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6.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案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2 17:3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课题 2.6.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授课人 CQY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概念,会利用数轴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通过学习不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类比思想.通过数学建模,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步骤.
教学难点 确定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一组雾霾天气图片: 问题1:同学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问题2:大家是否知道消除雾霾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与节能环保有关的实际问题: 某校今年冬季烧煤取暖的时间为4个月,如果每月比计划多烧5t煤,那么取暖用煤总量将超过100t;如果每月比计划少烧5t煤,那么取暖用煤总量不足68t.该校计划每月烧煤多少t? 通过雾霾天气引入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节能环保的教育.
环节二: 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一、解决课堂导入中的问题: 1.对于课堂引入中的问题,如果设该校计划每月烧煤x吨,则x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根据题意,得 ① ② 未知数x同时满足①②两个条件. 把①②两个不等式合在一起,就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记作: 2.给出定义: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练习. 下列不等式组: 其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阅读教材第54页“想一想”下面的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例1 (教材第55页例1)解不等式组: 解:解不等式①,得x>. 解不等式②,得x<6. 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如图: 因此,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6. 归纳: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里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①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不等式的解集; 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2 (教材第55页随堂练习2)填表: 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归纳: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有以下四种情形: 设,那么 最简不等式组()解集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无解大大小小找不到
对问题情境的进一步挖掘,在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中,使学生十分自然地得到不等式组的概念. 2.通过典型例题及变式训练规范学生的书写步骤,同时由学生总结解题步骤,加深学生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理解.
环节三: 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典型例题】 1.下列各式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是(B) A. B. C. D. 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C) A.x>-4 B.x≤3 C.-42,得x>1. 解不等式3x-4≥2,得x≥2.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 【变式训练】 1.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2.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4,则m的取值范围是(D) A.m≥4 B.m>4 C.m<4 D.m≤4 3. 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恰有四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A) A.51.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环节四: 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课堂检测】 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D) A.无解 B.-3≤x<1 C.x<1 D.x≤-3 2.若点P(m-1,2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B) A.m<-或m>1 B.-- 3.若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1. 4.求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 解:解不等式①,得x≤2. 解不等式②,得x>-2.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环节五: 课堂小结、 整体感知 1.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里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①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不等式的解集; 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4)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有以下四种情形: 设,那么 最简不等式组()解集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无解大大小小找不到
2.布置作业: (1)教材第55页随堂练习. (2)教材第56页习题2.8第1,2,3,4题. 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