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学习目标:
①通过阅读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②通过视频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③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后果,进而认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学海导航
40°N
34°N
一、寻根问祖——黄土高原在哪里?
1.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相对位置
温带季风气候
40°N
34°N
北 长城
南 秦岭
东 太行山
③相对位置
西 乌鞘岭
2.范围
二、科学探秘——黄土哪里来?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最厚可在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
是怎么形成的?
冬季风
用毕生精力解读黄土高原“天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
刘东生历经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建立黄土高原“新风成说”。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接受。刘东生被国际上公认为“中国黄土古环境研究之父”。为此,他于2月20日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阅读延伸
梁
慧眼识“地形”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四、忧国忧民——水土流失
小组合作探究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验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感悟生活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全区天然次生林、天然草地占总面积的16.6%,其中,林地仅占总土地面积的6%,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荒山秃岭;
分析角度
①地形
②土壤
③气候
④植被
第二组实验:探究不同坡度时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
实验要点:两瓶土摆放坡度不同,以相同速度倒入等量的水,观察水土流失速度。
第一组实验:探究黄土土壤特点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要点:先观察瓶中黄土的特点,然后倒入少量水观察黄土透水性。
第三组实验:探究不同降雨强度时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
实验要点:两瓶土都平放,一瓶土用喷壶喷洒,另一瓶土将等量的水直接倒入,观察水土流失的速度。
第四组实验:探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要点:以相同速度倒入两花盆中等量的水,直至水从花盆底部流出即可,观察底盘水中泥沙含量的不同。
实验探究——自然组分四组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①地形:黄土高原,地表起伏大,千沟万壑,平地少,斜坡多,地表径流的流速较快
②土壤特性:黄土土质结构疏松,透水性较强,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极易受到流水作用和侵蚀。
④植被: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疏
③降雨: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人为因素: 人们陡坡开荒、破坏林草植被;
过度放牧、草场沙化;
采石、开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造成水土流失。
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因素
水土流失加剧干旱
危害:
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经济发展
五、我为家乡献计策——综合治理
措施:生物 农业 工程
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
修筑梯田
一、单选题
1、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风沙危害 B.水土流失
C.植被破坏 D.土质疏松
2、流经黄土高原的主要河流是 ( )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珠江
3、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是( )
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不平
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不大
C.牧草覆盖,地面坦荡无垠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六、直击考点——达标检测
B
D
B
二、读黄土高原轮廓图,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黄土高原范围:北至A________、东起B ________、南至C________ 、西至 D_ _______。
2.河流:L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
3.省级行政单位:
b_________ c___________
4.联系所学知识,请简要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严重的主要原因。
太行山
乌鞘岭
秦岭
古长城
山西省
陕西省
黄河
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