争与内部调整压力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4.规律
(3)转移过程:产业转移是跨地区直接投资下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集体流动,是生产方式的整体性转移。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梯度性的特点,所以是渐进性的转移。
(4)转移形式:对外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
对外投资
对外设立生产加工点
设立营销网点
转移生产设备
设立研发机构
转移企业总部
初级形态
高级形态
设立代理店和经销商,可以提高服务效率。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列表比较不同时期的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时段 产业转出区 产业承接区 产业转移类型
60-70s 日本(世界制造业大国) 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劳动力素质和成本具有较大优势) 纺织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80-90s 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国东部沿海、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凭借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充足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等优势,吸引大量的境外投资) 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产业
21c 中国东部沿海及周边国家 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更具有劳动力优势) 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比较项目 转出区 承接区
经济 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技术研发,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发展动力和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产业分工 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从事产品设计、营销环节 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环节;引入竞争对手,倒逼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社会 劳动力就业 部分劳动力失业 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税收来源,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 环境污染与地理景观 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改善;地理景观变化 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地理景观变化;占用土地空间,加剧土地、电力等资源紧张程度;推动土地、住房等价格上升;增大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压力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
合作愉快!呵呵呵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力争上游才行,哼!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销量
时间
A
B
C
D
开发期
增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
附加值
经济活动
设计
加工
营销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刚诞生
年轻
较老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销量
时间
A
B
C
D
开发期
增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
从资本的趋利性看,A、B两阶段,谁是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
B阶段。理由:销售量迅速增长,利润最大。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附加值
经济活动
设计
加工
营销
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品生产环节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培育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实现产业创新
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
提高人才落户优惠条件,加强职业教育
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欠发达地区如何避免一直落后?
图中分别示意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区域产业分工的序号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分工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转出区: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产业承接区: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A企业收购B企业
收购同一产业链的一般企业(B)
收购同一产业链的优质企业(B)
借助其成熟的营销服务渠道
获得技术
拓展国际市场
前提:A企业资金充足
好处
促进企业多元发展
收购非同一产业链的优质企业(B)
提高市场竞争力
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生产能力
扩大企业知名度
活动 分析棉纺织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由于粮棉争地的矛盾,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限制东中部主要棉花产区发展的政策,并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目前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2014年七月以来,新疆连续出台多个文件,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规划纲要(2014-2023年)》,以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并且布局了多个纺织城或工业区。另外,“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打通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通道。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新疆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会面临哪些困难 请你试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活动 分析棉纺织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新疆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会面临哪些困难 请你试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①新疆作为优质棉花重要产区,生产原料充足,原料运输成本低;②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③社会经济有利条件:政策优势,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低。
2.①纺织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②可以减少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东部发达地区,降低城市人口压力 。
3.①基础设施的完善问题,产业链发展需要相关基础实施的配套完善;②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③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技术等需要提高;④相应的政策及政府服务需要完善。
科达陶瓷拓荒肯尼亚打造示范工厂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为主要原料并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中国陶瓷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科达洁能在肯尼亚投资建设了福特陶瓷厂,主动将业务由生产陶瓷机械转为生产建筑陶瓷,采用“中国资本+中国制式(标准)+非洲生产”的模式,实施人才本地化,服务肯尼亚陶瓷市场。建厂过程中科达洁能需要自己打井、铺管、架变压器。下图示意福特陶瓷厂位置。(1)推测科达洁能在肯尼亚将业务由生产陶瓷机械转为生产建筑陶瓷的原因。(2)说明科达洁能采用“中国资本+
中国制式(标准)+非洲生产”模式的理由。
(3)分析科达洁能在非洲建厂实施人才本地化
的原因。(4)从社会经济角度指出科达洁能在
肯尼亚建厂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中国陶瓷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科达洁能在肯尼亚投资建设了福特陶瓷厂,主动将业务由生产陶瓷机械转为生产建筑陶瓷。福特陶瓷厂位置。(1)推测科达洁能在肯尼亚将业务由生产陶瓷机械转为生产建筑陶瓷的原因。
产品用途
建筑陶瓷当地有需求
陶瓷机械
当地没需求
陶瓷厂临近首都
建筑陶瓷的需求量大
当地陶瓷生产企业少
陶瓷机械设备的市场需求少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为主要原料并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采用“中国资本+中国制式(标准)+非洲生产”的模式,实施人才本地化,服务肯尼亚陶瓷市场。(2)说明科达洁能采用“中国资本+中国制式(标准)+非洲生产”模式的理由。
肯尼亚经济落后,资金不足
需要中国投入资金建厂
中国制式有助于规范产品
提高市场竞争力
非洲有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土地、丰富的原料
生产成本低
在肯尼亚生产接近市场
运费低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为主要原料并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实施人才本地化,服务肯尼亚陶瓷市场。下图示意福特陶瓷厂位置。(3)分析科达洁能在非洲建厂实施人才本地化的原因。
与中国距离远
中国人才输出不便
非洲工资成本低
人才培训成本低
使用本地人才利于相互沟通
减少文化障碍
建厂过程中科达洁能需要自己打井、铺管、架变压器。福特陶瓷厂位置。
(4)从社会经济角度指出科达洁能在肯尼亚建厂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经济落后
当地劳动力素质低
文化差异大
沟通难度大
当地基础设施落后
公共服务水平低
产业基础薄弱
协作条件差
中国棉花在世界的地位
棉花原产地为印度和阿拉伯,自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以来,已经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
棉花分布
干热地区+有灌溉水源
季风气候区(或热带草原气候区)
棉桃未结出来,需要水;棉桃未结出来,需要干
长绒棉
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又称海岛棉,长绒棉生长周期长,比陆地棉长10-15天
生长期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生长;成熟期,晴天多,利于采摘
新疆棉花4-5月种植,9-10月收获
评价新疆种植棉花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生长期热量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四季干燥,冬季严寒,病虫害少;雪山众多,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绿洲地区灌溉水源充足;地域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开阔;山麓地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
不利条件: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风沙活动频繁。
中国棉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长江流城棉区(I)、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II)和黄河流域棉区(III)三大棉区的新格局。
天然彩色棉是棉纤维成熟时自身具有棕、绿等色彩棉花的统称,其颜色是棉纤维中腔细胞在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色素物质沉积的结果。
彩色棉与白棉相比,彩色棉制品有利于人体健康;在纺织过程中减少印染工序;迎合了人类提出的"绿色革命"口号,减少了对环境污染;有利于国家继续保持纺织品出口大国的地位,打破了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有机棉,也叫生态棉。有机棉生产中,以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自然耕作管理为主,不许使用化学制品,从种子到农产品全天然无污染生产。
阿拉善高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时令河
棉花生长期内有灌溉水源
沙漠
品质优
科技: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
上市早,错峰销售
4-5月种植,9-10月收获
11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
1
2
3
4
5
6
7
8
9
阿拉善高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时令河
棉花生长期内有灌溉水源
降水少
晴天多
光照充足
沙漠
昼夜温差大
气候干旱
病虫害少
品质优
科技: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
早熟
上市早,错峰销售
升温快,入春早
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
4-5月种植,9-10月收获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1.西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棉花种植区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2.该地区棉花品质优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光照, 昼夜温差 B.土壤,水源 C.降水,太阳辐射 D.水分,热量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1.西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棉花种植区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2.该地区棉花品质优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光照, 昼夜温差 B.土壤,水源 C.降水,太阳辐射 D.水分,热量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3.图示棉花种植区种植棉花的主导优势
A.热量 B.水源 C.光照 D.土壤
4.影响该地区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 B.科技 C.市场 D.政策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3.图示棉花种植区种植棉花的主导优势
A.热量 B.水源 C.光照 D.土壤
4.影响该地区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 B.科技 C.市场 D.政策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影响该地区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5.影响该地区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政策 B.科技、市场 C.市场、政策 D.水源、科技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5.影响该地区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政策 B.科技、市场 C.市场、政策 D.水源、科技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
6.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
6.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7.从市场角度分析该地区棉花种植的优势和不足。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7.从市场角度分析该地区棉花种植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不足
棉花品质好,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
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彩色棉和有机棉,市场竞争力强
早熟棉错峰上市,满足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
本地市场小
距主要消费市场远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8.江汉平原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而阿拉善高原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阿拉善高原
A.棉花质量好 B.棉花产区适宜机械化作业
C.劳动力短缺 D.气候干旱、降水少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率先引进彩色棉和有机棉。8.江汉平原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而阿拉善高原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阿拉善高原
A.棉花质量好 B.棉花产区适宜机械化作业
C.劳动力短缺 D.气候干旱、降水少
江汉平原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否则会淋雨,影响棉花品质。而阿拉善高原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阿拉善高原气候干旱、降水少,集中采摘不会影响棉花品质
1994年,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6.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7.从发展过程看,该公司一直在致力于( )
A.扩大生产规模 B.打造自主品牌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8.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整个过程不断减少生产厂直至全部关闭,说明M公司将重心放到自主设计
中游
减少中游
中游外包(减少)
下游发展
上游加强
上游加强
下游壮大
提高附加值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拓展市场,但图示信息反映组装后的成品运回甲国销售,市场没有体现在乙国。组装有廉价劳动力,可降低成本
来--运输零部件和回--组装后的成品,运输需求量大,还是近点好!
甲国从乙国进口量增加,甲国不再出口汽车,甲国变为汽车消费市场,汽车销售量减少、汽车生产量减少。
01
第三部分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原生产地
其他地区
产 业 转 移
50日本
60-70
韩国
港台
80-90
我国东部
泰马菲
印尼
21C
我国
中西部
柬老缅
劳动力+市场+政策
过程
影响因素
本质:工业区位选择;动力:利润
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运输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
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 随堂练习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01
(2022秋·重庆·高三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期中)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
A.缩短加工时间 B.降低生产成本 C.保证产品品质 D.加强文化交流
9.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完善的服务部门是( )
A.设计咨询 B.专业物流 C.金融保险 D.展览销售
(2022秋·重庆·高三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期中)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
A.缩短加工时间 B.降低生产成本 C.保证产品品质 D.加强文化交流
9.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完善的服务部门是( )
A.设计咨询 B.专业物流 C.金融保险 D.展览销售
【答案】8.C 9.B
【解析】8.由材料“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可知,东南亚加工厂没有相关技术与原材料,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可以保障产品的品质,C正确;原材料与加工属于两个环节,自带原材料并不能缩短加工时间,A错误;自带原材料,会加大企业的运输成本,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B错误;加强文化交流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C。
9.由材料“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可知,需要配套专业物流部门将原料由中国运输到东南亚,另外,由原料为丝绸和刺绣可知,产品的售价相对较高,而东南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其产品面对的主要市场是欧美,需要专业物流部门运输产品,B正确;产品的设计在国内完成,东南亚企业只是负责加工,所以不需要在当地配套设计咨询部门,A错误;服装企业不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对于金融保险的需求较小,C错误;在东南亚生产的服装主要销往欧美,所以在东南亚不需要配套展览销售部门,D错误。故选B。
(2023秋·湖北孝感·高二统考期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边界地区成为新的增长空间。产业外溢是促进边界地区增长最主要的类型。随着深圳制造业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带动了东莞、惠州等多个镇街相关产业的发展。东莞市临深片区是承接产业外溢发展起来的典型边界地区,也是东莞市打造“三心六片”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片区。下图为产业外溢背景下的深莞产业联系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20世纪90年代,东莞市临深片区承接产业外溢最主要的优势在于( )
A.邻近消费市场 B.土地充足廉价 C.政策支持引导 D.科技人才丰富
11.依据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例中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代表( )
A.工厂总部研发 B.研发工厂总部 C.工厂研发总部 D.研发总部工厂
12.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8年以来,东莞市( )
①成本优势提升 ②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0.B 11.C 12.D
【解析】10.深圳和东莞的企业主要面向的是国内外市场,所以并不是深圳的部分产业转移到东莞临深片区就离消费市场更近了,A选项错误;东莞临深片区位于边界地区,相对来说发展程度没有中心城区高,土地利用强度较小,加上距离深圳近的优势,所以容易承接深圳的产业外溢,B选项正确;东莞临深片区并没有相较于周边其他地区的政策优势,C选项错误;上世纪90年代,深圳外溢到东莞的产业主要是加工制造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且此时东莞临深片区并无科技人才优势,D选项错误。故选B项。
11.随着深圳部分产业向外转移,促进了东莞的发展。总体上,东莞的发展滞后于深圳。在早期,由深圳转移到东莞的产业主要是附加值相对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故甲应该是工厂,排除B、D选项;在20世纪90年代,东莞没有丙类型的产业部门,乙类型的产业部门较少。2008年以来,丙类型的产业部门从无到有,乙类型的产业部门显著增多。可以推测丙为总部,乙为研发部门,相较于研发部门,总部数量更少,且更倾向于布局在对外联系便利的中心大城市,其迁移性相对较弱且滞后于研发部门。故选C项。
12.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8年以后,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其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均显著提升,故成本优势下降,①错误;得益于深圳的产业向东莞转移,一些工厂、研发甚至企业总部转移到东莞,促进了东莞的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有所增强,②正确;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以生产制造部门为主,2008年以后迁入了企业总部和更多研发部门,故对科技人才需求增加,城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③④正确,故选D项。
(2023秋·湖北孝感·高二统考期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边界地区成为新的增长空间。产业外溢是促进边界地区增长最主要的类型。随着深圳制造业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带动了东莞、惠州等多个镇街相关产业的发展。东莞市临深片区是承接产业外溢发展起来的典型边界地区,也是东莞市打造“三心六片”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片区。下图为产业外溢背景下的深莞产业联系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20世纪90年代,东莞市临深片区承接产业外溢最主要的优势在于( )
A.邻近消费市场 B.土地充足廉价 C.政策支持引导 D.科技人才丰富
11.依据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例中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代表( )
A.工厂总部研发 B.研发工厂总部 C.工厂研发总部 D.研发总部工厂
12.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08年以来,东莞市( )
①成本优势提升②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④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THANK YOU
请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