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昼夜与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22、昼夜与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3-08 05:4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昼夜与生物
一、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地球运动与我们的生活的第二课《昼夜与生物》
二、学习目标:
1.能用图表记录由于昼夜交替的影响,动植物和人的变化情况;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随昼夜变化的行为特点。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观察动植物和人的昼夜行为变化,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行为产生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随昼夜变化的行为特点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准备:秒表、动植物录像、记录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激发:
谈话导入:我们已经知道昼夜变化是循环往复的、这种有规律的变化,会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呢 这节课就来学习昼夜与生物。
(二)学习过程
1、认识一天中人的生活节律。
(1)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自己一天中身体活动的各项数据等资料,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将你们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交流,看看有什么发现和收获。
(2)学生将自己一天中身体活动情况的记录进行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时 间 身 体 活 动 情 况 综合分析
心跳次数 体温 呼吸次数 其他
起床后
午饭前
晚饭前
晚饭后
睡觉前
(3)汇报交流发现与收获。
(4)教师小结: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展示出能说明人的生命活动都要受到昼夜变化影响的事实,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作出合理的解释,并能用搜集到的资料完善解释。
2、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内容一.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1)教师出示牵牛花图片,以谈话“你们知道图中的牵牛花是什么时间开放的吗”引出探究活动,然后介绍牵牛花开花的时间和花的颜色之间的关系。
(2)学生交流课下观察牵牛花的记录。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观察牵牛花的变化规律。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将一朵新鲜的牵牛花浸入到碱水中,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呈蓝色),然后,再把花放入酸水中,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慢慢由蓝色变成红色)。最后,教师讲述:牵牛花开花期间,花的颜色常常会发生变化。清晨,牵牛花通常呈蓝色,可到了中午却成了红色。这是因为牵牛花中有一种特殊的花毒素,它遇碱变蓝,遇酸又会变红。清晨,经过一天的呼吸,花朵内的糖分减少,细胞液碱性增强,所以花朵呈蓝色;中午,花朵在阳光照射下,所含的糖分增加,细胞液酸性增加,花朵就呈红色了。
(4)教师总结、介绍昼夜对植物的影响。内容包括:“向日葵的花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花生、菜豆的叶子迎着朝阳舒展,随着夜幕闭合”“昙花总是夜晚开放而且开花时间短”“水中的睡莲白天开放,夜晚闭合”等等,让学生认识不同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
(5)介绍“花钟”的故事,引导学生总结植物昼夜变化的规律。
生物学家认为,植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的周期性变化显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按日照长短的变化,植物可分为日照植物(如月季、菊花)和短时日照植物(如牵牛花、昙花),花卉通常可分为喜阳光类(如石榴、荷花在阳光下生长较好)和喜阴类(如海棠、君子兰不喜欢强光直射)花卉。每种植物的习性和生命活动都受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的按24小时变化,和时钟的变化一样。
各种花除了受自身节律支配外,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花朵开放的时间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内容二.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出示插图:白天活动的动物(如喜鹊),夜间活动的动物(如刺猬)。
教师谈话:仔细观察你周围的动物,哪些是昼行动物,哪些是夜行动物。
(2)教师谈话:你知道昼夜对动物有哪些影响 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
(三)测补过程:
1、人的活动在白天比较(活跃),夜晚时各项活动会逐渐(减弱);人的生命活动都要受到(昼夜)变化影响。
2、生物学家认为,植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的周期性变化显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
(四)评价过程
教师谈话: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课堂表现,对自己或小组同学的学习情况作一个适当的评价。
学生交流自己的评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评价进行适当补充。
3.小结:大家的收获真不少,相信我们坚持努力,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与发现。
教学后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