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1 11:0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一位农民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不可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的余粮必须上缴(余粮收集制)
国外:
帝国主义干涉
联合起来
国内:
反革命叛乱
三年国内战争
(1918——192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统一分配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
1917-1920年苏俄征购粮数量变化
苏俄的粮食产量变化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社会不稳定
谁来拯救苏俄
Who can save Soviet Russia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针对这种形势,
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
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社会需要。
2.目的:
恢复和发展生产(直接),巩固苏维埃政权(根本)
3.时间:
1921年
4.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除口粮、种子粮以外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分配 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提高了农民
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5.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对于俄罗斯的男人而言,比饿肚子更可怕的事情是没有伏特加喝,所以,前几年,不得不搞点医用酒精来解馋……
1922年春天,自由贸易后,随处都可以“畅饮”了……
人民的感受
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6.意义: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20
100
80
60
40
20
0
谷物产量
工业总产量
1925年
1913年
1920年
苏联的成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沙皇俄国
(1547年—1917年)
苏维埃俄国
(1917年—1922年)
苏联
(1922年—1991年)
俄罗斯
(1991年以后)
历史上俄国名称变化
斯大林
1879-1953
①一个政党: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②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俄;
③一个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④一大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
启示:杰出人物能推动社会发展。
列宁逝世后,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思考:斯大林接手的苏联,面临哪些问题?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苏联工业发展水平落后,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扶木犁的穷国
汪洋大海下的孤岛
梦想:将苏联建立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强国。
思考:斯大林的梦想是什么呢?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类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
——1927年斯大林
(一)苏联的工业化
1. 方式: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五年计划
我命令你们今天每人造12个螺丝!
厂长:斯大林
工人们
Yes!
Sir!
优先发展重工业
2. 特点: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PPSH -41冲锋枪
T-34型坦克,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
第聂伯河上的水电站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喀秋莎”火箭炮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
莫斯科地铁站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称。它保留了浓厚的斯大林时代色彩
计划是强制性的,“计划就是法令”……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在短期内(1928-1937年)就实现了工业化。但这些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办法后来都被固定下来,……以致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积极: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4.评价苏联的工业化
(2)消极: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震惊,西方的资本家们怎么也想不通:苏联快速工业化需要的资金来自于哪里?……他们只好将其称为“斯大林的秘密黄金”。
1.背景:
2.目的:
3.措施:
③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②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
①消灭富农,建设集体农庄
1927—1928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苏联的农业机械化
苏联集体农庄宣传画
(二)农业集体化
解决粮食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一定保障。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2)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解决了粮食问题,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4.影响
苏联民间笑话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苏联模式
个体农户
工人
集体庄农户
工人
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农业国 工业国
剥削阶级 消灭剥削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2.形成标志:
三、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P50相关史事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特点:
材料一: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强大武器的强国。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
积极: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4.评价苏联模式
消极:没有尊重经济规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给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①改革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农、轻、重协调发展;
③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列宁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
1922年,成立了苏联
1921年,新经济政策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完成一五二五计划)
3.苏联模式形成
2.农业集体化
1936年,公布了新宪法
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评价:①积极②弊端
课堂小结
2.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
A.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A
1.十月革命后,苏联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决定由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1927年,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这些政策都( )
A. 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说明苏联以发展农业为重
C. 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D. 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C
随堂练习
3.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 B. 新经济政策
C.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4.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C
随堂练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