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课件(人教版)(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课件(人教版)(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1 08: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猜猜看,福建、新疆、黑龙江、海南、西藏、江苏对应的是那幅图,
并思考不同地区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
5.0 中国的地理差异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目标要求
1.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限,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主要的地理差异。
目标和要求
1.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限,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主要的地理差异。
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1.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 气温逐渐 。
升高
降低
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
3. 地势特点: 。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
自南向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
气 温
降 水
地势
海 南
福 建
黑龙江
新 疆
西 藏
江 苏
小结
想一想
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下图两人对话中的这种作息时间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影响(1)
气候差异
哈尔滨:气候寒冷,昼短夜长
广州: 气候炎热,昼长夜短
西牧 东耕
南稻北麦
读图找出我国农业生产的空间差异。
影响(2)
读下图找出我国人口、城市、交通分布和工业的分布差异。
影响(3)
东密西疏
农业
牧 耕
稻 麦
人口、城市、交通
密 疏
西




西
人类活动的显著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
高 低

西
小结
有些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分界线。比较图5.3和图5.4,说说“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差异。
议一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主食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面食为主
大米为主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陆上运输
水运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小结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0°以下
0°以上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下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上
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


旱地
水田
小麦
水稻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
植被类型
归纳
共同的影响因素:
主要原因
为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南方
北方
河流流量
为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南方
北方
主要原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不同,
以北气温低,
以南气温高。
汛期短,流量 小,有结冰期
汛期长,流量 大,无结冰期
降水不同,
以北降水少,
以南降水多。
气候
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南以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想一想
四大地理区域
A
B
C
活动(1):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降水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找一找
A
B
C
活动(2):
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0℃等温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气候(气温和降水)
找一找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A
B
C
活动(3):
1.界线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地形/地势/海拔
找一找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地区 分界线 主导因素
南方与北方地区
北方与西北地区
青藏与其他地区
气候
降 水
地势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主导因素。
“秦岭—淮河”一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小结
金色中国
银色中国
黄色中国
绿色中国
如果用“金色”、“黄色”、“银白”和“绿色”代表四大地理区域,请你说说你的观点,并解释原因。
干 旱
高 寒
干 冷
湿 热
如果用“湿热”、“干冷”、“干旱”和“高寒”代表四大地理区域,请你说说你的观点,并解释原因。
连连看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绿色
金色
银色
黄色
湿热
高寒
干冷
干旱
黄色的西北地区
干旱的西北地区
金色的北方地区
干冷的北方地区
银色的青藏地区
高寒的青藏地区
绿色的南方地区
湿热的南方地区
A
D
C
(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4题。
1.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重要界线不包括( )
A.黑河—腾冲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下列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降水丰富,农业发达
B.乙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C.丙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丁地区雨热同期,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3.下列描述符合丙区域特征的是( )
A.水田连片,鱼米之乡 B.瓜果满园,四季飘香
C.雪域高原,地广人稀 D.沟壑纵横,梯田层层
4.《中华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下列诗词描述的场景符合乙地区的( )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A
A
D
D
(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读图,甲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乙图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据图完成5-7题。
5.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甲图中A山脉(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6.乙图所展现的耕作场景(插秧),可能是甲图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7.甲图中④地的温度带、干湿地区、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中温带、干旱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B.暖温带、半湿润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亚热带、半湿润区、一年三熟
D.亚热带、湿润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C
B
(2022·平山县外国语中学八年级期末)一位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 ,完成8-9题。
8.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为“高寒”的区域是( )
A.金色中国
B.黄色中国
C.银色中国
D.绿色中国
9.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