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培优篇)
一、单选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4),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A与点C(3,﹣4)关于x轴对称
B.点A与点B(﹣3,﹣4)关于y轴对称
C.点A与点F(3,﹣4)关于原点对称
D.点A与点E(3,4)关于第二象限的平分线对称
2.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沿射线向右平移到的位置,连接、,则下列结论:(1)(2)与互相平分(3)四边形是菱形(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点C的坐标为(0,6),将矩形OABC绕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得到OA′B′C′,此时直线、直线分别与直线 相交于点P、Q.当,且时,线段的长是( )
A. B. C. D.
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作线段EF交AD于F,交BC于E,OB=EB,点G为BD上一点,满足EG⊥FG,若∠DBC=30°,则∠OGE的度数为( )
A.30° B.36° C.37.5° D.45°
5.如图,在菱形中,分别以、为圆心,大于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连接,若直线恰好过点与边交于点,连接,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若,则
C. D.
6.□中,的角平分线交线段于点,,点是中点,连接,过点作,垂足为,设,若□的面积为8,的长为整数,则整数的值为( )
A.1 B.2 C.3 D.1或3
7.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菱形ABCD的对称中心O分别作边AB,BC的垂线,交各边于点E,F,G,H,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
A. B. C. D.
8.如图,Rt△ABC中,∠C=90°,∠A=30°,AB=20,点P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BP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Q,连接CQ.则在点P运动过程中,线段CQ的最小值为( )
A.4 B.5 C.10 D.5
9.如图,在矩形中,点M在边上,把沿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边上的点E处,连接,过点B作,垂足为F,若,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10.如图,在正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交于点,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1.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四边形ABCD和DEFG,AD、BE、CF、DG都过______
12.如图,点A、B、C、D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处,AD与BC相交于点O,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O的长等于_______.
13.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己知AB=,BC=6,AC=5,点E是BC边上的动点,现将△ABE沿AE折叠,点B′是点B的对应点,设CE长为x,若点B′落在△ADE内(包括边界),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14.如图,在中,,,D是BC边上任意一点,连接AD,以AD,C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DCE,连接DE,则DE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5.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DAB=48°,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H,连接OH,则∠DHO=_____度.
16.如图,在 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AD上,将△AEF沿EF折叠,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G处.若∠A=45°,AB=6,5BE=AE.则AF长度为_____.
17.如图,在正方形中,动点,分别从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边,上移动,连接和交于点,由于点,的移动,使得点也随之运动,若,线段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OD的中点,连接CE并延长交AD于点G,将线段CE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CF,连接EF,点H为EF的中点.连接OH,则的值为_______.
三、解答题
19.如图,在口ABCD中,分别以边BC,CD作等腰△BCF,△CDE,使BC=BF,CD=DE,∠CBF=∠CDE,连接AF,AE.
(1)求证:△ABF≌△EDA;
(2)延长AB与CF相交于G,若AF⊥AE,求证BF⊥BC.
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是对角线的中点,点是上一点,且,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交于点.
(1)若,,求的面积;
(2)若,求证:.
21.如图,正方形中,,点E在边上,且.将沿对折至,延长交边于点G,连接、.
(1)求证:;
(2)说明;
(3)求的面积.
22.在△ABC中,AB=AC,∠BAC=(),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的式子表示);
(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接DE,若∠DEC=45°,求的值.
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C,过点A作轴,垂足为点A,过点C作轴,垂足为点C,两条垂线相交于点B.
(1) 填空:线段的长为___________;
(2) 折叠图1中的,使点A与点C重合,再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折痕 交于点D,交于点E,连接,如图2.
①求线段的长___________.
②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为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Р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为原点,,将绕点逆时针旋转,点旋转后的对应点为.
(1)如图(1),当时,求的坐标;
(2)如图(2),当点恰好落在轴上时,与交于点.
①此时与是否相等,说明理由;
②求点的坐标;
(3)求面积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关于第二象限角平分线的对称的两点坐标的关系,纵横坐标交换位置且变为相反数可得答案.
解:A、点A的坐标为(-3,4),则点A与点C(3,﹣4)关于原点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B. 点A与点B(﹣3,﹣4)关于x轴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C. 点A与点F(3,﹣4)关于原点对称,故此选项正确;
D. 点A与点E(-4,3)关于第二象限的平分线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y轴对称点的坐标点的规律,以及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熟练掌握点的变化规律,不要混淆.
2.D
【分析】先求出∠ACD=60°,继而可判断△ACD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判断①是正确的;根据①的结论,可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判断②是正确的;再结合①的结论,可判断③正确;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AC⊥BD,再根据平移后对应线段互相平行可得∠BDE=∠COD=90°,进而判断④正确.
解:如图:∵△ABC,△DCE是等边三角形
∴∠ACB=∠DCE=60°,AC=CD
∴∠ACD=180°-∠ACB-∠DCE=60°
∴△ACD是等边三角形
∴AD=AC=BC,故①正确;
由①可得AD=BC
∵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AC互相平分,故②正确;
由①可得AD=AC=CE=DE故四边形ACED是菱形,即③ 正确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C//DE
∴∠BDE=∠COD=90°
∴BD⊥DE,故④正确
综上可得①②③④正确,共4个.
故选D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关键是掌握菱形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
3.B
【分析】过点作于,连接,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求得的长,进一步求得线段的长度.
解:∵,
∴点P在点B的右侧.如图,过点作于,连接,则.
∵,,
∴.
设,
∵,
∴.
则,.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知,,即,
解得.
∴.
故选:B.
【点拨】此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旋转,特别注意在旋转的过程中的对应线段相等,能够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4.C
【分析】根据矩形和平行线的性质,得;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得;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通过证明,得;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性质,推导得,再根据余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矩形ABCD
∴
∴
∵OB=EB,
∴
∴
∵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
∴
和中
∴
∴
∵EG⊥FG,即
∴
∴
∴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矩形、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5.B
【分析】利用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逐项判断即可.
解: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CD,
∴AD=AC,CM=DM,∠AED=90°,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B=BC=AD,
∴AB=BC=AC,
∴Δ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60°
∴∠BCD=120°,即A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AB=3,则CE=DE=,
∵∠D=60°,
∴AE=,∠DAE=30°,∠BAD=120°
∴∠BAE=∠BAD-∠DAE=120°-30°=90°
在Rt△ABE中,BE= ,所以B选项的结论错误,符合题意;
∵菱形ABCD
∴.BC=CD=2CE,即,所以C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ABCD,AB=2DE,
∴,所以D选项的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拨】本题主要考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根据题意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和的关系,然后根据□的面积为8,的长为整数,从而可以得到整数的值.
解:如图所示,延长交于点,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点是中点,
∴,
在和中,
∴,
∴,
∴,
∵平分,
∴,
∵,
∴,
∴,
∴,
∵,
∴,
∵,
∴,
∵□的面积为8,的长为整数,
∴,
即:,
∴整数为0或1或3.
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则此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可能是8,故舍去;
∴.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不定方程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7.A
【分析】依次求出OE=OF=OG=OH,利用勾股定理得出EF和OE的长,即可求出该四边形的周长.
解:∵HF⊥BC,EG⊥AB,
∴∠BEO=∠BFO=90°,
∵∠A=120°,
∴∠B=60°,
∴∠EOF=120°,∠EOH=60°,
由菱形的对边平行,得HF⊥AD,EG⊥CD,
因为O点是菱形ABCD的对称中心,
∴O点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即OE=OF=OG=OH,
∴∠OEF=∠OFE=30°,∠OEH=∠OHE=60°,
∴∠HEF=∠EFG=∠FGH=∠EHG=90°,
所以四边形EFGH是矩形;
设OE=OF=OG=OH=x,
∴EG=HF=2x,,
如图,连接AC,则AC经过点O,
可得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60°,AC=AB=2,
∴OA=1,∠AOE=30°,
∴AE=,
∴x=OE=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EF+FG+GH+HE=,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学会应用,能分析并综合运用相关条件完成线段关系的转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8.D
【分析】将Rt△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再设线段的中点为M,并连接CM.根据线段BP的旋转方式确定点Q在线段上运动,再根据垂线段最短确定当Q与点M重合时,CQ取得最小值为CM.根据∠C=90°,∠A=30°,AB=20求出BC的长度,再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和的长度,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确定点C是线段的中点,进而确定CM是的中位线,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求出CM的长度.
解:如下图所示,将Rt△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再设线段的中点为M,并连接CM.
∵点P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线段BP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Q,
∴点Q在线段上运动.
∴当,即点Q与点M重合时,线段CQ取得最小值为CM.
∵∠C=90°,∠A=30°,AB=20,
∴BC=10.
∵Rt△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C=10,.
∴.
∴.
∴点C是线段中点.
∵点M是线段的中点,
∴CM是的中位线.
∴.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9.A
【分析】先证明△BFC≌△CDE,可得DE=CF=2,再用勾股定理求得CE=,从而可得AD=BC=,最后求得AE的长.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AD,∠ABC=∠D=90°,AD∥BC,
∴∠DEC=∠FCB,
∵,
∴∠BFC=∠CDE,
∵把沿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边上的点E处,
∴BC=EC,
在△BFC与△CDE中,
∴△BFC≌△CDE(AAS),
∴DE=CF=2,
∴,
∴AD=BC=CE=,
∴AE=AD-DE=,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10.D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 AB=BC=CD=AD, ∠B=∠BCD=90°,得到,,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ECB=∠CDF,CE=DF,故①正确;求得∠CGD=90°,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 CE⊥ DF,故②正确;延长CE交DA的延长线 于H,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AE=BE,根 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AH=AD,由AG是斜边的中线,得到, 求得∠ADG=∠AGD,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 ∠AGE=∠CDF,故③正确.
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分别是,的中点,
,,
,
在与中,
,
,
,,故①正确;
,
,
,
,故②正确;
,
如图,延长交的延长线于,
∵AD//BC,
∴∠AHE=∠BCE,
点是的中点,
,
,,,
,
,
是斜边的中线,
,
,
,,
.故③正确;
故选:D.
【点拨】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1.点O
解: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
故答案:点O.
【方法点睛】本题目是一道考查成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每对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12.2
【分析】连接AE,证明四边形AECB是平行四边形得,由勾股定理得AD=5,从而有 AD=DE=5,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E=∠DEA,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AE=∠DOC,∠DEA=∠DCO,从而可得∠DOC=∠DCO,进而可得DO=DC=3,最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如下图:连接AE,
∵,AB=EC=2,
∴四边形AECB是平行四边形,
∴,
∵ AD=, DE=5,
∴AD=DE=5,
∴∠DAE=∠DEA,
∵,
∴∠DAE=∠DOC,∠DEA=∠DC0,
∴∠DOC=∠DCO,
∴DO=DC=3,
∴AO=AD-DO=5-3=2,
故答案为∶2.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3.≤x≤3-2
【分析】如图1,当在AD上,易证由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到;如图2,过点A作AG⊥BC于点G,过点D作DH⊥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H,当在DE上,此时∠AEB=∠AEB=∠DAE,DA=DE=,在Rt△ABG和Rt△ACG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G=2,可得AG=3=DH,在Rt△DEH中,由勾股可得:EH=3,可求得CE的另一个临界值,问题得解.
解:如图1,
当在AD上,此时,,,
∴,
∵ADBC,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如图2,过点A作AG⊥BC于点G,过点D作DH⊥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H,
当在DE上,此时∠AEB=∠AEB=∠DAE,
∴DA=DE=,
在Rt△ABG和Rt△ACG中,
∴
∴BG=2,
∴AG=3=DH,
在Rt△DEH中,由勾股可得:EH=3,
∴CE=3-2;
综上:x的取值范围为:≤x≤3-2.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勾股定理,找到临界状态求出x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14.9.6
【分析】设交于点,过点作于点,勾股定理求得,等面积法求得,根据垂线段最短,当点与点,重合时,最小,进而求得的最小值,即可求解.
解:设交于点,过点作于点,如图所示,
在四边形中,,,
∵,
∴,
∵,
∴,
在中,,
∵,
∴,
当点与点,重合时,最小,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垂线段最短,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24
【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OD=OB,∠COD=90°,由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H=BD=OB,可得∠OHB=∠OBH,由余角的性质可得∠DHO=∠DCO,即可求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OD=OB,∠COD=90°,∠DAB=∠DCB=48°,
∵DH⊥AB,
∴OH=BD=OB,
∴∠OHB=∠OBH,
又∵AB∥CD,
∴∠OBH=∠ODC,
在Rt△COD中,∠ODC+∠DCO=90°,
在Rt△DHB中,∠DHO+∠OHB=90°,
∴∠DHO=∠DCO=∠DCB=24°,
故答案为:24.
【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余角的性质,是几何综合题,判断出OH是BD的一半,和∠DHO=∠DCO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过点B作BM⊥AD于点M,过点F作FH⊥BC于点H,过点E作EN⊥CB延长线于点N,得矩形BHFM,可得△BEN和△AB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解:如图,过点B作BM⊥AD于点M,过点F作FH⊥BC于点H,过点E作EN⊥CB延长线于点N,
得矩形BHFM,
∴∠MBC=90°,MB=FH,FM=BH,
∵AB=6,5BE=AE,
∴AE=5,BE=,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GE=AE=5,GF=A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N=∠A=45°,
∴△BEN和△AB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N=BN=BE=1,AM=BM=AB=6,
∴FH=BM=6,
在Rt△GEN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
解得GN=±7(负值舍去),
∴GN=7,
设MF=BH=x,则GH=GN-BN-BH=7-1-x=6-x,GF=AF=AM+FM=6+x,
在Rt△GF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
解得x=,
∴AF=AM+FM=6+=.
∴AF长度为.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的性质.
17.
【分析】先根据已知得,然后证明,得出,然后证明,取中点O,则=1为定值,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当P、C、O三点共线时,最小,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解.
解:动点,分别从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边,上移动,
,
在和中,
,
,
,
,
,
,
取中点O,连接,如下图,
则,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C、P、O三点共线时线段的值最小,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
故答案为:.
【点拨】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确定点P到中点的距离是解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以O为原点,平行于AB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过E作EM⊥CD于M,过F作FN⊥DC,交DC延长线于N,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从而求出E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CE的解析式,即可求出G的坐标,从而可求出GE,根据旋转的性质可求出F的坐标,进而求出H的坐标,则可求OH,最后代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以O为原点,平行于AB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过E作EM⊥CD于M,过F作FN⊥DC,交DC延长线于N,如图: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则C(1,1),D(﹣1,1),
∵E为OE中点,
∴E(,),
设直线CE解析式为y=kx+b,把C(1,1),E(,)代入得:
,
解得,
∴直线CE解析式为,
在中,令x=﹣1得y=,
∴G(﹣1,),
∴GE==,
∵将线段CE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CF,
∴CE=CF,∠ECF=90°,
∴∠MCE=90°﹣∠NCF=∠NFC,
∵∠EMC=∠CNF=90°,
∴△EMC≌△CNF(AAS),
∴ME=CN,CM=NF,
∵E(,),C(1,1),
∴ME=CN=,CM=NF=,
∴F(,),
∵H是EF中点,
∴H(,0),
∴OH=,
∴==.
故答案为:.
【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两点间距离公式等知识,以O为原点,平行于AB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是解题的关键.
19.(1)证明见分析;(2)证明见分析.
解:分析:(1)证明AB=DE,FB=AD,∠ABF=∠ADE即可解决问题;
(2)只要证明FB⊥AD即可解决问题.
详(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ABC=∠ADC,
∵BC=BF,CD=DE,
∴BF=AD,AB=DE,
∵∠ADE+∠ADC+∠EDC=360°,∠ABF+∠ABC+∠CBF=360°,∠EDC=∠CBF,
∴∠ADE=∠ABF,
在△ABF与△EDA中,
∵AB=DE,∠ABF=∠ADE,BF=AD
∴△ABF≌△EDA.
(2)证明:延长FB交AD于H.
∵AE⊥AF,
∴∠EAF=90°,
∵△ABF≌△EDA,
∴∠EAD=∠AFB,
∵∠EAD+∠FAH=90°,
∴∠FAH+∠AFB=90°,
∴∠AHF=90°,即FB⊥AD,
∵AD∥BC,
∴FB⊥B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0.(1);(2)证明见分析
【分析】(1)由AH=3,HE=1可求得AB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H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2)过点A作AM⊥BC于点M,交BG于点K,过点G作GN⊥BC于点N,结合图形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到,继而可得到,通过证明,可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证明,从而得,继而可得.
解:(1) ,
,
又在中,,
;
(2)过点A作AM⊥BC于点M,交BG于点K,过点G作GN⊥BC于点N,
=90°,
=45°,
=45°
,
,
,
=90°,
,
=180°,
=18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拨】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综合性较强,正确添加辅助线、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解题是关键.
21.(1) 见详解 (2) 见详解 (3) 6
【分析】(1)根据正方形性质证明,根据对折性质得到,从而证明,根据“斜边,直角边”即可证明;
(2)先求出,进而得到,设,则,
根据得到,根据勾股定理得到,解得,从而得到,,根据,得到,即可证明;
(3)根据,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1)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
∴,
∵沿对折至,
∴,
∴,
∴,
∵,
∴(HL);
(2)证明:∵,
∴,
∵,
∴,
设,则,
∵,
∴,,
∴,
∵,
∴,
解得,
∴,
∴,
∵,
∴,
∴,
∴;
(3)解:∵,
∴.
【点拨】本题为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综合性较强,熟知相关定理,根据已知条件灵活应用是解题关键.
22.(1)(2)见分析(3)
【分析】(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ABC的度数,即可求出答案;
(2)连接AD,CD,ED,根据旋转性质得出BC=BD,∠DBC=60°,求出∠ABD=∠EBC=30°-α,且△BCD为等边三角形,证△ABD≌△ACD,推出∠BAD=∠CAD=∠BAC=α,求出∠BEC=α=∠BAD,证△ABD≌△EBC,推出AB=BE即可;
(3)求出∠DCE=90°,△D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出DC=CE=BC,求出∠EBC=15°,得出方程30°-α=15°,求出即可.
(1)解:∵AB=AC,∠A=α,
∴∠ABC=∠ACB,∠ABC+∠ACB=180°-∠A,
∴∠ABC=∠ACB=(180°-∠A)=90°-α,
∵∠ABD=∠ABC-∠DBC,∠DBC=60°,
即∠ABD=30°-α;
(2)△ABE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图,连接AD,CD,ED,
∵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BD,
∴BC=BD,∠DBC=60°.
又∵∠ABE=60°,
∴且△BCD为等边三角形.
在△ABD与△ACD中,
∵AB=AC,AD=AD,BD=CD,
∴△ABD≌△ACD(SSS).
∴.
∵∠BCE=150°,
∴.
∴.
在△ABD和△EBC中,
∵,,BC=BD,
∴△ABD≌△EBC(AAS).
∴AB=BE.
∴△ABE为等边三角形.
(3)∵∠BCD=60°,∠BCE=150°,
∴.
又∵∠DEC=45°,
∴△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C=CE=BC.
∵∠BCE=150°,
∴.
而.
∴.
【点拨】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其中,理解与掌握相关概念并能正确运用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23.(1) (2) ①线段的长为5;②或或
【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C的坐标,利用矩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可得出的长;
(2)①设,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的值,进而可得出线段的长;
②设点P的坐标为,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 的值,分及二种情况,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t的值,进而可得出点P的坐标.
解:(1)当时,,
∴点C的坐标为;
当时,,解得:,
∴点A的坐标为.
由已知可得:四边形为矩形,
∴.
故答案为: .
(2)①设,则.
在中,,即,
解得:,
∴线段的长为5.
②存在,设点P的坐标为.
∵点A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
∴ .
当时,,
解得:,
∴点P的坐标为或;
当AP=DP时,
解得:,
∴点P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在y轴上存在点P,使得为以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点P的坐标为或或.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以及解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的坐标;(2)①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的长;②分及二种情况,找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
24.(1) (2)① ;② (3) 14
【分析】(1)如图①中,过点作于点.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可得结论;
(2)①此时与相等,证明即可;
②设,再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出即可;
(3)如图③中,当点值的延长线上时,的面积最大.
解:(1)如图①中,过点作于点.
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
,
∴;
(2)①结论:.
理由:,,
,
,
,
,
;
②,,
,
设,
在中,,
,
,
,
.
(3)如图③中,当点值的延长线上时,此时点到的距离最大,即的面积最大.
的面积的最大值.
【点拨】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