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学习之道”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袁隆平在田间地头兴致勃勃努力钻研“新植株”,孔子从师师襄子学习思考乐曲的“奥妙”,黑塞在祖父的藏书室中捞取“珍珠”,王佐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感受“新世界”……
这些场景给你什么感受,这些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对于读书学习,你有哪些独特见解和个人思考?请结合自身成长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该作文命题属材料作文,由材料段和任务段组成。它体现了“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部分,尤其贴近“乐学善学“部分。”
材料段紧密贴合高一语文部编版教材上册,有选自第二单元的有关袁隆平院士的劳动场景,有选自第六单元《师说》篇中孔子从师的内容,还有提炼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的文章《读书:目的和前提》的内容,最后一个翻译家王佐良的读书事例源自他的文章《上图书馆》。材料与新教材紧密相连,体现了高中教育的最新改革意识。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劳动”,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学习之道”,明确材料的来源后,材料的指向就很明显了。
我们先来细审材料段。我们对四个人物事例一一分析可知,袁隆平院士的事例可以提炼出“劳动”“热爱”“实践”等主题,孔子从师师襄的事例说明师从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黑塞热爱读书是兴趣使然,也体现了阅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王佐良的事例与之类似,也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引领我们走向“新世界”……综合四个人物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均与人的学习与成长有关,如以兴趣为引领,从劳动或实践中获得真知,善于向他人学习,热爱阅读等,总体可以用“学习之道”归纳。
接下来,我们来审任务段。任务以两个问句引发考生的思考。首先,这些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第二个问题直接把写作对象限定得非常清晰——读书学习,要求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与思考。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应围绕读书与学习展开,不要泛泛而谈,大谈人生、社会、家国等。应从“读书学习”这个小切口展开,谈自己在成长中的感悟,并与上面材料所体现的立意紧密相连。
材料的最后一部分为常规要求段,不再赘述。
整体来看,该命题立足于“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紧扣高中新教材,精选典型人物事例与场景引导学生对读书学习进行思索,体现了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思考读书学习的意义与方法途径,对青年有重要的引领与启示意义。
【优秀范文】
1.巧借他山之石 撷我妙笔神思
是否,那种博观约取的乐学态度,已在漫卷烟波的楚江中欸乃桨声里,一蒿独去?
是否,那种汲华自润的善学新思已在春风横渡的时光与暮霭黄昏间,适于无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华八百里路云和月,苍穹黄土之间是多少灵魂执笔锦绣,抒写千年传奇。摩挲素月,俯仰今朝,我辈欲破晓寰宇万象,撷取妙笔神思,唯借先贤石以攻己玉,以众生硎砺我新锋,扣经问典,谒水朝山,行三步,度良生。
累微尘以崇峻极,致广大而尽精微。采采芣苣,薄言汲之。
善学是一种智慧,是沉淀在寂寂无声的岁月中,甘于“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的真知,是叩经问典,汲知万千的耕耘。烛烟袅袅间,有黑塞求知若饥的不倦眸光,于方寸书室攫得珍珠烁光点点;水木清华旁,有王佐良书山攀援的孜孜身影,于绝仞山巅燃起真理火舌熠熠。“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我们深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且人迹罕至,若无物以相之则不及。然抬望人类群星闪耀,我们正可撑长蒿向星河漫溯,撷取埋湮于坟典的玉玦遗珠,抚去关锁真理的尘牢,一朝尘尽光生,照破求索路遥的青山万朵。
云影天光清如许,履践为源活水生。采采芣苣,薄言行之。
浣墨月明千里途,为学犹念万户火。采采芣苣,薄言泽之。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正如不同地点可观美景各异,每条学习路途也各有精彩,而它们殊途同归,皆通向家国复兴的溥博大海。袁隆平曾道:“我感受到一种使命,如孤筏重洋,似电光石火。”揆诸今朝,青年科学家曹原念念为家国,携超导石墨烯撷取绝仞山巅的科学硕果;航天团队诗意绘苍穹,创北斗沐泽八方,以学术托起航天强国的长空皓月,正如横渠四句所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踽踽千里途,我们肩挑万户火,待个人为学浩浩长路与民族复兴锦绣征途圆合之际,洒向千峰秋叶丹,看远方,山黛远,月波长。
求索绝苍兕,精诚贯白虹;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我们拾前人为学之智以为石,谨行三步,终可琢自我妙笔神思。待真理天光乍泄,人间舞雩风起,再回首你我共览才识之月升沧海,生命之芙蓉满裳。于星月之畔,上下求索,起舞无歇。
2.无涯学海任我游
如果从思想的穹苍降落,你会选择铅字书墨还是佛经千册?
如果从学识的长廊穿梭,你会带走凉笛萧瑟还是稻花一朵?
这宇宙大千,鸿光剑月,小酒樽中尚有大天地。这学海无涯,何须蛉蜻?各地各处任我游。
学海无涯,择一隅热爱,深耕。
古时孔孟之道,在乎“中庸”。是说君子待人接事,要调和折中,不偏不倚。然而我认为“学习”却不尽然。应试化的教育体制固然要求我们门门功课都要优异平均,否则便如“木桶效应”,水之尽失。可真正想要成才,从来并非全能万能,而是择一隅热爱,去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天赋。无论是袁隆平选择扎根田野,于禾下念民生,在实践中创先,还是黑塞选择埋首藏书,于铅字窥天地,在理论中徜徉,都本无高下之分。人生的出口有很多,也并非人最多的便是好路宽途。所以智者乐学善学,不是他(她)样样出彩,毫无短处,而是他(她)了解自己真正的热爱与天赋,并愿意在属于自己的这方天地深耕,将才华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来。或许这路山穷水恶,或许这路人烟稀少,但人生的风景各有险峻,谁知道旅途的尽头会不会看到奇花?走下去,别回头,去把流浪的征途走成开天辟地。就像宫崎骏在《千与千寻》里写的,“由热爱衍生的冒险,耗尽一生也值得。”
宇宙大千,拓一方天地,宽阔。
卮言破碎,庄子喃喃梦呓:“夫大壑也,注焉而不满,流焉而不尽。”是说传闻中大壑这个地方啊,怎么注都不满,怎么流都不尽。宇宙浩大,哪里有这样一处神迹?不必寻,就在这漫漫长路中伴我而行。单单深耕于独一领域,将其做精、做绝,是学习的智慧。但若有余力,更可拓展天地,感受这大千宇宙,万般学问。所以孔子即使早为圣人,通达哲理,但仍捧起了乐律,不耻下问;所以达芬奇即使笔端无穷,誉满天下,但仍学起了理工,图绘未来。但这般开拓,绝非一目十行的泛泛而过,而是一番重新扎根,将拓展再次变为所精。不要停止学习,不要觉得这份开拓多余,这一路自顾生长的枝条,每一厘都曾与阳光为伍,都有机会生花。
初星微朦,寻一身纯粹,觉梦。
“你越功利,世界就对你越神秘。”学习的本质应该是纯粹的,路途遥远,别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想到海大文学院院长给学生们的毕业赠言:“许多年之后,你若依然正直,哪怕已不再记得野草花边,郑玄乔叟,以为巴金姓巴老舍姓老,忘了八大山人到底是几个人,都不要紧,你仍然是文学院的好学生。”学习本就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开阔自我眼界、开拓自我潜力、开放自我心胸的过程,但若越学越狭、越学越窄,岂非与最初愿景背道而驰?不要忘记爱,不要忘记梦,不要丢掉自己的同理心和良善,细腻地珍惜每一个哪怕微不足道的念头,这样即使学习之路的夜空长长,也总会有一颗星星不会失灵。
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甦醒的人。一场场乌雨似的梦淋湿我的袖口,外面宇宙浩大,学海无涯,云破烟酿,点点滴落。
而我,要走到这雨里去。
3.循声木铎,彰炳人生
前路漫灭,光影斑驳。人类终其一生都在用双脚丈量咫尺与天涯,用思想定位历史发展的前进与踟蹰。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对此的理解即为人将不断在探索生命的途中学习,以实现人性的潜在价值,琢璞为玉。真理有如木铎声震,灵魂以思想为根植,以游乐为飘零;学习过程如偃草之风,风雨飘零中锤炼思维的韧性。一个人,只有循真理木铎声,不断学习,方彰人生瑛洁。美玉於斯,脱韫椟而待贾。
学应有倚,善假于物。以事实为基;以理论作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事实即为研究的附着之所,因此学习中须谨遵事实依据,以其为基。正如袁隆平院士俯身田垄,多次观察实验,根植水稻自身特性,孜孜以求相关资料信息,最终成就声震中外,果腹黎民的杂交水稻;鲲鹏乘风好去,蜉蝣沐水生息,学习中须善借前人理论,以其为梯。马克思借鉴前人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德哲学基础成就自身社会主义学说粉墨出世,以图书馆下磨的褪色的两枚黑脚印为印证。木植茂叶,承曦多方。
学应有立,青出胜蓝。怀心乐学;以基石自成崇山。
“虎豹之鞹,有犬羊之鞹”,没有自我思索的学习,是生产线的量产,思维的面孔千万而同一。而乐学之心,则是思维创造的不绝泉眼。德国作家黑塞年少对祖父藏书阁的沉溺,孕育一种纯净的爱,也引领他在西方经典和中国老庄哲学中独立思考,开创独特文风,折下诺贝尔文学蟾宫桂枝。语言大师赵元任出于“好玩儿”深究语言内核,“好玩儿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他创造性的提出多种语言学理论,并以其之热爱与高才,创造出“单音短文”如《施氏食狮史》,增辉汉语言独到的多面绚丽。热爱与赤诚砥砺学者独立思想的独孤双刃长剑,一刃缄默中置地之重——思想的新生,一刃缧绁中凌天之盈——思想的自由。
学应有为,奋流家国。以国为任,以民为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学习与研究总是以家国为背景,昔者庄子说剑,唯有以道义为锋刃,可谓上等。而今学者当以情怀担当为笔锋,方学业与国不老,人生与世同芳,袁隆平院士以让民全民族能吃饱饭为己任,而这也推动他不断深刻研究领域,填饱了中华民族的肚子。最年轻的航母设计师王硕威高材毕业后溯流一线城市,在武汉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深造,风霜中变迁中,炽烈怦然的爱国之心不竭供能。他,他们无数的科研人员利用自己高强且高韧的学习力、践行力,成功建造中国自主研发的福建舰,重叠个人学业与祖国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我不再想将我们此刻所处的峡湾比作浦博大海的入海口,而我只听见远远的醇厚的木铎声,它引领我的步履不断探求真理。它让我豪饮日月,它让我遍尝时光,他让我心境的山岭乍泄以春的生息,它给我一双眼睛让我看见相信,让我相信看见。
4.更待乐学佳酿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月白风清,如此盛世何?今者得鱼,顾安所得酒乎?故曰:“持好奇童心为酿酒酵母,捧踏实勤学以为酿酒稻谷,汲钻研覃思以为酿酒清泉,藏之久矣,便得乐学之琼浆水露。待国家需之,己成个人修养能力,沽取分饮,可遗华夏醇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好奇追问,以此为引,便得乐学佳酿。
快乐的学习不能陷入功利的泥淖,而是要恢复好奇追问的童真。悲乎!北大建校之初,莘莘学子为求升官发财,而对法学趋之若鹜。悲乎!“双减″改革之前,鸡娃式育儿为求升入名板,而拘于刻板死读。套路,分数,升学……当重锤湮灭了好奇,谁能怀赤子之心不停追问,谁能怀天真本性迷醉学问,谁愿再向真理更真处漫溯?乐学,岂可得乎?“比金钱更珍贵的是知识,比知识更珍贵的是无休止的好奇心。”吾侪诸生,可否放下成绩单,拿起望远镜,再探一探无尽的星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踏实勤学,敛实收粮,方得乐学佳酿。
快乐的学习并非在娱乐化环境中被喂养所谓“知识”,而是用踏实勤学自己耕耘原野。脱离了因好奇而产生的对知识的上下求索,营造已得到知识才学幻觉的商业娱乐,只能以爆梗、笑点、金句、段子,满足感官的刺激,把要“硬啃”的知识点变为表面有趣却失去原质营养的成功学鸡汤,早已迷失了乐学的真谛:踏实勤学,克服入境的枯燥后,读懂读通习得新知的愉悦感。有趣好玩,是专业积累后的游刃有余,枯燥重复后获得的成就感。而踏实勤学,是至此化境的必由之路。吾侪诸生,不妨放下手机,点亮明灯,踏实勤学,再读一读《红楼梦》。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钻研覃思,汲泉自润,方得乐学佳酿。
快乐的学习不仅停留于积累中知识的习得,更应该追求思考中人格精神的塑造。松下幸之助字字珠玑“一个人的骨子里有多少分量的精神,他就会获得多大的成就”斯言不谬,不有思考,何塑精神?不有精神,何成己业?问君相忆否?若非内森格尔踽踽独行于书卷浩海,思考摸索悟人生进取精神,安能筑广厦千万问,成美国双子塔总设计师?何为言已忘?若非叶嘉莹先生蹀躞徘徊于文化苦旅中,思索汲取人生达观之态度,安能续易安灯火,以诗意对抗生命苦寒?若非深入思考,汲泉自润,安能使精神一点点进驻我们的头脑,融入我们的血脉,闪耀出永恒的光辉?静言思之,已得精神,可堪回首,云胡不喜?吾侪诸生,何不持一显微镜,钻研覃思,再想一想人生的方向。
置酵母,聚稻谷,捧甘泉,金樽之中,乐学清酒斗便十千。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相与乎舟中,共以己才学素质奋楫笃行,赴东方皓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定舒天朝晖,磅礴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