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1 08:4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
以人为镜, 。
, 吾失一 镜矣。
可以知兴替
可以明得失
魏征殁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诵读文章,感知文章内容。
2.积累并掌握第一段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理清第一段论证思路,学习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自学指导一(5分钟)
1.自主阅读《导学案》176页“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部分,明确相关知识。
2.朗读《谏太宗十思疏》,明确字词,朗读全文。
唐太宗—李世民
敢于犯颜切谏的诤臣——魏征
字玄成。唐朝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_______ 、(掌管议论)检校侍中(审查核对)。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_______”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魏征
政治家
史学家
文学家
诤臣
谏议大夫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请思考
唐太宗与魏征
的关系如何?
唐太宗和魏征,
一个虚怀若谷,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
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 ,是历史上的“诤臣”。
成就中国明君忠臣的传奇,二者缺一不可。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
二、读准字音
求木之长( ) 浚( )源
欲流长( ) 塞( )源
谗( )邪( ) 载( )舟
懈( )怠( ) 壅( )蔽
黜( ù )恶( ) 殷( )忧
谬( )赏 疏( )
zhǎng
cháng
chán
xié
xiè
dài
ch
è
miù
jùn

zài
yōng
yīn
shù
魏征规劝唐太宗作出十条思考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一、题解
谏:
规劝、劝戒 
十思:
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
疏:
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
魏 征
自学指导二(8分钟)
1、认真朗读第一段,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本段。
2、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3、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4、魏征向唐太宗提出了一条什么意见?
如何提出的?如何论述的?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一段分析第一段分析
求:要求,需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ǎng):生长。(高大.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长高)
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本:本义是树的根部.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或说(事物的本质 )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的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流:泉流,名词。
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
浚(jùn)疏通.
其:他们的。
德义:恩德,恩义.
义:适宜的道德行为.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
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望,求,思:同义:指望.
厚:丰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下愚:最愚笨无知的人.
况:何况.
于:介词,对.
明哲:明智,贤能的人,
哲:聪明.有才能.
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当:主持,掌管.
神器:帝位.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
域中:天地间.
大:形容词作名词,重位.
念:考虑.
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居安思危:在安定的时候预见到隐藏的危险,早做准备.
安、危:形作动,安定的生活,危险的境地。
戒:戒除.
以:第一个是动词,用.实行,厉行第二个是同”而”转折连词.
塞sè流:水流,名词。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判断句
思考题:
2 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4、魏征向唐太宗提出了一条什么意见?
如何提出的?如何论述的?
“固本”
“浚源”
比喻
正反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敢于直谏的精神
善于言辞的风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反反
正正






比喻
对比
第 一 段
排比
课堂小结
背诵记忆
背诵本段文言知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木之长(cháng) 者 浚(jùn)其泉源
B.虑雍(yòng)蔽 正身黜(chǔ)恶
C.克终者盖(gāi)寡 董(dòng)之以严刑
D.垂拱(góng)而治 仁者播(bō)其惠
当堂训练
A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第二段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清第二段论证思路,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自学指导(8分钟)
1、认真朗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本段。
2、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3、作者如何肯定人民的力量?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第二段第二段
凡百:指所有的.
元首:指帝王.
今义:国家最高领导人。
承:承受,秉承.
景:大. 殷:深切的
善始者:开头做得好的.
繁:多.
翻译:所有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 下就难了吗?
克:能够.
终:坚持到底.
盖:语气副词,大概.
岂:难道
取:攻取
守:保卫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殷忧:深切的忧虑.
以:而,表修饰。
下:指臣民.
得志:达到目的,实现愿望.
以:而,表并列。
傲:轻视 .
物:指自己以外的人.
一体:整体.
行路:陌生的路人.
虽:即使.
董:监督.
以:介词,用.
振:威吓.
这两句是状语后置.
苟:苟且.
而:转折连词.
免:免于罪罚.
怀:怀念,感激.
貌:表面上,名词作状语.
恭:恭顺.
翻译:大概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 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 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 不是内心里悦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惟:只有. 覆:颠覆. 宜:应该. 深:深切. 慎:警惕. 语出:《荀子·王制篇》:”君者舟业,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其:反问语气词,难道。忽:轻视,怠慢。
翻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民心向背;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既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急驰的马车,难道能不加重视吗?
30
2、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思考题:
1、概括历代君主治国的普遍规律:
(总结历史 )
2、以 引出分析论证,用 和 的不同心态说明。
3、用古人的论述以 的关系 比 的关系,引出警告,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能否竭诚待下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设问
水和舟
民和君
第 二 段
“殷忧”
“得志”
32

固本思源(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分析问题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本课小结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
善始实繁
克终概寡
引出警告
反面
背诵记忆
背诵本段文言知识。
34
a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用古人的论述以_______ 的关系比作______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水和舟
民和君
当堂训练
35
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项王曰:“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

安定
怎么
哪儿 疑问代词
养生的东西

追求
探求
请求
要求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第三段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 。
自学指导(8分钟)
1、认真朗读第三段,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本段。
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十思各从哪些角度去谈论治国之道?
3、“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有何联系?
4、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原文)
第三段分析第三段分析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君:名作动,统治。
诚:假设连词,如果.
以:表目的,来.
可欲: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
思:想到。
以:以便,目的连词.
戒:通”诫”.
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建筑宫殿一类的事情.
安:使动,使….安定.
高危:(地位)高而险.
冲:谦虚.
牧:修养.
惧:担心。
满溢:比喻骄傲自大,听不进批评. 下:居于….之下,名词作动词.
乐:意动用法,以… …为乐。
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 三驱:围打禽兽时,只合三面,留一面,以示人君的好生之德.
以为:以(之)为,以:把。
度:限度。
翻译: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 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自己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要像江 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要想到从三面驱赶,留一面。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忧:担心。
懈怠:意志松懈。
而:递进连词.
敬:慎重.
雍(yōng):堵塞. 雍蔽:被蒙蔽.
虚:使动用法,使… …谦虚。
以:表修饰
谗:动词作名词,说坏话污蔑别人的人.
邪: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人。
正:使动,使….端正.
黜(chù):排斥.
恶:形作名,奸恶小人
加:施加.
无:同“毋”,不要。
以:因果连词,以致.
谬赏:不恰当的奖赏.
而:以致.
滥刑:不加节制地滥用刑律.
翻译: 担心意志松懈,就要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担心说坏话的人,就要想到端正自已的品行来斥退好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赏析: 六思慎重不懈怠, 七思兼听不妄行, 八思正身不近恶, 九思施恩不谬赏, 十思加罚不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总:归纳.
宏:扩大,弘扬.
兹:这,此.
简:选拔.
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而:顺承连词.
择:分辨选用.
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建议。
尽:形作动,用尽。
播:扩大.
惠:惠泽.
信者:诚信的人.
效:献出。
.垂拱:垂衣拱手.
而:结果连词.
翻译: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 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洒播他的恩惠,诚信的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君臣就会没有多少烦扰的事,国君就可以尽情享受出巡游玩的快乐,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 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得到教化,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
赏析:做到“十思”的好处:人尽其能,可以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
3.念高危
4.惧满溢
5.乐盘游(狩猎)
6.忧懈怠
7.虑雍蔽
8.惧谗邪
9.恩所加
10.罚所及
1.见可欲
2.将有作
思知足以自戒
思知止以安人
思谦冲而自牧
思江海下百川
思三驱以为度
思慎始而敬终
思虚心以纳下
思正身以黜恶
思无因喜以谬赏
思无以怒而滥刑
十思(由什么→想到什么)
正己安人
正心修身
治平天下
第三段
“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这十思各从哪些角度去谈论治国之道?
核心:正己安人。
角度:
1、2—戒奢侈;
5、6—戒放纵;
9、10—戒主观。
“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有何联系?
“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
3、4—戒骄躁;
7、8—戒蒙蔽;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原文)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
45

固本思源(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分析问题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本课小结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
善始实繁
克终概寡
引出警告
反面
思些什么
提出十思
正面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在殷忧必 竭诚以待人
既得志则 纵情以傲物
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
见可欲……
将有作……
念高危……
惧满盈……
乐盘游……
忧懈怠……
虑壅蔽……
惧谗邪……
恩所加……
罚所及……
(正)
(反)
取江山
守江山
结构图示
47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整体思路
【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生动有力。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解释正意。
(2)对比论证,说理透彻。
例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正反论述,
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
2、语言特点 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拘于形式,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背诵记忆
背诵本段文言知识。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无,通“毋“,不要
【词类活用】
A、使动用法:
1、必固其根本 固,使 稳固
2、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使 .安定
3、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 谦虚
4、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 .端正
5、宏兹九德 宏,使 .光大
6、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 ..辛劳;苦,使 辛苦
7、欲流之远者 远,使······流得远
B.意动
1、乐盘游 乐,以 为乐
C.、名词作状语
1、貌恭而心不服 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D、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E、动词作名词
1、诚能见可欲 欲,想要的东西
2、将有作 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的事情
F、形容词作动词
1、塞源而欲流长也 长,流的长,流的远
2、则纵情以傲物 傲:傲视
G.形容词做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重,重要的权利:大,重要的位置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3、不念居安思危 安,安乐的环境;危,危难的时候
4、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小人
5、惧馋邪 馋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古今异义词】
1.、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根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 今义: 尽情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行路,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
4、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把它当作 今义:认为
5、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古义:帝位,国家 今义:神异的器物
6、承天景命 景,古义:大 今义:环境的风光
【文言句式】
1、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被动句:虑壅蔽
文武并用
3、倒装句:
A、宾语前置: 则思知足以自戒 (2) 则思谦冲而自牧 (3) 则思三驱以为度
B、状语后置: (1)戒奢以俭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定语后置 (1)居域中之大
【成语】
1、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难和困难
2、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3、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4、择善而从: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
5、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实词
1、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2、臣虽下愚 下愚:最愚昧无知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斯:这
4、克终者盖寡,善始者实繁 克:能够;实:确实
5、盖在殷忧 盖:因为;殷:深
6、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监督;振,通“震”,威吓
7、终苟免而不怀仁 苟:苟且
8、则思谦冲而自牧 冲:虚; 牧:养
9、虑壅蔽 壅蔽:被堵塞、蒙蔽
10、则思正身以黜恶 黜:排斥
11、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
12、载舟覆舟 载:承载
13、则思慎始而敬终 敬:慎
14、信者效其忠 效:奉献
当 堂 检 测
1、选出与 “必固其根本”词类活用不一致的一项( )
A 欲流之远者 B 则吴越为一体
C 且庸人尚羞之 D 载舟覆舟
2、选出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 )
A 不念居安思危 B 居域中之大
C 人君当神器之重 D 善始者实繁
C
D
3、与“根不固而求木之长”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 赵予璧而秦不予城 B 毕礼而归之
C 而况于明哲乎 D 貌恭而不心服
4、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
A 戒奢以俭 B 君何以知之
C 振之以威怒 D 虽董之以严刑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