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唐诗三首》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读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在这苦难的时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如椽大笔,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石 壕 吏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有《杜工部集》。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石壕吏》写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
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出征时的哭声。杜甫将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整体感知
背景资料
逾( ) 戍( )
老妪( ) 幽咽( )
yú
shù
yù
yè
整体感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示范朗读,读出节奏
3.同桌互读,评价指正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正碰上有差役在趁夜抓壮丁。老翁吓的翻墙逃跑了,老妇赶忙出门察看。差役的叫嚷多么暴怒!老妇哭的又是多么悲苦!
逃跑
投宿
多么
整体感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 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捎信回来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最近
防守
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还在吃奶的孙子
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老妇
整体感知
译:只听见老妇上前对差役说话:“我三个儿子都到邺城防守了。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家里实在没有能打仗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您让我跟您连夜归营。赶快去应征河阳的兵役,还能来得及给军营准备早饭呢。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 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整体感知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老翁告别了。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整体感知
老翁逾墙走
古义:跑,逃跑。
今义:慢慢行走。
1.古今异义
听父前致词
名词作状语,上前,向前。
2.词类活用
字词知识归纳
第三部分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4)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的情景。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2-3)写老妇诉说遭遇,并以老迈之身应征。
整体感知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用“征兵”“招兵”而用“捉人”?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有吏夜捉人”一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它是全篇的提纲,后面的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捉人”二字为诗眼。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于如实叙写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因为“捉”字暗示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百姓当兵,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精读细研
2.怎样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一句?
这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两个“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张牙舞爪、凶神恶煞,老妇苦苦哀求、逆来顺受的形象,为下文写老妇的诉说营造出悲愤的气氛。
精读细研
3.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演读老妇的语言,说一说这个家庭“苦”在何处。
老年丧子之苦
贫困潦倒之苦
被迫服役之苦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老妇有三苦
精读细研
4.“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泣?你是怎么理解的?
诗人没有明说是谁在哭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哭泣的或许是老翁,又或许是寡媳,旧伤添新痛,隐忍苟活;哭泣的也可能是“我”,“我”为这一家人的惨状而心酸、悲愤,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国家处于动荡不安而伤感、担忧。
精读细研
5.“独与老翁别”的“独”字暗示了什么
“独”字暗示了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已回到家中。仅一个“独”字,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精读细研
6.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役,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用心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役逼出来的。想象:差役是如何逼问老妇的?试着补白暴吏的语言。
精读细研
石壕吏: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家有男丁否?
尚有他人否?
请人速应役!
精读细研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2.诗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第一个“夜”字(“有吏夜捉人”),表明差役深知壮丁难抓,选择深夜突袭。
第二个“夜”字(“请从吏夜归”),表明老妇希望跟着差役连夜赶回军营,如此急迫,既是为了掩护老翁,也是为了应唐军之急。
合作探究
第三个“夜”字(“夜久语声绝”),表明夜已深,人被捉走了;夜已静,人心却无法平静。
这三个“夜”字联系在一起,表明整件事的发生与结束全在黑夜里,暗示了社会的黑暗。
1.全诗的三个“夜”字,有何深刻含义?
合作探究
2.诗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老妪、石壕吏。
老妪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石壕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合作探究
3.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词严地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不是。这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对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深感悲痛,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感同情,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十分痛恨;但是,他既忧民又忧国,他支持朝廷的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差吏的横蛮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合作探究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叙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服役的故事,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合作探究
课堂检测
1.对《石壕吏》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通过作者的内心独白,直接抒情。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县吏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凄苦、可怜。
C.本诗中,作者在思想上是矛盾的,他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深感悲通。
D.“独与老翁别”含蓄的写出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A
2.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叙事诗,以时间为序,脉络清晰,用白描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B.“三男邺城戍”可见朝廷征兵无度,“出入无完裙”写出百姓生活贫困潦倒。
C.“前致词”的内容可分为三层,一层一韵,暗示县吏对老妇人的多次“怒呼”。
D.“独与老翁别”的“独”暗示老妇人被官吏抓走,表达出诗人沉重的心情。
A
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
全诗通过叙述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既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又含蓄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课下作业
1.这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巧妙构思,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2.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石壕吏
开端——有吏夜捉人
高潮——听妇前致词
结局——独与老翁别
三子亡二子
有孙母未去
请从吏夜归
同
情
人
民
吏——奴
妇——哭
发展
板书设计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