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拼图的制作过程,掌握拼图的制作方法。通过绘画、剪贴、拼摆、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拼图的设计与制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拼图制作实践过程中,感受到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的成就感,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发现拼图切割图样的重复规律,并学会制作拼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设计拼图的切割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欣赏交流法、实践操作法等。
教学用具准备:
课件、拼图、8开卡纸、绘画作品、尺子、剪刀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人画一幅画,你们带来了吗?学生出示绘画作品。(教师对大部分学生作品给予表扬)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作品在生活中除了悬挂展示和欣赏,赠送亲友,还可以做成益智的玩具。这是什么玩具?(拼图)玩过拼图的请举手,这么多呀!同学们自己设计做过拼图吗?今天咱们就尝试做一名设计师,一起来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出示课题《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三、讲授新课:
首先,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拼图的历史。
1、拼图的历史:与今天的拼图最接近的雏形出现在西方,已有约235年的历史了。最初的拼图都有教育意义,要么附有短文,要么传授历史或地理知识。
2、中国最早的拼图:在我国,最早的拼图游戏是“七巧板”。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
过度:今天要想把咱们的作品变成拼图,需要大家连闯三关,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有)
第一关:火眼金睛。
小游戏:将学生分成A组和B组,两组学生进行拼图比赛,看看三分钟内谁先完成拼图。出示拼图图片并提问:问什么两组用的拼图图案相近,A组的速度快于B组。讨论: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产生创作灵感。)
(A组画面构图饱满,色彩鲜艳,B组画面造型不饱满,空白太多,不利于找到相互拼接图片,导致拼图时间长)
板书:作品造型要饱满,色彩要鲜艳。
第二关:慧心巧思。
挑好作品,咱们就要设计一下切割图,今天的切割图要设计在作品的背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组切割图样。提问?拼图中的每一块是什么形状?这些切割图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都是规则图形。方便拼摆。)除了课本上提供的切割图,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切割纹样,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总结:看了这么多的纹样,咱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切割图形有哪些特点?
板书:切割图纹样可以单独重复出现,也可以组合重复出现。
那么这些切割图是怎么画的呢?(用绘图工具辅助完成)
展示一组学生设计草图。
创作实践:
小组合作,挑选合适的拼图画面,在背后设计切割图。
绘画小能手,最佳设计奖评选标准:图案是否颜色鲜艳?构图饱满 拼图切割样式是否新颖?
第三关:心灵手巧。
师:你喜欢哪一幅作品?(按切割图制作拼图玩具,用剪刀一定要注意安全。)
板书:切割图要标准、美观。
拼图达人:两小组互换拼图,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底板上拼好一幅拼图。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以前总是玩买的拼图,今天呢,咱们一起玩自己设计制作的拼图玩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呀?老师在课堂上还看到了大家在设计方面的才华,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拼图带回家,邀请家人朋友和你一起玩一玩,来一场拼图大赛。下课!