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训练----牟喜文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老四
牟喜文
那时,王老四就像祥林嫂一样,镇里人看见她都绕着走。
沙田屿是个三省交界的镇子,镇子不大,二百来户人家。毫不夸张地说,镇南头有人放个屁,全镇人都能闻到臭味。可就是这么个小镇子,却整天人来人往,车流不断。王老四的父母一顺水生下四个女儿,王老四排行老四,父母一看又是女孩,就懒得给她起个好听的名,成天老四老四地叫,也是想把女娃当男娃养哩。王老四模样长得还算周正,高个,细腰,宽臀。可自打丈夫在窑上被埋,三岁的儿子被人贩子拐走后,王老四就像被施了魔法,走到哪儿呼啦一下人群就散到哪儿。
也难怪,这个女人命太硬了!
像配合镇里人似的,王老四在找了儿子两年未果后,回到沙田屿,竟再没掉过一滴眼泪。寒冬腊月,猎猎的北风卷着雪花,肆无忌惮地敲打着家家户户的窗棂,凶残、冷漠。街上,行人匆匆,就连路过的汽车都喘着沉重的粗气,呼出的白烟转瞬间就被风吞没了。镇东头,噼噼啪啪一阵鞭炮声响过,王老四的老四菜馆开张营业了。莱馆还算干净,八张桌子,里里外外就王老四一个人,既当厨师,又当服务员。
王老四真能瞎折腾,败家娘们!有人风言风语。
可不是,等她把丈夫那点抚恤金败霍光了,就更没人要了!有人幸灾乐祸。菜馆开业两个月,除了零星几个过路新手司机,还真没谁再踏进王老四的菜馆。如今,哪个司机没有自己的窝子,一来,嗲声嗲气的姑娘陪着,好茶好水好烟伺候着。临走,还给拿东西,那态度,多好。
王老四一个新来的,咋能争过那些老油条?镇上收卫生费的李大姐劝她说,老四,不行咱报停,歇业三个月,等来年春暖花开人多了再开张。
王老四惨笑了一下,说,李姐,不碍事。
李姐看王老四吧台里有一台新电脑,拍了拍,说,这家伙,真好!恐怕得好几千块吧?王老四笑了笑,没吭声。
慢慢地,王老四的生意好了起来,可让人奇怪的是,路过的司机从别人家饭店出来,都兴高采烈的。可从王老四的饭店出来,却个个红肿着眼睛,低垂着头,满腹心事的样子。按理,吃得不开心,下次就不会再回头了,可司机不但回头,还带来了很多认识的同行。
王老四的饭店难道有啥猫腻?
那还能有啥?还是李姐站出来辟谣,还不是家常莱,就是比别人家干净点罢了。但有一样,王老四的菜馆只接待司机,其他人,一律不伺候。
乖乖,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开饭店的挑客人,还是头一遭听说呢!
两年后的一个春天,阳光明媚,风吹在脸上暖暖的。
老四菜馆门前的花池子里,各色鲜花开得正旺,火红的串红,一朵朵、一串串,红得就像天边的霞,娇艳、任性。
这时,一辆警车地停在了老四菜馆门口,王老四养的泰迪狗兴奋地迎上去,围着下来的人,不停地摇着尾巴。
王老四犯事了!爱凑热闹的老头老太太,呼啦一下就把王老四的菜馆和警车围得水泄不通。
一个女人和那么多司机,啧啧,咋样,这回出事了吧!
从警车上下来的,除了镇上派出所的刘所长,还有两个外地男女,其中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女孩,几人拨开人群,快步走进老四的菜馆。
“扑通”一声,两个外地男女直接给王老四跪下了,说,恩人哪,谢谢您!
这是唱的哪出呀?
王老四也很激动,眼圈红红的,嘴里说,别这样,快别这样。说着,伸手去搀扶两人,可两人说啥也不起来,还让小女孩也跪下,向王老四行大礼。
刘所长笑呵呵地说,好啊,老四妹子,没想到,真没想到,网上大名鼎鼎的老四救助被拐儿童论坛的群主竟是你!更没想到,你竟然把长途司机都发动起来了!
人们这才寻思过味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掌来,一下,两下,接着连成了一片……
时光如芬河水,默默流淌。与此同时,老四菜馆扩大了规模,从平房变成了三层小楼,陆续招了二十几个服务员。一时间,热闹非凡,墙上的锦旗就像红云一样,铺天盖地。
春风送暖,杨柳吐绿,一双双小燕子唱着欢快的歌儿飞回了旧巢。
这天,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衣衫褴褛、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菜馆门口。从外面买菜回来的王老四和男孩四目相对,只看了一眼,她就怔在了原地……
(选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菜馆刚开张时生意惨淡,门前冷落,王老四因没有赚到钱而情绪低落。初来乍到的她,根本不是那些满脑子生意经的老油条的对手。
B.王老四在长达十四年时间里,通过开菜馆、招待路过的司机,买电脑,办论坛,共同寻找丢失的孩子等途径,寻找儿子。
C.王老四与样林嫂一样,受镇上人排挤。镇上人是一群冷漠自私的看客,没人愿意与不幸的王老四交往,镇里人看见她都绕着走。
D.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经过艰辛的寻找,丢失的儿子终于归来,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是故事情节自然发展的结果。
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
3.小说结尾处写到王老四与男孩相遇的情景,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汤小婉
牟喜文
汤小婉是濉州剧团的头牌。
或许是汤显祖的血液在汤小婉血管里传承的缘故,汤小婉最拿手的曲目就是《牡丹亭》。“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声音婉转高亢,及至唱到“听声声燕语明如翦,听呖呖莺声溜的圆”时,汤小婉更是独创了“婉腔”,声音直穿进看客的心里,撞了三圈,再从头顶穿出。看客醉了,浑身软绵绵的,喝了“神仙汤”似的,每个毛孔都熨帖、舒坦。所以,汤小婉的唱腔就被坊间称作神仙汤,听了一次就欲罢不能。
汤小婉很喜欢林散之的一句话:“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汤小婉就是绝对的艺品头牌,更是真正的人品头牌。
有一天,汤小婉正在后台化妆,团长钱大可领着一个中年人推门走了进来,钱大可挺着足有孕妇六个月大的啤酒肚,操着沙哑的嗓子说:“小婉哪,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董事长的大公子李总,是你的铁杆粉丝,今天就想认识你一下。”
汤小婉礼貌地站起身,右手纤纤玉指尖在李总的熊掌边滑了一下,说:“认识您很高兴,请多关照。”
“一定一定。”李总腮边的黑痣一跳一跳的,忙不迭地从西服内兜里掏出烫金名片,双手递给汤小婉,说,“汤小姐,能不能赏光,散场后一起吃宵夜。”
“不必了,我还有事。”汤小婉重新坐下,化妆师手里拿着面扑,愣愣地站在那儿,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
气氛一时凝在了那儿。
“改天,李总,改天小婉一定到,”钱大可打着哈哈。
李总面沉似水,摔门而去,钱大可颠颠地跟在后面,远远传来两人的对话:“不就是一个戏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本公子见的腕子多了去了,哼!”“那是,那是。”
一会儿功夫,钱大可又踅了回来,指着汤小婉说:“小婉哪,你哪都好,就是脾气太倔,这可要吃大亏的呀!”
汤小婉嘴角往上翘了翘,挤出了一丝哂笑。
李总的事总算波澜不惊,哪成想……
这天,钱大可领着一个清秀的女孩找到汤小婉,介绍说:“这是小惠姑娘,小婉哪,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收个徒弟了,小惠姑娘天生的好嗓子,就想和你学‘婉腔’呢!”
平心而论,汤小婉这几年确实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尤其是高音,上了八度后,再往上走就有点气不够用,好几次差点破了嗓,她很想收个徒弟,把传统的濉州剧发扬光大呀。别说,别看小惠长得小巧玲庞,可声线极高,确实是个唱濉州剧的料,加上汤小婉耐心讲解,不久,就能唱到八度音了。
小惠也很能吃苦,会来事,把汤小婉何候得很周到。汤小婉有点喜欢她了,可汤小婉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到底是哪呢,她说不出来,可凭女人的直觉,她感到小惠有问题。于是,无论小惠怎么表现,汤小婉一直没把“婉腔”精华部分教给她。
有一段日子,连汤小婉都说不清,难道真是自己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
时光如水,寒风很快送来了正月。每年正月,是濉州人最闲的季节,却是剧团最忙的时间,剧目表排得满满的,偶然,汤小婉发现了小惠的秘密。
那晚,小惠背着剧团所有人在打电话,恰巧汤小婉路过,只听了几句,汤小婉就懵了,也恼了。
“你,你是日本人?”汤小婉指着小惠的鼻子质问道。
“不,不是。”啪嗒一声,电话从小惠的手里跌落到了地上。
“日本人咋了?”汤小婉背后响起了钱大可阴沉的声音,“日本人不远万里来学艺,说起来还是一段佳话呢!”
“团长,您……早知道?”
“知道啊,日本人给钱多,就让她学去呗!咋了?”
“濉州剧是我们传统的剧目,就像宣纸……”汤小婉气得语无伦次了。
“呦呦呦,别小题大做,就咱这点东西,人家说不定早掌握了呢!封闭啥!”钱大可满不在乎。
“你……你们,不可理喻!”说着,汤小婉拂袖离去。
汤小婉在家里呆了三天。剧团就炸开了锅,买票的人纷纷退票,吵着、嚷着非要听汤小婉的“婉腔”不可。钱大可派人请了汤小婉三趟,许以高薪,都被汤小婉严词拒绝。
恰巧,人民剧院为灾区募捐搞义演,汤小婉自告奋勇,零报酬参演。连她自己都奇怪,“婉腔”唱起来,八度音以上,竟然字正腔圆,一点也没有底气不足的感觉。
(选自2015年第22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汤小婉是濉州剧团的头牌”开头,且独立成段,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又能自然而然引出下文对汤小婉演唱技艺的描述。
B.“看客醉了,浑身软绵绵的喝了‘神仙汤’似的,每个毛孔都熨帖、舒坦”,巧妙运用侧面描写,展现出汤小婉唱腔的神奇魅力。
C.“不就是一个戏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面对汤小婉的拒绝,李总摔门而去,这一处先声夺人,一个气急败坏的形象跃然纸上。
D.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是本文一大特色,在小惠身份被发现后,汤小婉和钱大可一番“论战”,寥寥数语,两人境界之高下分明。
5.小说中说汤小婉是“绝对的艺品头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小说结尾写汤小婉义演,构思巧妙,匠心独具,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地图
牟喜文
夕阳把树的影子投向地面,像极了一摊摊巨大的泪滴。对着活地图吊在树上遇难的遗体,程连长眼含热泪脱下了军帽,战士们也都默默地脱下了军帽。十七岁的战士“小不点”双手掩面,蹲在地上,泣不成声,眼泪渗出指掌,蜿蜒成河。
程连长小心翼翼地解下套在活地图脖子上的绳索,把活地图的遗体放平,脱下军大衣,盖在活地图身上。
他解下毛巾轻轻擦拭着烈士的遗体,程连长的眼睛直了。活地图的遗体上纵横交错着许多道伤痕,看来他死前一定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
活地图真名叫马一山,“活地图”这个绰号是程连长给起的。马一山曾是芬山有名的猎户,是程连长千里奔袭,在剿匪的路上吸收进队伍的新兵。
活地图是沙田屿人,十八岁就开始打猎,足迹几乎踏遍了方圆五百公里的芬山,哪里有沟,哪里有坎,哪个山洞适合藏人,哪里的山谷适合打埋伏,活地图都了如指掌。所以,稍加训练,活地图就成了程连长侦察班里的一名剿匪骨干。
“连长,你把这个戴上!”有一天,活地图把一个椭圆形木牌递到程连长手上。
“这是啥呀?”
“芬山山神!”
程连长仔细端详着手里的物件,只见杏核大小的桦木牌上清晰地刻着一个老人的头像,雕工细腻,刀法老到。老人的面庞安详,眼里还含着一丝笑意。
“这是你刻的?”
“嗯。”活地图害羞地一笑。
“刀工不错嘛!”
“没事时,瞎刻着玩的,听老一辈人说,这山神灵得很哩!”
虽然程连长是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可他还是郑重地把那块木牌挂到了脖子上,这个钢铁男儿眼睛竟然有些湿了。
可如今……
有了活地图做向导,程连长如虎添翼。一年来经过大大小小二十几次战斗,芬山周围的十几伙土匪几乎都被剿灭了,只剩下老鹰岩的马大棒子两百余人那一伙。
马大棒子真名马一水,也是沙田屿人,论辈分,还是马一山没出五服的堂兄呢。
马大棒子曾在国民党队伍里当过团副,也曾举旗打过日本鬼子。鬼子投降后,据说马大棒子率人挖了一座蒙古贵族的坟墓,得了许多金银财宝,这才拉队伍上山,当了土匪。
程连长几次派人侦察,都无功而返。
为啥?
老鹰岩隐蔽在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据猎户讲,老鹰岩还有一条密道,只有少数采参的和挖药的人知道。可马大棒子也不是泛泛之辈,知情人基本上都被他以各种借口除掉了。
土匪马大棒子成了程连长心头挥之不去的心病。
这天,程连长正在研究对老鹰岩强攻的方案时,“报告!”随着声音,活地图推门走进了指挥室。“报告连长,马一山请战!”
“请什么战?”
“我请求上山劝降马大棒子!”
“劝降?不行,不行。”程连长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马大棒子为人凶残、狡诈,你去了,恐怕……”
“我想,念在同乡亲成的份上,他不会把我咋样的。”活地图的腰杆挺得笔直,眼里射出自信的光。
“不行,我不能拿我士兵的生命开玩笑!”程连长斩钉截铁。
“连长,求你了,让我试一下吧,如果成功了,我们就不会付出那么大的牺牲了。眼瞅着就要过上幸福生活了,我不想战友们再有啥闪失!”活地图祈求地看着程连长。
“你有多大把握?”连指导员冲活地图说。
“七成!”
“我看,老程,要不让小马试试?”指导员望向低头沉思的程连长。
“那……好吧,不过你小子给我记住:一定要活着回来!”
“得令!”活地图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回身大步流星地出去了。
哪承想……唉,都怪我!程连长薅着自己的头发,捶胸顿足。
群山肃穆,只有几只乌鸦时不时地哇哇几声,更显得空旷、凄凉、肃穆。
当程连长的目光无意中落在活地图手上时,咦了一声,含泪的眼睛倏地亮了。活地图左手大拇指的指甲盖上,赫然微刻着一幅地图,是那幅上山的秘密通道的地图。夕阳退去,夜色笼罩,那漆黑的天幕上升起了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
(摘自《小说月刊》)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自然段面对活地图遗体上纵横交错着的许多道伤痕,“程连长的眼睛直了”写出了程连长震惊于土匪的凶残和他内心的愤怒。
B.因为足迹几乎踏遍了方圆五百公里的芬山,活地图对芬山地形了如指掌,所以,稍加训练,他就成了程连长侦察班里的一名剿匪骨干。
C.活地图说,念在同乡亲戚的份上,马大棒子不会把他怎么样,言语中透露着自信,也暗示他对马大棒子凶残。狡诈的本性有充分认识。
D.“哪承想……唉,都怪我!程连长薅着自己的头发,捶胸顿足。”表现了程连长为同意活地图上山劝降而懊悔和自责。
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活地图的牺牲为开头设置悬念,渲染了阴沉压抑的氛围,寄寓了悲伤哀痛的感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中活地图将亲手雕刻的芬山山神像送给程连长这一情节,一方面了表现他雕刻技艺的高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活地图的封建迷信。
C.小说中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突破时空限制,使情节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避免了平铺直叙。
D.小说首段和倒数第二段两处景物描写,用极简省的文字,描绘树影、群山、乌鸦等景物,营造了悲凉、肃穆的氛围,烘托了战士们失去战友的悲伤心情。
9.小说中“活地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10.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活地图”做题目?请从小说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作品主旨等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
1.D
A.“根本不是那些满脑子生意经的老油条的对手”错,这只是别人对于王老四一开始的看法,从文中所叙事件的发展来看,王老四的生意要远远好于其他人。
B.“寻找儿子”错,从文中刘所长的话“网上大名鼎鼎的老四救助被拐儿童论坛的群主竟是你!更没想到,你竟然把长途司机都发动起来了”可知,王老四通过开菜馆、招待路过的司机,买电脑,办论坛,共同寻找丢失的孩子等途径,是为了帮助所有的被拐儿童,并不只是为了寻找儿子。
C.“镇上人是一群冷漠自私的看客,没人愿意与不幸的王老四交往,镇里人看见她都绕着走”错,首先,并非所有的人都这样,镇上收卫生费的李大姐对王老四感情同情,并提出好心的建议。也并非镇人的人一直这样,当人们知道王老四的事迹后人们用鼓掌的方式表达对王老四的赞赏。
2.①明写春天来临,燕子归巢,暗指王老四儿子的归来,母子团聚。②引出下文,为下文王老四儿子的归来作铺垫。③渲染美好的气氛,暗示了王老四生活中的春天的来临,弘扬了为善者必有善报的主旨。
3.①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实际上暗示了小男孩就是王老四早年丢失的孩子,呼应了文章开头王老四丢失孩子和寻找孩子的情节,使结构完整严谨。②从情节上看,这一结果,实际上解释了王老四开餐馆的初始原因,也是十多年如一日不放弃的表现,更是开论坛、救助被拐儿童情节的自然发展,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方式。③从主旨上看,在小说结尾处写到王老四与男孩相遇的情景,凸显出好人好报、助人自助的主题,从而传递了正能量。
4.C“先声夺人”错误。先声夺人这种艺术手法,是开篇先描写人物语言然后再让人物出场和事件的发生;而小说中此处是人物离开、事件将结束时,有关人物的语言描写。
5.①艺品头牌:技艺精湛,唱腔醉人,敢于创新;热爱传统文化,期盼潍州剧发扬光大;心思缜密,未解其人,不轻易将艺术精华传授。
②人品头牌:珍重名节,绝不趋炎附势;珍视民族艺术,绝不崇洋媚外;社会责任感强,为灾区募捐义演。
6.①与前文汤小婉这几年感觉力不从心相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主题内涵更加深刻;
②与前面钱大可派人高薪请她被她拒绝相对照,赞扬其坚贞品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情节带有传奇色彩,给读者深刻感触,使作品的艺术效果更加明显。
C“也暗示他对马大棒子凶残、狡诈的本性有充分认识”错误,应该是对马大棒子认识不足。
B“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活地图的封建迷信”错误,应该是表现了他的对山神信奉及对程连长的祝福。
①敏于观察,技艺精湛。活地图对芬山地形了如指掌,精于雕刻。②机智心细,腼腆憨实。送芬山山神保护连长,将地形微刻在指甲盖上。③隐忍不屈,舍生忘我。为完成任务,经受了严刑拷打,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
10.从小说情节来看,活地图是小说线索,以“活地图”为题使情节更加紧凑、集中。从塑造人物形象来看,“活地图”这个代号概括了人物最典型的特征。从作品主旨来看,以“活地图”为题,使得主旨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