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第七章 力第二节 弹力 1.力的作用效果 是????? ????????;????????? ???。?
2.物体受到力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又恢复到??????????????????,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当将外力撤除后不能自动恢复到??????????????,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不能完全复原。?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它的大小跟物体发生?????????????????的大小有关。?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仪器)叫做??????????????????。实验室常用的是???????? ???。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自学检测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原来的状态弹性原来的状态塑性限度弹力形变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拉力长度探究一:什么是弹力1、撑竿跳高的原理?(观察课本P6图7.2—1)
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向上推运动员。?
归纳得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做弹力。?『说明』
(1)弹力产生的条件:
?
(2)弹力的三要素:大小(仪器测量);作用点( );方向(恢复原状的方向即与外力的方向( )。 (1)形状改变(2)互相接触挂钩相反1,、将弹簧挂在黑板上,此时弹簧不受外力,从弹簧上端到挂钩的距离叫弹簧的原长(用L0表示)?
2、把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上,此时,从弹簧上端到挂钩的距离叫弹簧的长度。(用L表示)?
3、分别在大弹簧下挂1个、2个、3个、4个完全一样的钩码,学生依次在下面的表格中记下弹簧受到的拉力和弹簧的各种长度。 探究二:弹簧测力计(一)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及F=kx。
弹簧测力计制定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
(1)小组内讨论,进行试验
(2)归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步骤:
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要明确分度值,还必须要校零。
2、检查测力器是否被卡住,拉一下弹簧挂钩看看是否灵活。
3、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4、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相平。
5、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还要注明单位。思考:一根弹簧长15cm,其下端挂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19cm,当其下端挂3N重物时,弹簧伸长2.4cm,当弹簧长20cm时,它受到6.25N的拉力。
解:设弹簧的原长为L0,总长为L,弹簧的伸长量△L。则x1=19—15=4cm由F=kx知: k=5/4=1.25,所以x1=3/1.25=2.4cm
同理:F2=6.25N
总结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
哪些收获?作业完成自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